石油开发地质术语

石油开发地质术语

ID:12353565

大小:75.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16

石油开发地质术语_第1页
石油开发地质术语_第2页
石油开发地质术语_第3页
石油开发地质术语_第4页
石油开发地质术语_第5页
资源描述:

《石油开发地质术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石油开发地质术语(英汉)1.1.油、气藏描述1.1.1油(气)藏地质要素(reservoirgeologyelement)指组成油(气)藏的三个主要部分-构造、储层和流体。1.1.2油(气)藏描述(reservoirdescription)油(气)藏描述是一项利用获取的地下信息来研究和定量描述油(气)藏开发地质特征,并进行评价的新技术,简称RDS技术服务(ReservoirDescriptionService)。其描述的主要内容包括:油(气)藏构造形态、储层沉积特征及非均质性、储层物性及空间结构、流体性质及渗流特征等。不同勘探开发阶段,其描述内容有所差别和侧重,但都要围绕油(气)

2、藏具体特点和生产需要来进行。1.1.3油(气)藏地质模型(reservoirgeologicalmodel)指将油(气)藏的各种地质特征概括和抽象出来,使其成为在三维空间的分布及变化定量表述出来的油(气)藏缩影或复制品(模型)。它由构造模型、储层模型、流体模型三部分组成,是油(气)藏描述的最终成果。1.1.4构造模型(structuralmodel)指定量表述油(气)藏构造类型、形态特征、断层性质及分布等的地质模型。1.1.5储层模型(reservoirmodel)指定量表述储层性质、连续性、非均质性、物性参数及变化、裂缝特征等的地质模型。1.1.6流体模型(fluidmodel

3、)指定量表述储层内流体性质及分布等的地质模型。1.1.7油(气)藏地质模型分类(reservoirgeologymodelclassification)指根据不同的因素和目的划分的地质模型种类。地质模型种类繁多:按勘探开发阶段分为概念模型、静态模型、预测模型;按油(气)藏要素分为圈闭模型、储层模型、流体模型;按油(气)藏组成因素分为形态模型、结构模型、空间组合模型、参数模型、流体类型及分布模型;按油(气)藏部位分为单井模型、剖面模型、平面模型、立体模型等。1.2地下构造1.2.1构造(structure)与地下构造(undergroundstruction)构造是指岩体和岩层在地

4、球内、外营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变位,从而形成褶皱、断层、裂缝、劈理等。埋藏在地下的构造称为地下构造。1.2.2古构造(palaeostructure)指在某一地质时期以前形成的构造。1.2.3背斜(anticline)与向斜(syncline)由于地壳运动等作用,使岩层发生弯曲,倾向相背,向上凸起部分叫背斜,亦称背斜构造;倾向相向,向下凹陷部分叫向斜,亦称向斜构造。背斜核部的岩层较两翼岩层老,向斜则相反(图1.2.3)。背斜构造是油、气聚集最有利的场所,因此是油、气田中最常见的油、气圈闭类型。1.2.4单斜(monocline)岩层或地层受力后,均向单一方向倾斜称为单斜,亦称单斜

5、构造,是最常见、最简单的构造形态。1.2.5构造图(structuralmap)指能代表构造形态的岩层顶面(或底面)等高线的平面投影图(图1.2.5)。它能反映构造的形态、大小及起伏等,是石油勘探和开发工作的基本图件之一。1.2.6构造剖面图(structuralprofilemap)指沿构造某一方向切开的一个断面图。它可反映构造在某一方向的形态、地层产状及厚度变化、地层接触关系、断层位置及性质等,是研究地下构造的基本图件之一(图1.2.6)。通常可分为纵剖面图(剖面线平行于构造长轴)和横剖面图(剖面线垂直于构造长轴)。1.2.7同沉积背斜(growthanticlines)指由

6、与沉积作用同时进行的褶皱作用,使局部地层隆起而形成的背斜构造。它具有上缓下陡的构造形态,上部与下部构造形态常不吻合,岩层厚度由构造轴部向两翼增厚,岩性由轴部向两翼变细等特点。1.2.8底辟构造(diapiricstructure)底辟构造亦称刺穿构造。指由地下深度存在高塑性岩石(如岩盐、石膏、粘土等),在差异重力作用下向上拱起、刺穿上覆岩层而形成背斜构造,故亦称底辟背斜。1.2.9披盖构造(drapestructure)披盖构造亦成为披覆背斜。指在古地形突起部分,上覆沉积物、因差异压实作用,形成顶部薄、颗粒粗、向四周逐渐增厚、颗粒变细的披盖状背斜。1.2.10滚动背斜(rollo

7、veranticline)为同生断层下降盘一侧受断层面摩擦力摇曳作用而形成的逆牵引构造。1.2.11鼻状构造(structuralnose)岩层受力扭曲,一端向下倾没,另一端抬起,使一种构造等高线不闭合的褶皱构造,形似人的鼻子,称鼻状构造,亦称半背斜。(图1.2.11)1.2.12断鼻构造(breakstructuralnose)指鼻状构造上倾方向被断层切割、遮挡而形成的圈闭,简称断鼻。1.2.13古潜山(buriedhill)古潜山亦称潜山构造。由于古地层长期遭受风化、侵蚀、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