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精要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精要

ID:13121008

大小:348.33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7-20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精要_第1页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精要_第2页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精要_第3页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精要_第4页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精要_第5页
资源描述: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精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一、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的主要流程设计---掩膜版---芯片制造—芯片检测—封装—测试沙子—硅锭---晶圆设计:功能要求—行为设计—行为仿真---时序仿真—布局布线—版图---后仿真。展厅描述的是制造环节过程,分为晶圆制造与芯片制造工艺。图形转换,将设计在掩膜版上的图形转移到半导体单晶片上。光刻:光刻胶、掩膜版、光刻机三要素。光刻刻蚀:参杂,根据设计需要,将各种杂质掺杂在需要的位置上,形成晶体管接触等制作各种材料的薄膜二、晶圆制造1.沙子:硅是地壳内第二丰富的元素,脱氧后的沙子(尤其是石英)最多包含25%的硅元素,主要以二氧化硅(SiO2)的形式存在

2、。2.硅熔炼:通过多步净化得到可用于半导体制造质量的硅,学名电子级硅(EGS),平均每一百万个硅原子中最多只有一个杂质原子。(本文指12英寸/300毫米晶圆级,下同。)3.单晶硅锭:整体基本呈圆柱形,重约100千克,硅纯度99.9999%。4.硅锭切割:横向切割成圆形的单个硅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晶圆(Wafer)。5.晶圆:切割出的晶圆经过抛光后变得几乎完美无瑕,表面甚至可以当镜子。Intel自己并不生产这种晶圆,而是从第三方半导体企业那里直接购买成品,然后利用自己的生产线进一步加工,比如现在主流的45nmHKMG(高K金属栅极)。Intel公司创立之初使用的晶圆

3、尺寸只有2英寸/50毫米。三、芯片制造过程6.光刻胶(PhotoResist):图中蓝色部分就是在晶圆旋转过程中浇上去的光刻胶液体,类似制作传统胶片的那种。晶圆旋转可以让光刻胶铺的非常薄、非常平。光刻一:光刻胶层随后透过掩模(Mask)被曝光在紫外线(UV)之下,变得可溶,期间发生的化学反应类似按下机械相机快门那一刻胶片的变化。掩模上印着预先设计好的电路图案,紫外线透过它照在光刻胶层上,就会形成微处理器的每一层电路图案。一般来说,在晶圆上得到的电路图案是掩模上图案的四分之一。紫外光(UV)分类,g线:436nm;i线:365nm。深紫外光(DUV),KrF准分子激

4、光:248nm,ArF准分子激光:193nm。极紫外光(EUV),10-15nm。光刻二:由此进入50-200纳米尺寸的晶体管级别。一块晶圆上可以切割出数百个处理器,不过从这里开始把视野缩小到其中一个上,展示如何制作晶体管等部件。现在的晶体管已经如此之小,一个针头上就能放下大约3000万个。晶体管:是一种固体半导体器件,具有检波、整流、放大、开关、稳压、信号调制等多种功能。晶体管泛指一切以半导体材料为基础的单一元件,包括各种半导体材料制成的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可控硅等。晶体管有时多指晶体三极管。第四阶段7.溶解光刻胶:光刻过程中曝光在紫外线下的光刻胶被溶解掉

5、,清除后留下的图案和掩模上的一致。8.蚀刻:使用化学物质溶解掉暴露出来的晶圆部分,而剩下的光刻胶保护着不应该蚀刻的部分。9.清除光刻胶:蚀刻完成后,光刻胶的使命宣告完成,全部清除后就可以看到设计好的电路图案。第五阶段10.光刻胶:再次浇上光刻胶(蓝色部分),然后光刻,并洗掉曝光的部分,剩下的光刻胶还是用来保护不会离子注入的那部分材料。11.离子注入(IonImplantation):在真空系统中,用经过加速的、要掺杂的原子的离子照射(注入)固体材料,从而在被注入的区域形成特殊的注入层,并改变这些区域的硅的导电性。经过电场加速后,注入的离子流的速度可以超过30万千米

6、每小时。12.清除光刻胶:离子注入完成后,光刻胶也被清除,而注入区域(绿色部分)也已掺杂,注入了不同的原子。注意这时候的绿色和之前已经有所不同。第六阶段13.晶体管就绪:至此,晶体管已经基本完成。在绝缘材(品红色)上蚀刻出三个孔洞,并填充铜,以便和其它晶体管互连。14.电镀:在晶圆上电镀一层硫酸铜,将铜离子沉淀到晶体管上。铜离子会从正极(阳极)走向负极(阴极)。15.铜层:电镀完成后,铜离子沉积在晶圆表面,形成一个薄薄的铜层。第七阶段16.抛光:将多余的铜抛光掉,也就是磨光晶圆表面。18.金属层:晶体管级别,六个晶体管的组合,大约500纳米。在不同晶体管之间形成复

7、合互连金属层,具体布局取决于相应处理器所需要的不同功能性。芯片表面看起来异常平滑,但事实上可能包含20多层复杂的电路,放大之后可以看到极其复杂的电路网络,形如未来派的多层高速公路系统。第八阶段19.晶圆测试:内核级别,大约10毫米/0.5英寸。图中是晶圆的局部,正在接受第一次功能性测试,使用参考电路图案和每一块芯片进行对比。20.晶圆切片(Slicing):晶圆级别,300毫米/12英寸。将晶圆切割成块,每一块就是一个处理器的内核(Die)。21.丢弃瑕疵内核:晶圆级别。测试过程中发现的有瑕疵的内核被抛弃,留下完好的准备进入下一步。第九阶段22.单个内核:内核级别

8、。从晶圆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