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咏史怀古诗教案

高考咏史怀古诗教案

ID:13117081

大小:4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0

高考咏史怀古诗教案_第1页
高考咏史怀古诗教案_第2页
高考咏史怀古诗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考咏史怀古诗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咏史怀古诗复习公开课教案【授课时间】:2012-10-31星期三上午第__节【授课地点】:210教室【授课班级】:高三210【授课教师】:王妙坤【教学目标】:1、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2、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教学难点】:掌握咏史怀古诗常见思想情感和表现手法,提高对咏史怀古诗的鉴赏能力。【教学方法】:品读、自读、探究、归纳【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前五分钟复习背诵内容,提问,检查。引入怀古诗话题。二.立足文本温故知新1.《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借周瑜感慨壮志难酬对比2.《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抒发爱国

2、情怀,感叹对自己报国无门的失望,用典(五个典故:孙仲谋、寄奴、元嘉草草,封狼居胥、佛狸祠、廉颇)解读咏史怀古诗三.归纳课内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1.概念:凡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的诗歌都可以称做咏史怀古诗。2.代表人物:刘禹锡、杜牧等。3.怀古诗的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览古”、“咏怀”等。4.常见地名:金陵、姑苏(吴宫)、汴京、马嵬、赤壁、乌衣巷、华清宫、幽州台等。5.常见思想感情:缅怀前贤表

3、达敬仰;昔盛今衰感慨盛衰无常;类比对比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借古讽今感慨国运衰微;抒发爱国情怀;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6.情感类型1)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诗人自己不置身其中。《题乌江亭》(杜牧)《乌江亭》(王安石)、《乌江》(李清照)2)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京口北固亭怀古》。3)只抓住历史的影子,故意借题发挥。《贾生》7.常用的表现手法及诗歌举例: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拟人;借古讽今;虚实相生;对比;直抒胸臆;用典等。1)借古讽(伤)今(李商隐《贾生》、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4、  2)今昔对比(刘禹锡《乌衣巷》、李白《越中览古》、刘禹锡《西塞山怀古》)3)以景衬情(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4)用典(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议论(李商隐的《贾生》)6)侧面烘托(刘禹锡的《石头城》四.直击高考真题演练【真题1】(08年江苏卷)古诗鉴赏(8分)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1)概括这首诗的颔联、颈联的内容,并说出作者在这两联中寄寓着怎样的感慨?(4分)参考答案

5、: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解析】颔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抓住关键词“吴宫、晋代”,可知写的是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时的情况。颈联“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抓住关键词“山、青天、水、白鹭洲”可知写的是南京的自然景色。前一句是昔,后一句是今,目的显而易见,古今对比,抒发作者古今兴亡盛衰之感。(2)“总为浮云能蔽日”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出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参考答案: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6、。【解析】结合作者经历及诗歌内容,可以推知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浮云比成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遮住了自己望长安,自己不得见长安,自然不会被统治者所重用。【真题2】(09年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6分)【折桂令】问秦淮孔尚任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解析)借代、反问。(2)“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

7、简要分析。(4分)(解析)通过“百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描绘了初秋景色。又通过“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真题3】(2011课表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春日秦国怀古诗人:周朴①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

8、要分析(5分)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答案:8.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