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永春----1000mw超超临界机组主厂房布置格局探讨

范永春----1000mw超超临界机组主厂房布置格局探讨

ID:12937032

大小:4.66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8-07-19

范永春----1000mw超超临界机组主厂房布置格局探讨_第1页
范永春----1000mw超超临界机组主厂房布置格局探讨_第2页
范永春----1000mw超超临界机组主厂房布置格局探讨_第3页
范永春----1000mw超超临界机组主厂房布置格局探讨_第4页
范永春----1000mw超超临界机组主厂房布置格局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范永春----1000mw超超临界机组主厂房布置格局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000MW超超临界机组主厂房布置 格局探讨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范永春、霍沛强2009-11-12目录1、前言2、汽机房布置1)汽轮发电机组本体布置;2)高低压加热器及除氧器布置。3、煤仓间布置1)侧煤仓布置方案;2)炉前煤仓布置方案4、炉后部分布置1)送风机与一次风机布置;2)引风机布置;3)脱硫系统布置。5、主厂房布置格局综述6、结语1、前言主厂房是电厂的核心建筑,其布置直接关系到电厂的安全运行、检修维护和工程造价。因此,对主厂房布置进行优化,降低工程造价,是十分必要的。大容量、高参数的1000MW超超

2、临界发电机组具有高发电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降低发电运行成本等优点,已经成为各大发电集团近期火电技术发展的重点。1、前言在1000MW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建设过程中,项目业主、设计院针对主厂房布置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优化设计工作,形成了一系列的布置优化方案。本文结合国内已投运和在建的1000MW超超临界发电机组以及同类型项目的设计投标方案,对主厂房布置格局进行了梳理和探讨,以期为国内后续的同类型项目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2、汽机房布置-汽轮发电机组本体布置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均采用四缸四排汽型式,相应

3、汽机基座的结构长度47.655m~58.35m,同时,锅炉炉架宽度和除尘器宽度均远大于汽机房跨度。1)采用汽机房横向布置→主厂房横向尺寸增加,纵向尺寸受制于锅炉炉架和除尘器宽度不能减少→对厂区的场地浪费较多;2)采用纵向对称布置方式,两台机组采用头头相对或尾尾对称布置时→主辅机设备接口和布置原因,给设计,施工和日后的运行检修都会带来诸多不便;且与纵向顺列布置方式相比较,汽机房尺寸也不占优势。目前国内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工程均按成熟的汽机房纵向顺列布置方式实施。2、汽机房布置-高低压加热器及除氧器布置考虑

4、到高压加热器原材料采购周期、国内制造厂加工制造水平、实际应用业绩以及设备运行灵活性等因素的影响,在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实际工程应用中,多采用双列半容量高压加热器的配置方式。如采用双列半容量高压加热器的配置方式,意味着每台机组有6个高压加热器和2个低压加热器需结合进行主厂房的总体布置。2、汽机房布置-高低压加热器及除氧器布置高低压加热器及除氧器的布置方案主要有以下四种:a)设置除氧间,高低压加热器布置在除氧间各层,除氧器露天布置于除氧间屋顶;b)取消除氧间,高低压加热器及除氧器布置在汽机房中间层和运转层;

5、c)取消除氧间,高低压加热器布置在汽机房中间层和运转层,除氧器露天布置在炉前煤仓间的屋顶;d)取消除氧间,高低压加热器布置在汽机房和A排外毗屋内,除氧器布置在A排外毗屋屋顶。2、汽机房布置-高低压加热器及除氧器布置方案优点缺点a抽汽、凝结水、给水管道流程合理、布置顺畅,检修通道便捷、实用,可兼顾汽机房通道,功能布局合理。由于设置除氧间,机炉间距较大,四大管道的数量有所增加。b缩短机炉间距,减少四大管道用量;除氧器低位室内布置,缩短相关连接管道,改善除氧器部件的检修维护条件。除氧器标高需保证甩负荷工况下给水前

6、置泵不发生气蚀;汽机房跨度需相应增大,汽机房行车及屋顶跨度相应增大。c缩短机炉间距,减少四大管道用量与除氧器连接的相关管道数量增加,煤仓间土建费用以及除氧器的安装费用也有所增加,除氧器部件的检修维护条件较差;汽机房跨度需相应增大,汽机房行车及屋顶跨度相应增大;凝结水泵扬程需要相应提高~20m。d进一步缩短机炉间距,减少四大管道用量抽汽、凝结水、给水管道布置走向与发电机出线相互影响,封母长度增加,投资相应增加,主厂房采光有影响。2、汽机房布置-高低压加热器及除氧器布置1)从节省四大管道的角度分析;2)从系统流

7、程角度分析;3)从主厂房容积角度分析。结论:在双列高加方案的前提下,综合考虑上述布置方案的优劣,保留除氧间,在除氧间布置汽泵前置泵、低压加热器、高压加热器、除氧器等设备,功能分区明确,工艺流程合理,通道顺畅,检修维护方便。3、煤仓间布置煤仓间的布置方案有炉前煤仓、炉侧煤仓、炉后煤仓、炉内煤仓。炉后煤仓布置方案:缩短机炉之间的距离,但增加了烟道和送粉管道的长度;炉后和煤仓间之间需增加一条布置送粉管道和风道的通道;受到脱硝装置和空预器出口烟道的限制,每台锅炉的炉后煤斗只能分成左右两部分,对煤仓间结构设计和减少占

8、地都不利。炉内煤仓布置方案:减少主厂房占地面积和缩短机炉之间的距离,减少送粉管道的耗量。但原煤斗、磨煤机等制粉系统设备需布置在锅炉本体内的钢结构框架上,布置难度和配合工作量极大,且锅炉体积、钢结构耗量大幅提高,导致锅炉造价和占地面积增加,得不偿失。目前国内外火力发电机组都极少采取炉后和炉内煤仓布置方案。多采用炉前煤仓布置和炉侧煤仓布置方案。3、煤仓间布置-侧煤仓布置方案侧煤仓布置方案是把煤仓间及其内部的设备如磨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