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析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析

ID:13102886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0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析_第1页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析_第2页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析_第3页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析_第4页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析  【摘要】在过去的20年里,会计学术界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且研究大都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但盈余管理本身并不完全是一个会计问题,它还涉及一系列的管理和经济问题,盈余管理的存在有其特定的背景和条件。本文从盈余管理存在的条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并提出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基本条件原因对策  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GAAP(或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1.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基本条件  盈余管理是其管理主体追求

2、利益最大化的博弈行为(邓春华,2003)。在这场博弈中,盈余管理的存在有其必然性:  其一,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定给了会计人员在会计政策选择方面很大的随意性,同时,由于公司经济业务的不断更新,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定表现出的滞后性也为公司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条件;  其二,由于委托代理问题,公司管理层和股东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使得公司管理层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我国现有的经济体制下,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推动了盈余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2.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原因分析  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政策变更和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应计项目管理等手段进行

3、盈余管理,其原因如下:  从外部环境分析:利用我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可以为公司带来经济利益。在我国,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该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这就为会计人员在选择经济业务和事项的确认给予了很大的灵活性,公司不仅有动机同时有条件进行盈余管理;外部监管力度不够也为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便利。  从公司内部分析:由于股份制公司制度方面的缺陷,公司经营者和股东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双方利益主体不仅存在着利益冲突,双方的信息也是不对称的,信息之间的交流受到了影响和阻碍,是盈余管理的出现的基本条件,也是其存在的基本原因;公司的管理者当局为了上市公司的整体利益进行盈余管理,为了向

4、社会大众筹集资金,公司董事会往往选择盈余管理达到发放或者增发股票的目的;经理人为了个人效用最大化进行盈余管理。  3.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3.1股权制度改革  國内外一些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股权结构以及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有一定的影响。较高的股权集中度或者法人股比例、较低的流通股比例对盈余管理都是不利的,而我国的股权制度恰恰是股权十分集中,并且绝大部分股权不能自由流通。因此,从盈余管理的角度,改革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制度的现状是十分必要的。  3.1.1取缔类别股份制度  类别股份制度按照投资主体不同将股权分为国家股、法人股、流通股,违反了普通股同股同权的最基本原则,对盈

5、余管理至少有两个方面的不良影响,其一,由于股票价格的差异,类别股份制度增加了盈余管理的动机。  3.1.2适度的股权集中度  从早期所有权和经营权统归于资本所有者到现在两权越来越分离,资本制度发展主线就是权力和利益的分散化过程。上市公司和其他公司的区别就在于吸收了社会闲散资金,保护小股东的利益是股票市场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3.2会计制度与信息披露制度  应计项目是国内外研究盈余管理识别的重要内容,一些应计项目能反映盈余管理。根本原因在于盈余管理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就是利用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选择余地和漏洞进行操作。  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规范了会计信息的实质内容;

6、信息披露制度规范了信息的形式,即披露什么、怎样披露、何时披露等。二者的成熟完善程度共同影响着会计信息的质量。尽管我国在完善这些制度方面进步很大,但是不能不看到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给盈余管理创造了机会。  3.2.1减少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漏洞  我国近年来制定了一系列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在对关联交易、债务重组、非货币交易、借款费用的规定中,都可以看到防范盈余管理的目的,也的确在实践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其中存在漏洞也是不可避免的。  3.2.2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最终目的是提供给使用者,特别是上市公司,最重要的是向公众披露所产生的信息。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是提高信息公

7、开性、透明性的保障,也是约束信息提供者的重要力量。  3.2.3减少制度的多头制定  现有的财务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有多个制定部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常务委员会、财政部、证监会、税务机关。证券交易所等部门,各自制定了上市公司相关的法规制度,及各地方的实施细则。  4.结语  盈余管理是一把双刃剑,适度的盈余管理带来积极作用,而过度的盈余管理必然带来负面效应。在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环境下,盈余管理不可能消除,而我们在观念上必须对其有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