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汉语方言的能性情态语义地图” 摘要:我们以汉语方言为主要考察 ...

再论“汉语方言的能性情态语义地图” 摘要:我们以汉语方言为主要考察 ...

ID:12761102

大小:227.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7-18

再论“汉语方言的能性情态语义地图” 摘要:我们以汉语方言为主要考察 ..._第1页
再论“汉语方言的能性情态语义地图” 摘要:我们以汉语方言为主要考察 ..._第2页
再论“汉语方言的能性情态语义地图” 摘要:我们以汉语方言为主要考察 ..._第3页
再论“汉语方言的能性情态语义地图” 摘要:我们以汉语方言为主要考察 ..._第4页
再论“汉语方言的能性情态语义地图” 摘要:我们以汉语方言为主要考察 ..._第5页
资源描述:

《再论“汉语方言的能性情态语义地图” 摘要:我们以汉语方言为主要考察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再论“汉语方言的能性情态语义地图”摘要:我们以汉语方言为主要考察对象,运用语义地图模型理论构建出“能性情态语义地图”(范晓蕾2011),这个地图引出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一是如何从概念的语义结构解释这个语义地图的关联模式;二是语义地图对历时研究有怎样的关照;三是如何看待那些未在汉语中找到证据的语义关联在地图中的地位。本文就这几个问题做探讨,是前面研究的补充和继续,主要目的是语义研究中尝试将多功能形式的“外部”归纳和概念结构的“内部”演绎相互补充,看语言的共时比较与历时考察如何相互呼应,对语义地图理论提出新问题和操作上的新方案。关键词:能

2、性情态语义地图语义结构汉语方言FurtherIssuesontheSemanticMapforPossibilityModalityAbstract:FanXiaolei(2011)hasestablished“thesemanticmapofpossibilitymodality”basedoncomparativeevidencefromChinesedialectswiththetheoreticaltool“semanticmapmodel”.Thereareseveralfurtherissuesonthismapwhich

3、arenecessarytodiscuss,asbelow:(1)Howdoesthissemanticmapbeexplainedfromtheperspectiveofsemanticstructure?(2)Howshouldthesynchronicstudyandthediachronicstudybejoinhandswitheachother?(3)Therearesomesemanticconnectionsinthemodality’ssemanticmapinVanderAuweraetal(1998)whichh

4、aven’tbeenverifiedbyevidencefromChinesedialects.Thenwhatstatusdothesesemanticconnectionstakeupinthewholemap?Thispaperisdevotedtothediscussionofabovequestions,asacomplementarystudyforthepreviousone.Keywords:possibilitymodality,semanticmap,semanticstructure,Chinesedialect

5、s1.引言近十年来逐步成熟起来的语义地图模型理论(SemanticMapModel)为研究语言中多功能词的语义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工具(Haspelmath1997&2003,Croft2003,张敏2010,吴福祥2011,等等)。我们运用这一理论,依据对汉语方言情态词的考察,构建了基于汉语方言的“能性情态的语义地图”(图1)本文的图1略微调整了范晓蕾(2011)图3“能性情态语义地图”里功能节点的布局,但节点之间的关联模式没有改变,所以图1与原来的语义地图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这个调整是为了在图上显示情态义、前情态义(premodalme

6、aning)、后情态义(postmodalmeaning)三个概念域的分别:大致来讲,图1左侧的节点是前情态义,右侧的节点是后情态义,中间的各节点是能性情态义(亦用粗体字标明)。有关图中语义功能的详细定义请参见范晓蕾(2011,第3节),这里简介几个主要的情态概念。情态可分为动力(dynamic)情态、义务(deontic)情态和认识(epistemic)情态三种基本类型。按照Palmer(2001),动力情态和义务情态同属事件情态(eventmodality)这个上位概念类,而认识情态则属与之对立的命题情态(propositiona

7、lmodality)。三个情态类型的能性概念如下:①动力情态:能性概念有(1)内在能力:指参与者的内在条件(生理、心理等)决定事件的实现的可能性,包括包含了心理能力的技能(“他会开汽车”)、生理能力(“他能搬动这个大箱子”)以及胆量(“他敢爬很高的大树”)等。(2)条件可能(objectivepossibility):指外在于参与者的客观条件决定事件的实现的可能性,即“有条件做某事”。如“门锁开了,那个罪犯可以逃走了”,还有物体的属性、用途(“棉花可以织布”)。②义务情态:能性概念有(1)条件许可:外在于参与者的客观物质条件决定事件实

8、现的相对合适性。如“要去美国,你可以坐飞机或坐轮船去,但不能坐火车去”。(2)道义许可:说话人的命令、某人的权威、社会准则和道德标准(统称为“社会条件”)决定事件实现的相对合适性或合法性。如“女子年满20岁才可以结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