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钢铁业的“涅盘”之道

创新,钢铁业的“涅盘”之道

ID:12728168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8

创新,钢铁业的“涅盘”之道_第1页
创新,钢铁业的“涅盘”之道_第2页
创新,钢铁业的“涅盘”之道_第3页
资源描述:

《创新,钢铁业的“涅盘”之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6Mn无缝钢管www.cnwufenggangguan.org哆啦转型创新,钢铁业的“涅槃”之道从可持续到技术创新,从绿色钢铁到循环经济,走过四届的宝钢学术年会被誉为钢铁业的聚宝盆,总能把脉行业最新动向。如今,钢铁行业步入微利时代,一座座冰山横跨在中国钢铁人面前,让原本压力重重的钢铁市场更显刺骨寒冷。转型创新、共谋出路是中国钢铁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共同心声。6月4日6日,第十七届上海国际冶金工业展览会和第五届宝钢学术年会隆重举行,承载着中国钢铁严寒中突围的希望,将探寻2013年钢铁行业创新的力量。 曾经,钢铁是举国之骄傲,爆炸式的数字增长写满了中国钢铁十年发展史。十五

2、期间,钢产量约增加22500万吨,全国的钢铁产能近9亿吨,遥居世界第一。 然而,领跑全球的钢铁产量的背后是钢铁业说不尽的辛酸。2012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仅为0.13%。严重供大于求的市场让钢铁企业在微利中痛苦挣扎。 正如本届宝钢学术年会的主题新挑战、新钢铁,新挑战必然催生新钢铁,钢铁业任重道远。以创新为驱动的转型发展,是国内钢铁行业唯一的突围之路。对钢铁企业来说,谁走的快,谁就能取得领先一步的竞争优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乐江坚定地说。机遇与挑战并存,钢铁业转型发展,漫长而痛苦,是钢铁业的凤凰涅槃。 产业结构升级:兼并重组,绿色升

3、级 钢铁业要走出当下的困局,必须转变增长方式,进行产业结构升级。 从追求规模扩张转向创新驱动,实现钢铁主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宝钢率先跳出了对单一产量扩张的追求,转向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了从精品战略到精品+规模战略的转变。截至去年年底,宝钢上海基地已关闭了相当于年产能300万吨的设备,并计划在5年内再削减300余万吨的产能,将年产能控制到1600万吨。 兼并重组,宝钢走在了钢铁业的前列。早在1998年,宝钢兼并重组上钢和梅钢,拉开了我国钢铁企业战略性结构调整的序幕。此后10年,宝钢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率先探索出了新建与重建相结合的钢铁企业扩张方式:2007年,宝钢并

4、购新疆八一钢铁;2008年,宝钢兼并重组了广东地区钢铁企业;2009年,对宁波钢铁进行股权收购;2010年,宝钢并购福建德盛不锈钢;2011年,宝钢重组韶关钢铁。一年一并购,基本实现了规模跨越和布局优化。 做加减法,更深层次挖掘调整转型。宝钢千万吨级广东湛江钢铁项目与武钢的广西防城港项目一起,是钢铁业尝试用加减法一起做,实现产能的整合与优化。一方面减量置换,淘汰更多广东当地的落后产能;另一方面大调中国钢铁业布局,切实改变钢铁业北重南轻的布局痼疾。 摆脱高污染,走低碳之路是钢铁业的发展趋势。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的战略方针。政策压力和市场需求,逼

5、迫着钢铁业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从绿色制造、绿色产品到绿色产业,宝钢先人一步,打造了一项项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案例。鞍钢鲅鱼圈、重钢长寿新区在紧凑化、清洁能源率先使用方面也有创新。钢铁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与环境相关的技术必须跟上。两个轮子驱动才能支撑这个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胡学发说。 技术创新:寒冬里的新市场 中国的钢铁业贡献了全球45%左右的产量,却鲜有影响世界钢铁业发展方向的突破性技术创新。创新,是中国钢铁业发展摆脱资源和环境束缚的新支点。 高端制造,以技术创新打破同质化恶性竞争。宝钢在高精尖产品上不断取得突破。抗高压高温、耐腐蚀的超级13

6、铬高合金油井管;BTW新型高锰系列耐磨钢板;新一代汽车用钢一度,宝钢产量不到全国的6%7%,如今利润却占到中国钢铁行业的四分之一,绩效在世界钢企中也名列前茅。 应对微利时代,要善于创新,用新技术引导钢铁需求。宝钢打造出了一个钢制两片易拉罐的新品牌和新产业。宝钢三期工程中的镀锡板项目,当时的产品设计大纲只是马口铁,但在主动的市场开拓和市场需求的倒逼作用下,很快转型到钢制两片罐用材的生产。产业链的延伸让宝钢单纯钢材产品的附加值翻了3倍。 中国钢铁产业的转型本身就是一种经营模式的创新。宝钢在管理创新和变革上不断探索实践。推行大部制,职能管理扁平化;重组营销体系,加快市场反应速度

7、。 创新商业模式,再造钢铁产业。宝钢不断探索向服务商转型,已经形成了资源开发、钢材延伸加工、技术服务、金融、生产服务、煤化工等六大板块的钢铁产业链结构,逐步由内生型向市场型转变。 转型创新是钢铁业永恒的话题。面对钢铁业的寒冬,两年一届的宝钢学术年会将国际冶金学术精髓与国内钢铁行业实际情况结合,取其所长,为我所用,成为寒冬中特殊的亮色。 融合、创新、突破,恭祝第十七届上海国际冶金工业展览会和第五届宝钢学术年会圆满成功! 负利时代钢贸倾心“淘宝”模式 “采购不愁货源,销售不愁渠道”中国钢材网董事长姚红超“降低钢贸成本,将现货搬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