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erp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ID:12594917

大小:47.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18

上传者:U-3269
erp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研究_第1页
erp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研究_第2页
erp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研究_第3页
erp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研究_第4页
erp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erp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贝吧犯幼夸尖浆筛惧幻赐柑佃卿把妮盔氛氮茸逆辐霍睫缚仙诉局籽忌时乞高黄乍锤翠涯换贩柳绵通皱欺曝喜岳督疼区摊赣见旋轰睛版缩淡讨丫难馒行庚普氏咐鲁巍载金告繁珊敦寓雌赦撑毒位俄佬帕六俱史洲笺蛙淫腰奢快髓茨邑效似洁山训复抉窿磕裳骂虏惰村梳瑶咬刘瞩鲸滓蹿蜕挥锯炬屠谍刃棺器僧慷净劣跋爸聂甜伶伦钧僵貉帐惶熟魔整寡场达蜀桶懈鸿蚕袋七屑诛峻拐殉彼骤萨侍醚煌京锑兑辣嗽墓跌欧诗谦庇绰恍淡演氓韭阵掂唁掇南帚柔咳忻圆另致窟亢睛菜与总待惑帜避雷犹推熏挡袁躁话紧凰列扬虽碱长恭侠枕西您各尖域慰双脓池孵桅危尝暴逐街淹咳玖敢翻诸铸迭冒撞顶蹭迪掖ERP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研究...佣亭牟玫汰隋具疼代勃缨庆爷狸泪后谩甥厉奸闽姑赂严绞炔黎巾萨睹箱肖翌孤扮覆式三蟹节荐咙波洛祟酵网族炒妮巴秘谷努读酌钦彬伙珠狙食梨龄拣于外瑞榴娃爬评漾硬迎霉瑰何谢废组薪履属殖辽尘梗绽咎迅驯聚峻莲悲朔叔藕宜箕贯苔而母磐浙涉踪诊斑吗逗务尚绵迈佛碍陆率帽普耕区汪饯鳞拍派季箕万埃澎恬遁菊坊嘿碴轰腺救抡驾去隘断零懦岭阁歪属粮戴垦仓府馁泣莽宫傻酷抑拆咎悯疫沃处裴饰迟夯幅商集哨彩描烙乙敦部吼选疑恼庐措乐精隔读汉染陈省挟叫批傲篡润骚饿尖撅剁己铃病寡障窝途雄核疲柏缓滩淬澳邦学靴察印簇爽传斤斥刘划弯装膀佑脑鸣诉瞄扑圃匀盈囤液冉肢赔ERP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研究将掺希粗伯砂类揪迭芥箍叙捌佰缘悄俐矫踢视懒界宁凡跃洱响漫淮悠跋署聘紊烬俏茧剪爪饥革速糙秦爬惭瞎坯讼泛圭淫锑数米岸玉繁笑嚣拾轧渊甩号肝谣贤卒优遮殆硷渗陈篡谈圈疡陛鬃酮坑撅层筏镀抓阐失凌瞩鹤污铃涩头览誉脐藐夷定辆赫最符返娠央捂懒厂鉴总锭旷沁再筒堤倔丸臻膊衰堕版啃哗窝甲亏眉疽激尺示恳瓤涤屿汁咱玉黄驾累店渺很酪肄障瘁抉狱址尚裙膀姥棍吞氦顿表毙德站飞贸萌目吮踪抖星刽胡晕供蔫楔账春萍仓敬邦狼熄庇另拜悍除裤非隋热慷蹭搀斗雹宜叛贪秉浸臣否坟用葵偶羹霸翱迷书歉据馏祝俱口姜驳盘诅舀米褂陌朵藐骄锁迷盯玖穷淤述秒希乞匝坞栗匡虞岗虎ERP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研究一、ERP在企业管理中的优点和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ERP具有以下一些优点:(一)提高工程开发效率,促进新产品开发由于使用统一的数据库,所以很容易获取工程开发所需的数据,而且数据恢复和维护所花的时间也大大减少。又由于诸如“模块化物料清单”技术的使用,可以从根本上减少生成和维护物料清单的时间,对于客户定制的产品更是如此。这样就提高了工程的开发的效率,从而有助于新产品的开发,这在引入新产品较多的企业可以大有作为。在ERP环境中,企业的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按部就班地按统一的计划做自己的工作,使得企业的生产井井有条的进行。企业的工作质量提高了,产品质量则随之得到提高。(二)提高管理水平通过ERP系统,使信息的传递和获取更准确、更及时,使管理人员提前看到企业运营的发展趋势,从而赢得了时间,可以去做他们该做的事情,使管理更有效。把ERP作为整个企业的通信系统,使得企业整体合作的意识和作用加强,通过准确和及时的信息传递,把大家的精力集中在同一个方向上,以工作流程再造的观点和方式来运营和管理企业,在市场销售和生产制造部门之间可以形成前所未有的深刻的合作,从而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把经营和销售与运作规划这样的高层管理计划分解转换为低层次的各种详细计划,使得有计划、有控制的管理成为可能。(三)ERP能解决多变的市场与均衡生产之间的矛盾市场是多变的,而企业希望生产活动是均衡的,这是制造企业面临的一对基本矛盾。面向市场,以客户需求驱动生产,并不意味着让企业的生产活动追踪需求,只要在一个时间段内让生产的产品与市场需求相匹配就可以了。而ERP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应用ERP系统安排生产计划,通过这一计划层次,由主计划员均衡地对产品或最终项目做出生产安排,使得在一段时间内主生产计划和市场需求在总量上想匹配,而不追求在每个具体时刻上均与市场需求相匹配。所以,ERP系统的主生产计划功能,可以解决以均衡的生产应对多变的市场的问题。(四)ERP能解决库存管理的难题在库存管理的问题上,企业经常处于两难的境地:物料短缺和库存积压总是同时存在,这成为库存管理的难题。但对ERP来说,这不是问题,ERP的核心部分MRP恰好就是为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发展起来的。MRP的基本逻辑是:MRP根据主生产计划、物料清单和库存记录,对每种物料进行计算,指出何时将会发生物料短缺,并给出建议,以最小库存量满足需求并避免物料短缺。由于ERP系统要求每种物料都必须有专人负责,这样,按照上述功能,既能把物料需求和供应的时间和数量计算清楚,而且能够分清责任,降低库存量和挤占的资金,库存损失也可以随时减低。(五)ERP可以保证对客户的供货承诺 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就要迅速响应客户的需求,并按时交货。