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世纪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新模式研究_论文

浅谈世纪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新模式研究_论文

ID:12716365

大小:23.7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8

浅谈世纪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新模式研究_论文_第1页
浅谈世纪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新模式研究_论文_第2页
浅谈世纪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新模式研究_论文_第3页
浅谈世纪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新模式研究_论文_第4页
浅谈世纪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新模式研究_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世纪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新模式研究_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21世纪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新模式研究论文关键词:大学 公共体育课 教学改革论文摘要:为适应2l世纪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发展的需要,在学习和总结其他体育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的教学进行了八年的实践和深化研究。最终研究出一套科学的、适应新世纪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需要的教学新模式“分级教学法”。这是高等院校具有历史意义的公共体育课教学模式的重大改革,创新了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的教学新模式。为适应2l世纪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发展的需要,从2001年起,我们对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的教学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实践和深化研究。几年来,在不

2、断的改革、实践和深化研究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深受师生、同行以及领导的好评。1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分析10/10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公共体育课教学大多受到前苏联体育教育教学思想的影响,课程教学大纲的构建,主要依据竞技体育的教学和训练模式,教学上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以学习掌握运动技术为中心,以提高专项运动成绩为目的教学方法。只重视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运动量的大小,而轻视了体育理论的教学,特别是忽视学生的心理品德教育,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忽视教会学生锻炼的方法,忽视终生体育思想、行为、习惯、兴趣和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法由于是统一的教学模

3、式,无法提供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特长。不能“教其所长”,排着什么项目,就上什么项目。很多教师上的体育课项目,大都不是自己的专项和特长项目。在教学中的讲解和示范,难免会不规范、不标准,抓不住重点、难点等。特别是一些难度较大、技术性较强的示范动作,连教师都不会做,教学生练习又谈何容易。久而久之,教学不得法,教学质量提不高,教师上课就会失去信心,从而损害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过去的学习模式是被动式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统一固定,学生没有自主选择的余地,不能“学其所好”。不管是什么体育项日,只要安排教学,有兴趣没兴趣

4、都要学,身体素质好与坏都要练。很多运动能力好的学生,感到吃不“饱”,发展受到限制,成绩提不高;而有些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学练又跟不上,使其学习的兴趣、积极性、主动性调动不起来。教学内容不分层次,让有兴趣的和没兴趣的,爱好的和不爱好的,身体素质好的和差的都永远学习一个内容,这不利于学生在校期间熟练掌握一至三项终生受益的运动项目。10/10教学评估方面,还是按照竞技体育的技术要求进行“技评与达标”的方法进行,其标准按一个模式、一个尺度进行“一刀切”,不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如体育基础、身体素质、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等。综上所述,现行的公共体育教学模式,大多忽视“以

5、人为本”、“健康第一”、“和谐体育”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忽视教师的专业和特长,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了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体育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达不到目前教育部提出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掌握一至二门终生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手段”的要求,更达不到积极推动全民健身的目的。因此,已经不适应现代高等院校公共体育教学的发展和需要。2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的主要依据2.1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

6、,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2.2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精神10/10经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最高法规,《条例》规定“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进取精神。”2.3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应面向全体学开设各种类

7、的体育课程,可以打破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l:课,以满足M层次,蚓水平、不问兴趣学生的需要”。“学乍应有}I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上课时问的自由度”。“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以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和“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掌握一至二门终生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手段”的要求。2.4根据“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10/10大学生身体发育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体型体格及生理机能、生化、内分泌系统等变化日臻完善,身体各器官、各系统的发育已趋成熟,同时,由于性别、年龄、环境、营养及体育锻炼等因素影响,每个人都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各部分器

8、官以及各种机能发展并不是按同一比例增长。因而,表现出学生身体素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