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信用分析及对策探讨

我国企业信用分析及对策探讨

ID:12533614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7

我国企业信用分析及对策探讨_第1页
我国企业信用分析及对策探讨_第2页
我国企业信用分析及对策探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我国企业信用分析及对策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企业信用分析及对策探讨摘要:信用已成为现代经济中一种十分重要的稀缺资源,企业信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信用乃至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和完善。对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企业信用缺失现象,从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层面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严重危害后果用图表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最终提出重建我国企业信用体系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企业信用;信用体系;宏观经济分析;对策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但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转型时期,企业信用缺失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

2、而无视社会主义商业道德和商业伦理,无视企业信用的价值,损人利己,不择手段地敛财致富,各种不守信用的黑幕丑闻层出不穷。如企业制假售假;偷税漏税;证券市场违规操作愈演愈烈;建筑领域招标投标弄虚作假,“豆腐渣”工程不断;重大安全生产恶性事故触目惊心。中国人民银行有关数据表明,我国企业每年因为信用缺失而导致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接近6000亿元。  企业信用的缺失,不仅成为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致命障碍,同时也极大地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的发展。因此,重建企业信用迫在眉睫,企业信用缺失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之一。本文尝试从宏观经济层面对企业信用缺失进行分析,并提出相

3、应的对策。    1企业信用缺失的表现    企业信用是社会信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非一个独立的信用形式。它涉及到银行信用、商业信誉以及个人信用等多方面的内容。当企业违背原有的约定、规范和契约时,就产生了信用缺失行为,信用缺失行为性质严重时则可能产生商业欺诈。信用缺失行为具体包括:  (1)款项拖欠和抵赖。所谓的款项拖欠和抵赖具体涉及到货款、贷款、税款和工资等方面。具体形式有:合同违约、商业欺诈、三角债、多角债、逃脱银行债务。  (2)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提供不符合要求的劳务。有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偷工减料,盗用知名品牌生产制造有关产品等。  (3)商业活动中的失信。具体包

4、括产品销售、产品宣传和企业宣传的失信行为。  (4)财务失真,做假帐。    2企业信用缺失的宏观经济分析    通过对一国国民经济的资金周转过程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当企业都诚实守信时,整个国民经济井然有序,居民安居乐业,企业健康发展,国家经济繁荣。这是一种理想状态。  3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主要是信息不对称和契约不完全,企业存在信用缺失行为,从而获得短期利益或局部利益,企业所在的地区和国家的长期利益和整体利益却因此而受到损害。  如图2所示,在一个只有企业、居民和银行组成的简单体系中,企业生产产品和劳务并分配创造的收入;居民得到收入后将部分收入用于消费

5、,部分收入用于储蓄存进银行;银行将居民储蓄用于企业投资。企业之间有业务往来。  假设企业C实施了信用缺失行为,对企业B的应付货款进行拖欠,同时对银行C的银行贷款也进行拖欠,此时企业C的短期利益最大。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B没有预料到企业C会有失信行为。这样的话,企业B收不回应收货款,没有办法给职工发工资,也没有办法偿还银行B的贷款;居民B没有钱进行消费,也没有钱存进银行B;银行B收不回对企业B的贷款,考虑从银行C通过中间业务借钱,但是由于银行C收不回企业C的贷款,也没有钱借给银行B。  这样的话,在企业B不采取信用缺失的手段时,要么借助法律手段对企业C提出法律诉讼,要么就只好破产

6、倒闭。假设企业B也采取了信用缺失的手段,对企业A的应付货款进行拖欠,企业A也会出现企业B的情况。    以此类推,在这个简单体系中,如果没有外界的干预,一个企业的信用缺失行为有可能带来整个国民经济的崩溃。虽然政府会对有信用缺失行为的企业进行惩处,但是由于地方保护主义或者惩罚力度不够,企业的失信成本小于失信所得,这样的话还是“治标不治本”。    3解决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的相关对策    要改善我国企业信用状况,必须建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银行信用、商业信用以及个人信用等方方面面,不仅要从体制、机制、组织、技术、法律等多方面进行考虑、

7、设计,而且需要政府、银行、中介服务组织等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多管齐下方能实现。根据企业失信行为产生的原因,作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  (1)建立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企业内部应建立一套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减少企业经营风险。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就是要在企业内部形成对销售行为和交易决策的制约机制。这种制约机制不仅可以使企业的交易决策权限和拖欠风险职责更加明确,以有效控制应收账款,而且会使企业销售管理体制从目前的以对销售员的管理为主,拓展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