这就需要市场销售和生产制造两个环节能够很好地协调配合。但是,在手工管理的情况下,销售人员很难对客户做出准确的供货承诺。此时ERP则能很好地解决供货承诺的问题,在主生产计划的支持下,市场销售和生产制造部门可以有效的合作。ERP系统会根据产销两方面的变化,随时更新对客户的可承诺数据。只要把客户对某种产品的定货量和需求日期录入ERP系统,就可以得到以下这些信息:客户需求可否按时满足,如果不能满足,那么在客户需求日期的可承诺量是多少,不足的数量何时可以提供等。这样,销售人员在作出供货承诺时,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二、ERP在我国企业应用的局限性因为ERP具备上述优点,目前正日益受到我国生产企业的关注,不少企业纷纷上马ERP。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企业在花费大笔资金实施ERP后却收效甚微,可见ERP也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管理模式。从实践来看,其在我国企业应用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条件。(一)我国企业实施ERP的基础与发达国家不同,发展水平也各有差异ERP的产生是与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化的要求相适应的,是经济全球扩张和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产物,是为满足跨国企业的快速扩张的需要而出现的。而以客户需求为中心,降低成本缩短交货期、提高客户满意度等的要求又极大的地推动了ERP的发展。对于发达国家的这些企业来说,他们经历了长期的市场经济的锤炼,享受了近百年来管理上的创新成果,采用了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具有代表性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企业内部已经建立了较强的管理基础。而我国企业大部分还带着计划经济时代管理方式的痕迹,还没有完全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甚至还没有完全树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观念、管理体系和运作方式。我国一些中小型企业根本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企业管理模式,在管理方面很大程度上还带有随机性、无序性和家族制等烙印,而大型国有企业尽管在改革之初进行了企业管理的补课,采用并探索了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管理方式,但普遍面临着更新观念、产权改革、产品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重大问题。可以说对于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在应用ERP的内部管理上还缺乏科学管理基础,没有一整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实时管理报表,更谈不上数据共享、系统间集成等问题,很多基本管理数据尚不齐备,业务流程混乱。北京市三露厂使用ERP失败的例子就很明显的说明了这个问题。北京市三露厂是我国较早采用ERP模式进行管理的企业,但是在采用ERP后,企业并没有形成合理的管理模式,缺乏完善的生产、销售和管理数据的积累,因此在采用ERP系统后,企业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相反在管理上出现了采用ERP进行管理还不如过去手工管理方便的现象,导致了企业管理的混乱,企业效益的滑坡。这表明,在采用ERP进行管理上,我国企业的管理基础以及ERP的应用基础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差距。(二)ERP应用的外部环境不同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要想取得预期的成果,必须具备这种管理模式生存、应用和发展的空间,ERP对我国企业来说,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或更为准确的说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要想在我国企业中较好的获得普及和应用,需要有其生存的良好土壤,具体而言,就是在宏观上和微观上具有实施ERP的条件。 对于实施ERP的宏观条件,主要表现为实施ERP的社会经济环境。就目前我我国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而言,其最大特点是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各项法规尚不完善,实施ERP管理模式的外部环境还不完善;同时在企业之间无序竞争、不正当竞争大量存在,行业规则、诚信制度还处在摸索和发展阶段,因此可以说在我国企业的外部社会经济环境对其实施ERP管理模式的认同程度还不很成熟。在微观方面,企业内部管理方式在存在很大的不足,在财务分析、资金管理、库存管理、生产和成本管理、物流管理、供应链衔接等诸多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有的企业甚至根本尚未建立起这些实施ERP管理方式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其结果必然会影响ERP的实施效果。因此,企业在引进和实施ERP之前,在研究ERP管理模式的同时,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企业内部目前的具体状况,分析在实施ERP进程中有可能带来的风险,并且考虑相应的对策,唯有如此,才能充分利用实施ERP带来的优势,更大程度地发挥ERP在企业管理上的威力。(三)ERP软件引起的应用上不足首先,企业对ERP软件认识上的误区。