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

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

ID:1270503

大小:9.73 MB

页数:23页

时间:2017-11-09

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_第1页
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_第2页
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_第3页
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_第4页
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otitismedia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积液(浆液性、漏出液或渗出液或粘液)及传导性聋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疾病。可分为急、慢性两种。成人小儿均常见,为小儿听力下降常见原因。病因可能病因:感染进来研究发现,分泌性中耳炎可能是中耳的一种轻型的或低毒性的细菌感染,细菌内毒素在疾病发病机制中,特别是病变迁延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过程中可能起了一定作用。可能病因:变态反应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可能属于一种细菌感染引起的Ⅲ型变态反应。病因明确病因:咽鼓管功能不良1机械性阻塞:小儿腺样体肥大,肥厚性鼻炎,鼻咽部肿瘤2咽鼓管功能障碍:软骨、肌肉、粘液纤毛运动;气压突变。病理

2、过程咽鼓管阻塞(病因)中耳负压(真空状态-静脉扩张-管壁通透性增加)粘膜分泌增加(渗出性中耳炎)粘液滞留(胶耳积液粘稠)中耳粘连(粘连性中耳炎)纤维化,钙化(鼓室硬化)临床表现-症状耳聋传导性耳聋耳鸣低调间歇性耳鸣,耳内气过水声等耳闷耳内堵塞感,耳周麻木感,心理烦闷感耳痛见于急性期临床表现-体征急性期表现慢性期表现临床表现-体征听力学检查音叉试验及纯音测听-传导性聋;声导抗图-平坦型或负压型曲线鉴别诊断鼻咽部检查十分重要注意有无鼻咽癌的可能鉴别诊断鼓室硬化鉴别诊断脑脊液耳漏鉴别诊断胆固醇肉芽肿鉴别诊断鼓室球体瘤、颈静脉球体瘤治疗原则:清除中耳积液,改善咽鼓管功能,病因治疗治疗清除中耳

3、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鼓膜穿刺治疗鼓膜切开治疗鼓室置管治疗保持鼻腔、咽鼓管通畅治疗治疗鼻咽、鼻腔疾病抗生素稀化粘素糖皮质激素等护理诊断1、感知改变听力下降及耳鸣,与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阻塞有关。2、舒适状态改变与鼓室积液引起的耳痛、耳鸣、耳闷塞感有关。3、知识缺乏与缺乏信息来源有关。护理目标1、病人掌握自行咽鼓管吹张(捏鼻鼓气)的方法。2、病人自述听力好转或恢复正常,耳鸣及耳内闭塞感消失。护理措施1、成人鼓室积液者,局麻下行鼓膜穿刺抽液或鼓膜切开。小儿由于不能配合,故应全麻。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及大致过程,消除恐惧心理。2、行咽鼓管吹张,应向病人特别讲解捏鼻自行鼓气的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使

4、病人能正确实施。3、可遵医嘱用1%麻黄碱或与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交替滴(喷)鼻。4、分泌性中耳炎与鼻咽部或鼻腔疾病有明显相关性,如腺样体肥大、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咽炎等,彻底治疗,向患者讲明。5、鼻咽部恶性肿瘤引起的,应立即给予放疗或化疗,做好相应护理。6、咽鼓管功能不能于短期内恢复正常者,均应行鼓室置管术。7、遵医嘱应用抗生素。8、进行卫生宣教,加强身体锻炼,防止感冒,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10岁以下儿童定期进行声导抗筛选试验,积极防治鼻、鼻咽部疾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