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的国际贸易问题 分析我国大豆贸易现状及对策 郑翠红 国际贸易论文

我国粮食的国际贸易问题 分析我国大豆贸易现状及对策 郑翠红 国际贸易论文

ID:12877680

大小:77.6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9

我国粮食的国际贸易问题 分析我国大豆贸易现状及对策 郑翠红 国际贸易论文_第1页
我国粮食的国际贸易问题 分析我国大豆贸易现状及对策 郑翠红 国际贸易论文_第2页
我国粮食的国际贸易问题 分析我国大豆贸易现状及对策 郑翠红 国际贸易论文_第3页
我国粮食的国际贸易问题 分析我国大豆贸易现状及对策 郑翠红 国际贸易论文_第4页
我国粮食的国际贸易问题 分析我国大豆贸易现状及对策 郑翠红 国际贸易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粮食的国际贸易问题 分析我国大豆贸易现状及对策 郑翠红 国际贸易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粮食的国际贸易问题——分析我国大豆贸易现状及对策学号:200830780227班别:08电子商务2班姓名:郑翠红关键词:粮食贸易大豆贸易逆差对策摘要:近年中国粮食贸易表现出进出口规模大、年际波动显著特点,其中以大豆为例,大豆由净出口变成净进口,且净进口量逐年加大。作为国家的基本粮食之一,大豆的进出口是一战略层次上的事情,必须保证我国大豆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力地位。”概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趋势也日趋明朗。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粮食生产大国,同

2、时还是世界粮食贸易中的重要成员。中国参与国际粮食贸易,不仅是调节粮食供需总量,而且通过国际市场进行品种调剂。近年中国粮食贸易表现出进出口规模大、年际波动显著两大特点:一方面,历年的进口和出口都保持一定规模。2004年中国粮食进口22.1亿美元,占中国农产品进口总额(WT0农产品口径+水:产品)279.7亿美元的7.9%;出口7.4亿美元,占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230.9亿美元的3.2%。另一方面,中国粮食进出口的年际波动非常大,在表1中,我们能看到98年至04年6年间我国粮食贸易顺逆差。*表为中国粮食

3、贸易的总体发展单位:亿美元,%粮食进出口贸易,不仅在于总量平衡,而且在于粮食品种间的调剂。在粮食进口方面,1997年前,品种结构单一,小麦是最主要进口品种,但1997年后进口方面最显著的变化是小麦的进口数量和比重都急剧下降,而大豆的进口数量和比重都急剧上升,1997年进口小麦占进口粮食的比重下降为27.38%。1998年至今最低年份小麦进口不足50万吨,只有最高年份的3%。与此同时,大豆进口取代了此前小麦在粮食进口中的主导地位,从1996年开始,大豆由净出口变成净进口,且净进口量逐年加大。中国大豆的

4、发展现状世界主要的大豆出口国为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三国出口大豆量占世界大豆出口量的80%以上。美国不但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也是最大的出口国。每年大豆产量的约38%用于出口,年出口量为2400万~3000万吨。1996年以来,中国从大豆出口国转变成了大豆进口国,国内大豆生产基本陷于停滞,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豆成为我国农产品中不能满足需要,需大量进口的少数品种之一。大豆产业的国际地位逐渐下降,贸易地位不断恶化。近十年来,中国大豆进口量持续大幅攀升,2007年底,进口大豆已占到国内大豆消费的

5、三分之二以上,2008年的进口量超过了3,700万吨,成为全球大豆进口量最大的国家。*图为国内大豆供需平衡分析,其中黄色数据代表国内大豆总产量(万吨),红色数据表示国内大豆进口量(万吨)*以上数据来自:中华粮网大豆从净出口演变成进口的原因分析1、国内供需状况造成国内供给不足的原因主要有:首先,国内大豆种植面积增幅小并呈下降趋势,单产水平低是造成国内大豆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中国4个主要粮食品种中,大米、小麦和玉米都已建立了保护价制度,并设有专项收购资金。但至今国家并未制定大豆保护价,大豆实际收购价由买

6、卖双方协商议定,也没有专门的收购资金,收储和加工企业无力大量收购,该政策使豆农的利益无法保证,农民增加大豆种植面积的积极性较低,大豆的种植面积增幅不明显甚至出现滑坡。其次,国内政策对大豆产业的扶持力度不够。中国长期强调以粮为纲,大力提高粮食产量,虽然开始实施大豆发展计划,但目前对大豆产业的发展的影响极其微弱。造成国内需求加快加大且通过大量进口来弥补缺口的原因主要有:第一,自中国油脂市场全面开放,国内坚挺的油脂价格刺激国内油厂扩张大豆的压榨能力,从而导致对油用大豆消费需求膨胀。第二,由于人们对肉、蛋、

7、奶类食品的需求不断上升,畜牧养殖业已进入平稳发展时期,饲用豆粕的消费也呈现高速增长。1、我国大豆进口没有壁垒及配额限制首先,没有关税配额限制。中国于1999年取消了大豆的配额限制,实行3%的单一关税政策,另外在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9月30日期间进口关税税率由3%调低到1%。这种低关税政策刺激了国内加工企业的大量进口。其次,国务院和农业部分别于2001年和2002年发布《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对转基因农产品实行严格管制,大豆被列入第一批实施管理的农业转

8、基因生物目录。一般认为,该转基因管理条例对大豆进口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3、跨国粮商通过期货和股市炒作等误导我国加工企业每到美国新豆上市,中国大量采购进口时,一些跨国公司通过期货和股市拉抬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世界大豆贸易的定价中心)的大豆价格,而中国作为国际上最大的大豆买家,进口量占世界大豆贸易量的1/3,对大豆价格却没有发言权,政府和加工企业在做出进口决策时较易受美国政府的权威预测数据的影响。如何解决中国大豆贸易问题(一)优化大豆主产区生产布局,提高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