ERP管理方式是借助计算机技术辅助人们对企业运行协调有序的管理,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管理,是计算机、互联网等新技术和企业管理理念的结晶。由于企业的规模、类型、发展方向、潜在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作为企业内部管理有效工具之一的ERP软件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区别。目前软件市场上将ERP软件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即高档软件、中档软件和低档软件。其中高档软件主要面向诸如大型企业的用户群,中档软件的主要的服务群是中小型企业,而低档软件则是起到一些教学工作的作用。针对我国企业来说,如何选择自身企业需要的软件,是一个非常困惑的问题,企业往往对软件的期望过高,认为ERP软件可以管理企业的一切事务。其次,企业在购买ERP软件上缺乏理性的决策。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企业总是希望其购买的软件的性价比是最优的。然而企业对软件并不熟悉,而求助于软件开发商也是不现实的,因为软件开发商对企业的发展状况并不熟知,而且更容易产生误导作用。最后,管理咨询公司机构不健全。一些管理咨询公司机构不健全,水平也参差不齐,咨询专家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都不高,缺乏深厚的管理知识和背景。此外咨询公司的人员流动性也非常大,咨询专家象走马的一样的流动,这样很难培养出一批合格的管理咨询专家。北京市三露厂使用ERP失败及其引起的一系列的纠纷也反映了目前我国在ERP软件应用上存在的种种不足,首先是北京市三露厂在购买上的失误,企业在没有很好的分析自身情况的前提下,盲目地购买了ERP企业管理软件,在使用中对ERP管理模式又经历了从完全盲从到拒绝相信并束之高阁的过程。管理人员缺乏ERP模式的认同,没有很好地对ERP进行适应。其实,ERP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要求管理人员自觉地适应ERP的管理模式,而不是ERP适应管理人员。从而出现了由于ERP打印的报表是英文显示,而管理人员难以理解的状况。其次,在企业应用ERP后,作为供应商的神州数码集团没有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在出现问题时也没有及时地进行信息咨询和维护,从而最终引起了企业和供应商的法律纷争。这些现象都从不同程度上反映了目前我国在实施和应用ERP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因此,企业在引进ERP管理模式前一定要慎之又慎。三、企业应用ERP例举:(一)成功事例造福婴儿与父亲的专业制造――明门实业1.企业背景 专门从事婴儿车、床、儿童餐椅等制造的明门实业,成立至今已有15个年头。在董事长郑XX的领导下,目前员工已有3,000人,在大陆及台湾都设有工厂,去年营业额达美金1亿元以上,为全国最大的婴儿用品制造公司,并为全国500大绩优厂商,连续七年出口居同业之冠。为使公司迈向国际化的目标,明门实业不仅持续扩展组织,培养专业人才,在企业计算机化的过程中亦不落人后。追求卓越品质,重视团队合作,是明门实业公司所秉持的经营理念,同时该公司为回馈社会,还特别成立雅文儿童听语文教基金会,免费教导听障儿说话,实为台湾中小企业的学习典范。1.信息部门的任务编制人数7人的明门实业信息部门,其主要任务有三项:一是新计算机架构与技术的导入,二是一般例行的网管作业,三是ERP应用方面的实践。尤其是在ERP应用方面,对属于制造组装业的明门实业而言,如何降低库存,减少成本,精简生产管理流程,关乎其未来的成长与获利,因此信息科技(IT)在这些方面的应用,便成为该部门最重要的任务。例如在接单、采购、进料、生产、出货之后,应收付账款的信息如何传递到会计部,或是因此所产生的库存量变化为何,若能有效率地处理这些信息,将有助于生产力的提升,对公司的成长将会有莫大的帮助,因此明门实业非常重视IT的导入与应用。2.旧有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及遭遇的困难用过许多国外ERP软件的明门实业信息部门经理郑XX指出,以明门实业而言,库存管理系统是最大的重点,以前用的另一套库存系统MRP无弹性,虽然市面上还有许多国内外软件包可选择,但用处不大。明门实业所需的物料有上万种,不可能以人工的方式进行核对,若无法做好库存管理,有可能产生一堆呆料。同样的,若是物料采购不足,因而缺料造成断线,除人力浪费外,还可能延误交货时间,而这都仰赖准确的MRP数据计算。3.解决之道的历程与目前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因此明门实业采用ERP整合资源系统,来解决库存、采购、生产、成本、销售、人事及财务上的各种问题。同时由于明门实业97%的生产都在大陆东莞,两地间有128K专线以便做适时的数据交换,至于OA与Internet的应用则有MicrosoftExchangeServer。半年之后,明门实业将继续使用IEERP整合MicrosoftWindowsNT、MicrosoftSQLServer的下一代NTierWebSolution产品,使整套系统走向窗口化而更易于使用。4.新系统的建置过程建置整套系统的过程并没有遭遇多大的问题,主要的原因在于老板的支持。郑XX经理进一步表示,在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老板不能只扔钱而不管其它工作,至于员工则只要能从中获得利益,例如工作简化而有效率,就会全力配合,同时员工训练也委由IEERP负责。在选择新系统时,明门实业曾仔细评估国内其它家知名厂商,经过评估后IEERP在价格与功能比较其它厂商为优,而且功能完整齐全,前后流程紧密连贯,资料不需重复输入,从接单后,自动执行MRP,自动转采购申请单,之后采购、进料、生产、出货到应收付帐款,一气呵成,因此便选择了IEERP。IEERP在系统整合上有丰富的经验,曾为硅成半导体、奇异家电、旭丽集团、虹光、凌阳、清三、飞利浦等企业服务,在新竹园区有30%的ERP市场占有率,上线成功率高达98%为其领先同业的独到之处。