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频发射机与接收机-高频实验报告

调频发射机与接收机-高频实验报告

ID:12813048

大小:23.7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19

调频发射机与接收机-高频实验报告_第1页
调频发射机与接收机-高频实验报告_第2页
调频发射机与接收机-高频实验报告_第3页
调频发射机与接收机-高频实验报告_第4页
调频发射机与接收机-高频实验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调频发射机与接收机-高频实验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调频发射机与接收机-高频实验报告高频实验报告2014年11月1实验一、调幅发射系统实验一、实验目的与内容:通过实验了解与掌握调幅发射系统,了解与掌握LC三点式振荡器电路、三极管幅度调制电路、高频谐振功率放大电路。下图为实验中的调幅发射系统结构图:二、实验原理:1、LC三点式振荡器电路:LC三点式振荡器由放大器加LC振荡回路构成,反馈电压取自振荡回路中的元件,与晶体管发射极相连的两个回路元件,其电抗性质必须相同,不与晶体管发射极相连的两个回路元件,其电抗性质相反。对于上图LC三点式振荡电路,由5BG1组成的振荡电路,和由5BG2组成的放大电路构成。5D2是

2、一个变容管,5K1是控制端,控制反馈系数的大小。V5-1为示波器测试点,接入扫频器观察波形。通过以三极管5BG1为中心所构成的电感三点式LC振荡电路产生所需的30MHz高频信号,再经下一级晶体三极管5BG2进行放大处理后输出至后面的电路中以进行工作。2、三极管幅度调制电路:2图T5-4为三极管基极幅度调制电路(幅度调制电路),能使高频载波信号的幅度随调制信号的规律而变化的电路。调幅电路有多种形式,根据调制信号接入调制调制器电路位臵的不同,调幅电路可以划分为基极调幅电路、集电极调幅电路和发射极调幅电路。原理:输入30MHz的高频信号和1KHz的调制信号分别

3、经隔直电容7C9,7C8加于三极管的基极经幅度调制电路调幅后,得到所需的30MHz的已调幅信号并输出至下一级电路中。3、高频谐振功率放大电路:高频谐振功率放大电路,多用于发射机的末级电路,是发射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甲类谐振功率放大器、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等几种常用类型。上图中输入信号为经上一级晶体三极管调幅后的30MHZ调幅信号,分别通过两级三极管6BG1和6BG2进行放大后得到所需的放大信号。34、调幅发射系统:原理简要分析:信源产生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后输出并送至调制器;本振1产生一个固定频率的中频信号,输出也送至调制器;调制器输

4、出是已调制中频信号,该信号经滤波后与本振2信号混频;混频器输出信号经带通或低通滤波器滤波,功放级将载频信号的功率放大到所需发射功率后通过天线进行发射。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LC三点式振荡器电路:a.调节静态工作点:调节5W2使5BG1管射极电流即流经5R8的电流约为3mA。b.调节5C4使输出稳定成正弦波且最大不失真。c.从V5-1观测到频率约为28MHz的正弦波。2、三极管幅度调制电路:a.调节静态工作点;将7K1打开高频信号源输入端并接入30MHZ100mVpp,用示波器测试V7-2,调节7C10直至使示波器波形最大且不失真;b.从7K1输入30M

5、HZ100mVpp的高频载波。c.从7K2接1KHZ的调制信号。d.测数据并记录。3、高频谐振功率放大电路:a.将电流表打到200mA档串入电路,信源输入处输入30MHZ400mVpp单载波。b.在信号源处将幅度调到300mV,每次增加100mV,观察电流表示数,当电流突变到20mA以上时(小于等于60mA),可以调节波形。c.将6K1打到50Ω档,调节6C5,用示波器观测V6-2的波形,使之达到最大不失真。d.调节6C13,使V6-3处示波器中的波形输出最大且不失真。4、调幅发射系统:连接各个电路板前检查每部分的输出无误,然后逐次连接,需要注意的是I<

6、60mA.四、测试指标与测试波形:1.LC三点式振荡器电路:1.1、振荡器反馈系数kfu对振荡器幅值UL的影响关系:表1-1:测试条件:V1=+12V、Ic1≈3mA、f0≈28MHzkfu=0.1—0.5振荡器的反馈系数kfuUL特性结论:41.2、振荡管工作电流和振荡幅度的关系:Ic–ULfu1振荡器的Ic–UL特性结论:1.3、LC三点式振荡输出波形:测试条件:V1=12V、kfu≈0.4、fo≈28MHz、Ic1=3mA波形特点与测量值分析结论:2.三极管幅度调制电路(基极):2.1、IC值变化对调制系数m的影响关系:“IC--m”表1-3测试条

7、件:V1=+12VUΩ=1kHz/0.1VUi=30MHz/0.1VIC值变化对调制系数m的影响的结论:2.2、三极管幅度调制电路(基极)输出波形:测试条件:V1=+12VUΩ=1kHz/0.1Vp-pUi=30MHz/0.1Vp-pIc=3mA5波形特点与测量值分析结论:3.高频谐振功率放大电路:3.1.输入激励信号与输出信号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输出功率与工作效率表1-4测试条件:V1=V2=12V、fo=30MHz/0.5-0.8Vp-p、R电源输入功率PD:Ic=、PD=高频输出功率P0:Uo=p-pRL=ΩP0=电路工作效率η:%3.2.谐振功

8、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RL--Uo表1-5测试条件:V1=V2=12V、fo=3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