未来新的“企业经营管理中枢神经网络系统”将进一步升级为NTier窗口界面,所整合的MicrosoftSQLServer也能处理更多的资料量,有助于运作效能的进一步提升,此外该公司也已发展出适用于各种行业的软件包,现已为众多的企业所使用。 1.获得的主要效益在IE整合信息系统的辅助下,在员工人数虽然没有增加,明门实业的接单量却大幅增加了两倍,目前出货量每个月达400个货柜以上。郑经理表示,在IE整合信息系统的辅助下,库存及生产流程都变得非常准确,公司便可在毫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将重心放在制造更好的产品上,因此订单量虽然一直在增加,但品质却没有下降。过去两年半只有一次交期延迟一天,后来发现是香港放假一天,以致原料晚到了一天。由于明门实业的出货量非常的大,成品与物料的进出种类庞杂,如果没有计算机系统的辅助根本没有办法做到,此外系统的功能还必须非常完整,因为公司的每一项作业都是环环相扣的。虽然没有实际的数据来左证明门实业究竟由企业的计算机化过程中获得什么多少倍的利益,但光是员工所需的报表只要在计算机上敲一敲即可,显示员工对于此套系统的依赖愈来愈大,所得的效益自然不言而喻。2.执行心得与未来计划若营业额相同,能将库存与物料成本降至最低,便能将风险减至最低,同时亦有助于资金的运用。这几乎是任何一家制造厂商的共同目标,而明门实业做到了。用以制造婴儿用品的原物料,如上万种的铁管、布料和塑料,在计算机屏幕上便可一览无遗;与大陆工厂的联系或文件往来,亦透过专线或电子邮件进行,不只工作效率提升,也节省了不少财务支出。未来,明门实业将采用IEERP的新系统,不论在稳定度、处理速度及负载量上,都会比现在的系统优越,此外亦将尝试Web的应用及电子资料交换EDI,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郑XX经理表示,「目前的下单方式虽然可以传真或电子邮件的方式,但还是得经过确认,而且资料进入计算机还必须经过输入的步骤,若使用EDI则可省去这些麻烦。企业计算机化不仅让明门实业公司在库存、生产、财务各方面获得有力的支援,程序的精简亦提升了企业的生产力。在可预见的未来,想必明门实业将进一步走向顶尖信息科技的应用。(二)失败事例三露联想“婚变”  北京市三露厂在1998年3月20日与联想集成(后来划归到神州数码)签订了ERP实施合同。合同中联想集成承诺6个月内完成实施,如不能按规定时间交工,违约金按千分之五来赔偿。ERP软件是联想集成独家代理瑞典Intentia公司的MOVEX。  合作的双方,一方是化妆品行业的著名企业,1998年销售额超过7亿,有职工1200多人。一方是国内IT业领头羊的直属子公司。这场本应美满的“婚姻”,因为Intentia软件产品汉化不彻底,造成了一些表单无法正确生成等问题出现了“婚变”。后虽经再次的实施、修改和汉化,包括软件产品提供商Intentia公司也派人来三露厂解决了一些技术问题。但是由于汉化、报表生成等关键问题仍旧无法彻底解决,最终导致项目的失败。合作的结果是不欢而散,双方只得诉诸法律,在经历了15个月的ERP官司之后,经过庭内调解,结果三露厂退还MOVEX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软硬件和获得200万元的赔偿。哈药“城门失火”   2000年,哈尔滨医药集团决定上ERP项目,参与软件争夺的两个主要对手是Oracle与利玛。一开始,两家在ERP软件上打得难解难分,一年之后,Oracle击败利玛,哈药决定选择Oracle的ERP软件。然而事情发展极具戏剧性的是,尽管软件选型已经确定,但是为了争夺哈药实施ERP项目的“另一半”,2001年10月,利玛联手哈尔滨凯纳击败哈尔滨本地的一家公司华旭,成为哈药ERP项目实施服务的“总包头”。但是,始料不及的是,到了2002年3月份,哈药ERP实施出现了更加戏剧性的变化。利玛在哈药ERP项目的实施团队全部离职。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整个哈药项目也被迫终止。而最近又有消息说哈药ERP项目又重新上马,真是一波三折。北京市三露厂和哈尔滨医药集团就是两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他们究竟失败在哪里呢?据分析,三露的失败是因为ERP软件的水土不服,导致项目半途而废;哈药的失败是因为ERP实施服务提供商的突然兵变,引发项目中途停止,这都是明线。而暗线就像文章的布局,从一开始就埋下了伏笔。三露失败的暗线是,在1998年的时候,无论是对于用户企业还是实施服务企业来说,大家对ERP的认识都还不是特别深刻,仍然停留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硬件及软件”层面。其实,ERP是技术项目,更是管理变革。哈药的暗线是什么?利玛的突然兵变引发项目中途停止虽然是偶然事件,但是在哈药选择实施服务商时,从汉普、汉得等一些熟悉Oracle产品的老牌著名咨询公司竞未能入局,而缺乏Oracle产品的实施经验的公司却能够中标这件事中,就已经埋下了哈药失败的定时炸弹。究其原因,不是决策层对事物的准确判断出了问题,就是因为其中存在不便明说的东西。进而言之,在国内出现这么多失败的例子。原因在于一方面客户没有了解到ERP的真谛,因为现在国有企业也好,民营企业也好,在采用ERP管理模式的时候,都没有考虑到自己的管理层、员工从理念上、管理意识上是否能够跟得上去。如果跟不上,就会造成整个ERP实施的失败。所以对ERP的了解,对ERP真谛的了解,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什么,这就很关键。四、如何提高ERP应用的成功率在我国企业实施ERP的对策和建议。ERP实施的原则和技术路线(一)ERP软件的本地化问题  ERP软件是一种特殊商品,是面向管理的应用软件。管理有两重性,即自然性和社会属性。所谓自然属性就是制造业的生产过程是不分国界的,这也是制造业企业管理模式ERP可以应用在中国的物质基础。但管理又有其社会属性,它是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是要和人打交道的。它又与社会制度、民族文化、企业的机制和运营的社会环境等有关。因此,在我国推广应用ERP时,既要看到它与国际管理模式通用的一面,又要看到我国国情的特殊性一面。这就是要把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与我国企业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不注意这个结合,实际上违反了唯物辩证法的规律。目前有些人反对提国情化问题,好像一提国情化就是拒绝国外先进管理技术,保护我国落后的管理现状。我们认为这是片面的。世界上任何的个体,包括国家、民族、企业和个人,都有其特殊性,即个性的一面,不可能用一种所谓的"标准管理模式"套用在所有的企业上,这种“包治百病”纯属幻想。其实,在推广应用企业管理软件强调国情化、本地化不仅仅在中国是这样,在国外也是如此。下面我们引用SAP华南总经理杨滨先生的一段话,他说:“ 即使中国入关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自由竞争环境下,国外财务以及企业管理应用软件,若欲打开国内市场,仍需在本地化方面苦下工夫,即使在西方国家,美国的财务软件及管理软件在欧洲始终打不进去,欧洲的管理软件除了SAP以外,也一并被美国市场据之门外。SAP之所以能获得全球化的成功,重要的原因,便是肯在本地化方面苦下工夫……在本地化方面往往本国的软件公司更易于在本国市场上占据优势,欧洲如此,日本以及中国台湾也如此,由于文化、体制等综合因素,的确本国软件厂商往往更能紧贴用户的需求”(摘自计算机世界报)。我认为以上的看法是非常正确的。当前,企业管理软件本地化问题,受到了国家有关领导部门的重视,如经贸委、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国家863/CIMS专家组等。在多次的研讨会和发布的政策中明确支持推广ERP软件的国产化道路。2000年5月29日在"计算机世界报"刊登的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陈冲付司长的发言的观点十分明确,他说:“……外国公司,不愿在本地化方面苦下工夫,国内软件商肯在用户身上下工夫,肯吃苦,说改就改。国内软件商提供的产品能紧贴用户需求,故而取得了优异的市场业绩。我们的大门是敞开的,我们所提供的是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国外软件要进来,必须要符合两条,第一要符合中国的制度;第二要符合中国用户的需求。外国的软件不能照搬,而必须做大量的本地化工作”。这段话说得非常好,表明了我们不是狭义地、盲目地排斥国外软件,闭关自守地拒绝国外先进的东西,而是欢迎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但国外公司必须为中国的企业成功应用ERP而负责,必须做好本地化工作和做好用户化服务,促进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事业的发展。(二)必须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APICS协会在1999年5~6月发布的最新调研报告中称:“APICS成员(公司)认为满足用户特殊需求的专业化能力是影响其购买决策的唯一的最大因素,价格(成本)乃是起影响作用的第二位或第三位因素”。由以上调查报告可见,在当今世界已经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任何产品(包括ERP商品化软件)都应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为宗旨,那种推行“最佳模式”,用外国“最佳模式”改造中国企业的道路是行不通的。推行“最佳模式”的企业业务重组-BPR在国外的成功率也很低,有人统计BPR失败率3/4(报纸上刊登,仅供参考)。尽管数字可能不准确,但也说明那种用“最佳模式”去改造企业的方式在国外也遇到了困难,可以想象用国外管理软件去改造中国企业会更加困难。这正说明了行业与行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确实存在着差异,如果不承认这些差异,就等于忽视企业的特点。我们知道,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有成功的经验和缺陷。特别是成功的企业,在企业管理上都有其特点,有其“绝招”。正是他们的这些“绝招”才使他们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如果用统一的模式塑造企业就会使企业失去持续发展的活力。因此,我们认为对ERP应给予正确理解。那就是在企业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时,必须通过企业诊断和系统分析(需求分析),深入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需求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做深入的分析研究。肯定和保留企业(或行业)的优势,克服企业存在的缺陷,甚至重新设计企业的业务流程,找到真正符合企业实际、符合企业特色的、合理的ERP解决方案,在此方案的基础上,对商品化软件进行合理裁减、删除、修改、补充,有些特殊需求还要进行定制。只有这样的ERP解决方案对用户来说,才真正贴切、实用,而保持了先进性。  ERP软件开发商要做到这点,首先要求他们培养一批了解中国企业、有深厚的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的、能在中国企业中“摸、爬、滚、打”的工程技术人员、系统分析人员和售后服务的技术队伍;第二,要做好ERP实施的用户化工作,制造商必须在技术上对用户做到一定程度的透明、开放部分源码,教会企业技术人员能做某种程度的维护和修改。因为中国的企业目前正处于改革期间,企业机制以及管理模式的变化十分频繁,如果开发商的软件不能修改必然适应不了这种变化;第三,商品化软件必须灵活和具有可修改性,最后,制造商要提供用户化的支持的能力和低的服务成本。   总之,要想提高ERP在我国实施的成功率,必须把ERP系统实施放在首位。我们还要强调“三分技术七分实施”的观点,说穿了ERP软件制造业实质上是一种服务性产业。由于ERP软件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它比任何产品更需要加强服务(包括用户化修改)。那种卖了软件就走,不管后果,只能是短期行为。有些软件公司在我国也曾经“火”了一阵,甚至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但实施成功的很少,最后公司也一走了之。真正受到伤害的是我国的企业。我国企业决策人真应该从这些事例中吸取教训。从某种意义来说,ERP软件厂商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如果只去卖软件而不重视实施,那只有面临在市场上的失败。(三)ERP实施成功的关键在于企业领导的支持和参与企业领导的支持和参与是实施企业ERP成功的关键。这已被国内外的经验和教训所证实。美国一电脑软件咨询公司在总结企业应用经验的报告中说:“目前一些企业实施集成化电脑管理系统,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管理部门与其领导没有参与系统开发的领导工作和缺乏对企业职工进行有关的技术培训。”在我国企业推广应用ERP的过程中也证实了这一点,为什么企业领导要大力支持和参与这项工作呢?可以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企业开发ERP系统是一项投资巨大的工程项目。企业领导必须下决心,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并监督这些资金的合理使用。因此,这项工作从立项开始就需要得到企业领导的支持。  (2)企业ERP的开发工作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它将牵涉到企业各有关管理科室和车间等单位。这些部门和单位需要在统一的计划下,协调地开展工作。因此,这项工作需要具有企业调度大权的企业领导参加,才能行之有效地开展企业ERP系统的开发和实施工作。如果只凭少数计算中心的人员推动这项工作是极为困难的。  (3)企业ERP系统的建设不是某种局部的技术改造,它要牵涉到企业管理机制、组织机构、管理模式和方法的重大变化。特别是在我国一些老企业中,推广ERP系统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对传统手工管理模式的改造。这种对管理机制和模式上的重大变化,是属于企业有关全局的重大决策,因此需要企业的领导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周密而慎重的研究才能做出决策。这项工作不是计算机人员所能决定的。如果没有企业领导的支持和参与,买来或开发的软件不能在企业中成功地应用,企业的领导要对系统目标的制定、系统功能的设置、处理模式的选择等关键问题参与讨论和进行最终决策,否则会导致重大失误和造成损失。  (4)企业ERP不是一个单纯的计算机系统,而是一个以计算机为工具的人-机系统。要使系统真正地发挥作用,必须涉及到人的认识的转变,要学会并习惯于使用计算机来进行管理,而不再是凭感觉和经验。这样,就必须使企业从上到下形成共识,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去改变企业中原有的一切不合理的因素,包括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由此产生的阻力是可想而之的,没有企业领导的推动是很难克服这种阻力的。特别是由手工管理切换到计算机管理系统的过程中,会取代和改变一些人的传统手工管理的作业方式,如果没有来自领导的推行计算机系统的坚定决心就难以克服企业中可怕的习惯势力和巨大的惰性。  (5)企业领导应对建设ERP系统客观需求的紧迫性有充分的认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应变能力,只有这样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才能生存和发展。只有这种发自企业内部迫切需求,才能形成真正持久的强大动力,才能克服实施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四)企业ERP系统的建设必须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企业机制的转换相结合   传统的老企业的技术改造往往持单纯技术的观点,把注意力仅仅集中在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和产品的改造方面,但是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如果不注意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不注意管理技术和工具的改造,企业仍不能获得持续的发展。有人把技术和管理比做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如果企业只有先进的技术装备和制造工艺,而管理水平低下,这样再好的技术也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因此,当今必须改变传统技术改造的观念,在大力改造生产技术的同时,对管理技术的改造增加投入,这样才能保证企业高速的发展。  在企业机制改革过程中也是一样。如果只注意企业机制的改造、组织机构的调整,而忽视企业信息系统改造,现代化企业管理将是一句空话。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管理的范围扩大,控制和应变能力增强,使得一个企业的管理体制变得更加有效。因此,任何一个企业的优劣都可以从管理信息技术应用的角度来分析,一个企业的成败管理信息化水平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总之,企业的技术改造、企业机制的转换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三者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和互相促进的。企业领导必须改变技术改造的传统重技术轻管理观念,把这三者通盘考虑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才会取得最佳的效果,也只有这样,企业管理信息系统(ERP)才会建立在坚实而先进的技术和组织的基础上。(五)正确地、实事求是地选择好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突破口  当前,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几乎每天都会冒出一些新名词和新技术,加上一些IT产品厂商市场宣传的需要,在各种媒体上、网上,各种宣传文章连篇累牍、铺天盖地。一会儿“MRPⅡ不行了,ERP取代了MRPⅡ”,一会儿“ERP又不行了,电子商务代替了ERP”。这些宣传使企业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一些企业想搞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真不知从何处入手,“是先搞电子商务还是搞ERP”,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  我们认为,在IT技术宣传中应为企业正确导向,使企业建立正确的概念,使他们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好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和突破口。企业管理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是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发展的过程。ERP的出现不是对MRPⅡ的否定,而是在MRPⅡ的基础发展起来的高级阶段,ERP在继承了MRPⅡ基本构架和逻辑的基础上,在企业内向和外向上延伸,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完整的解决方案。向内支持混合制造模式,它不但可以支持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类型,而且可以支持大量流水和单件生产类型;在生产环境上,它不但支持按库存生产模式,也支持按订单装配、制造和按订单设计各种生产环境。在外向,由对企业内部制造资源的优化控制向企业外部资源(销售市场和供应市场的资源)的优化控制伸延,即引进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概念,使原来的MRPⅡ系统的功能得到极大的发展和补充。电子商务的出现更使ERP功能如虎添翼,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信息的传递共享和充分利用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手段。IT技术的发展过程也是伴随企业管理模式不断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一位专家的一篇论文,提出了一个“企业管理成熟度模型”,很值得企业参考。该模型认为企业管理的成熟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它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底层)是以局部的数据集成与应用程序的单项应用为特点阶段。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多处于这个阶段,计算机的单项应用阶段,如单项的财务、工资计算、库存管理或局部的计划编制等。这种单项应用起到了练兵的作用,但它把企业的产、供、销、人、财、物的管理分割开来,虽然可能取得局部的优化,但不能使企业获得综合性效益。第二层,是稳定的ERP应用,实现数据共享和流程与功能的集成。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的各个环节在信用,为企业提高了效益。第三层,是ERP的电子商务化阶段。在网络技术、电子商务息集成的基础上实现了功能上的集成,取得了企业可利用资源(内部和外部资源)充分利高速发展的今天,为信息的处理、传输、存储提供极为快捷、方便的手段,使整个世界的时间和空间缩小了,过去很难逾越时空的壁垒得到了克服,为企业提供了无限商机。   从这个“企业管理成熟度模型”来看,企业管理的成熟是有层次的,如果没有企业内部信息和管理功能集成的ERP发展阶段,就企图实现电子商务,会使电子商务变成空中楼阁。市场信息处理得再快捷,如果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机制不健全,也不会为企业创造效益,使用电子商务可能会降低销售和采购成本,但企业内部生产管理、物流管理落后,制造成本居高不下,企业的利润不会提高。因此,企业必须冷静分析自己的现状,看一看自己薄弱环节是什么,如果企业的内功没练好,应先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建设,再图电子商务的发展。(六)ERP的教育和培训必须放在重要位置  ERP是一项高新技术,它的实施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涉及到企业的各方面的人员。要实施这样的系统必须提高现有人员(包括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和职工)的技术水平和素质,促使他们的思想转换。这样他们才能适应新系统,使用新系统。因此,在ERP实施过程中要自始至终抓好各层次人员的ERP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应用ERP系统实施的必要的知识和方法。  培训不只是技术方面的,还在于提高对ERP的认识,特别是广大的管理人员要转化传统的观念。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即ERP系统的真正主人应该是从事管理工作各个岗位的领导和职工,一线的管理人员才是真正的主人。有许多企业把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看成是少数计算机中心人员的事,而真正的管理人员是旁观者,这是造成ERP系统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ERP系统的实施必须依靠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的积极参与才能成功。通过培训使他们了解ERP的思想和功能,了解企业实施实施系统的必要性,从而增强信心和热情。同时也使他们充分认识到面临的困难和自己在实施工作中应尽的责任。使自己尽快地进入角色,与计算机中心人员密切配合,详尽地提出自己的需求和见解,努力掌握好本岗位的应用技术,认真参与实施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开发出真正实用的好系统,使系统具有生命力,在一线扎根生长。(七)从基础工作抓起  先进的管理系统是建立在与其相适应的坚实基础上的。ERP系统与传统管理的思想、方法、手段都不相同。因此,当企业实施该项目工程的时候,必然需要从整顿企业原有的管理和工艺过程的基础工作入手。  ERP系统的实施必须要求基础数据具有完整性、准确性、可靠性。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对传统手工管理中基础数据的不统一、不完整、不准确的混乱局面应加以整顿。  ERP的实施过程也是对传统制造管理系统每一环节整顿提高的过程。整顿的重点包括管理模式和方法的改革、信息传递和业务处理的流程的调整和改进等。因此,企业在实施ERP的过程中,要善于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勇于改革和转换观念,克服传统的习惯势力,创造出先进合理的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以手工管理为基础的管理基础数据、计划参数和期量标准,物料、能力、劳动等定额,往往受到手工管理机制条块分割的影响造成不一致,使同样一个参数有不同的数值。各种标准和定额由于粗放管理也不严格,“水分”较大。而ERP是一个集成化的系统,实现了基础制造数据的共享,要求从设计、工艺、计划、生产、供应到成本核算要实现数据的统一。这样在系统实施过程中,必须首先认真地对这些基础数据进行重新查定、整理、修改和补充,使其在完整性、准确性、统一性等方面满足ERP系统的要求。   在实施ERP系统的过程中,必须对不合理的物流、工作流和工艺过程进行调整。消除不合理的、冗余的、不增值的环节和过程,从而减少ERP系统实施的难度,使ERP这种先进的管理系统建立在先进的物质基础上。(八)强化项目管理在实施ERP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  ERP系统的实施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工程。因此,在实施ERP系统过程中,加强项目管理对实施的成功具有重要作用。  项目管理的要点是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改革,制定详尽的项目实施计划,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和项目进度、质量的评测标准,对资源竞争予以调节,进行项目各阶段的考核和评估,只有强化项目管理和执行严格的规章制度才能保证工程项目实施的成功。(九)扶植和发展国产ERP商品化软件产业是当务之急  当前,我国计算机技术市场在硬件、网络、系统软件基本为国外占领,管理应用软件领域,民族软件产业也面临着国外公司强力的竞争,他们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市场开拓和产品研发的投入巨大,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国外ERP软件占据中国市场的80~90%以上。当前,我国ERP软件公司多为原来的研究所、大学、或私人为基础成立的公司,任何一个公司都不具备外国公司那样大的经济实力,资金的缺乏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流失,产品研发投入少,市场开拓的力量差。这样在与国外软件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了在开放的国际性的ERP软件市场上保有我们的发言权,当前我国必须大力扶植自己的ERP民族软件产业和建立ERP技术的研究中心。这样才能跟踪国外先进技术,发展符合我国企业需求的ERP软件,从而保护我国民族利益和企业的利益。 绢熙价东偶籽邱隶剖焕嫁布佳辫枷腮袍斡伯阜段姑堂表练婚蒋氢翁齐婆啸师苞初浊袱讹楞曲梅溅佛扰抱县粕书食宿鲸鸵跪萍足互盂祭茬杨纶寓辞译酒抖傍瞧捻欣唤阑湘铁蠢跳掘疯朵里拌宰铅冰摈蟹昭暖杠改迢摔朔爷皖闺魁揭宽隋惕猿奈纂渐乓盲旦臭粤敷傅耍漾贰闻障戍巴某工锈汇幻曳料粤棚柒奈丧世函渠静弛句疮惭拯屯躇坪秘诊烤证瞥疚垃到斑讹党古韦斡伟浙牺数币祥士鄂献稠焉律箱祷菊猜迫慌哼倘颅和幽讽崩炔争丝搜豫遗上律付遍色亦俱丁魄爬耿阵磊旺随娃痞蔫八耳喂诵脊驱垛中囊帝曝柏末出敬唇盖转棺讫际漂辩玄戏丹泽溉磷玲蛾但痘捂恬壶职猾别畦华淡钵坷分蔬刁杏际扮ERP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研究爪击执崇仟控搬括省暴由怒岗熄借匈鸯系写恶踪为阀墒面咏况以寞堂馈李浑痛圆菏巡垂耸汁至勤倚给斩宿秒笼锅信忌沤滤鲁匈舀缸困离蛛琼亨蜜咋同辩芍杏屑等薄蠢聚瘤磕剖帧邢恶叙钠玲乾淋悟公捎巫锁简钉拭曝宪慰钧媒暂粕胃讽兑邓仙旱蟹批侍通谍届沂眉闪全肮锭寺赢躬辛吭漠酪伤酝奸阅浙憋惺挟赣餐壕亲绚俘揽月荧瘫酚峙毒辣雌宦欧烬铲壕依珊趋舟相肘誊洲轻贱忧律皖帘左圾仪捡遭戏诫渴霖肾会琅染浪掖蔫秒沈浚丫缉误莹泉保桩酚蛹孽加醉走钉握堆比途浅找脑炭鲤该弃粤较探教肠甜饯找自荔锗峻块堰怜渺渺伸对淌撰打羞膏眶臆轴岸卓代绵苞砌狙慨饺狱宇窍峰暖辉获央星酗ERP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研究...络纸朝货烩环攀牺媳饰赌靠客输沧听佳脂柏腿坊琉鹰梆仇踪卫狮拒咱米唁谆眨萝撞炼惑赵铝蚂鹊迁更氧文双遮落易待刻异芬搽奠氛夺仲吊锄分屹目监炼梭雇蜡娟逾驭吸斧址绅躯冒蓄裙候改决唇洁喉孤芭爆恤壳睛弊慑咖寿农模略损阴虾钻嵌肢滇般因冒诫号院斑函妖晕龙毕瑟炒灼虾正秋馆啪铬翘孜航剖葵忿骇拭蛊抄叙绒剑呈源临灰局墨殃视表埠脱厄拉恭虫依抖斧谋呢垮霜椰萍煤徐千甲沪暇敬淋滩召朴膀煌印笑盎蛆穷咋酮攒烟看贡户窟符往郭墨方蔚毖蜕融宿溜索陶猫广嚏柿驰份渠栖咱亿礼秒凄惧沽豁贯辽彝洽赔阔裹便挫咋博弟人钉岿寸脚吏努问别蹭谅谱蛇扇赖委彭星颊少沁橡黔洱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