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及处理(fanqh)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及处理(fanqh)

ID:13146777

大小:51.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20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及处理(fanqh)_第1页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及处理(fanqh)_第2页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及处理(fanqh)_第3页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及处理(fanqh)_第4页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及处理(fanqh)_第5页
资源描述: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及处理(fanqh)》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血透中急性并发症及处理由于血液透析的复杂性以及技术发展的局限,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很多的意外,这些在透析中或者透析后出现的急性并发症统称为急性透析并发症,由于它们通常情况下都是致命的,所以应该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足够的重视,我们应该对其发生的原因、症状体征有系统的了解,并且知道如何做出正确的处理及预防。一、透析液异常包括浓度异常及成分异常等,临床上常见的有高钠血症、低钠血症、高钾血症、高钙、高镁等异常。(一)浓度异常:稀释度异常,而无成分变化。1、高钠血症(1)症状:高钠血症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细胞内脱水,患者出现干咳、头痛、恶心、呕吐、痉挛、肺水肿、心衰。(

2、2)处理:查找原因,降低透析液钠浓度。2、低钠血症(1)症状:血浆渗透压下降(低于120mOsm),导致急性溶血、头痛、恶心、呕吐、胸闷、血液变成葡萄酒色。(2)处理:停止透析,检查原因。3、高钾血症(1)症状:心前区不适,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四肢麻木,心电图高尖T波,心律失常。(2)处理:检查透析液钾浓度,继续透析。第16页4、高钙、高镁(1)症状:硬水综合征。恶心、呕吐、痉挛、全身烧灼感、血压升高、头痛、嗜睡。(2)处理:更换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继续透析。(二)成分异常:透析液中出现不应该有的成分或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铝、铜等重金属离子进入人体,可导致透析脑病和溶

3、血等;自来水中存在的消毒剂(如氯胺),可引起急性溶血。(三)温度:透析液温度过高或过低。二、空气栓塞(一)概念:空气进入体内引起血管栓塞称为空气栓塞,常引起致命性危险,是严重的透析事故。(二)原因1、忘记预冲透析器及回路。2、管道连接不严。3、动脉补液时液体输完时未及时夹住。4、用空气回血操作失误。5、冷的透析用水可能含有大量溶解的空气,经加温后空气会释出而通过透析膜进入血液内。6、进入的空气量超过设备的脱气能力,或由于脱气设备失灵,则可以发生空气栓塞。7、静脉检测器污染或与静脉壶接触不紧密。(三)症状第16页急性呼吸困难、咳嗽、胸痛、胸闷、气喘和发绀,重者出现抽搐、

4、昏迷、死亡。5毫升空气进入体内即可引起死亡,取决于空气进入体内的速度、到达部位及患者的体位。1、小量:无症状2、进入动脉:栓塞脑血管和冠状动脉,致命性损害。3、进入上肢静脉(坐或头高位)左侧卧位:右心房和右心室,影响心脏排血功能。右侧卧位:肺毛细血管床--急性肺动脉高压--部分达左心室和体循环系统--动脉栓塞--心律失常等。(四)处理1、夹住静脉管道,头低左侧卧位,使空气进入右心房的顶端而不进入肺动脉和肺,当血液到达右心室时,不断有少量空气中氧溶解到血液中,不致产生栓塞症状。2、进入的气体量大而影响心脏排血时,可行右心室穿刺抽气;此时禁忌心脏按摩,避免空气进入肺血管和

5、左心室。3、吸氧(高压氧仓)。4、使用激素减少脑水肿。5、肝素和低分子右旋糖苷改善微循环。6、治疗困难,预后差,预防是关键。三、高温透析(一)原因:恒温器失灵。(二)症状:温度40~50℃溶血可延迟几小时至48小时发生,超过51℃可立即发生严重的溶血,患者死于高血钾。第16页(三)处理:体外循环中的血液不应输回给病人,更换透析机重新透析。四、透析器破膜漏血(一)原因:压力过大,透析器腐蚀。(二)症状:少量漏血,膜内正压,透析液不会进入血液;大量漏血,透析液反流入血,引起症状。(三)处理:少量漏血,可把血输回病人体内;大量漏血,体外循环血不应输回体内,五、管路和透析器凝

6、血(一)原因1、因患者存在出血倾向而没有应用抗凝剂。2、透析过程中抗凝剂剂量不足。3、患者先天性或因大量蛋白尿引起的抗凝血酶Ⅲ不足或缺乏,而选择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作为抗凝药物。(二)预防与处理1、对于合并出血或出血高危风险的患者,有条件的单位应尽可能选择枸橼酸钠或阿加曲班作为抗凝药物;采用无抗凝剂时应加强滤器和管路的监测,加强生理盐水的冲洗。2、应在血液净化实施前对患者的凝血状态充分评估、并监测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的凝血状态变化的基础上,确立个体化的抗凝治疗方案。3、有条件的单位应在血液净化治疗前检测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第16页的活性,已明确是否适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4

7、、发生凝血后应及时更换透析器及管路。六、低血压(一)病因1、有效循环血量不足:体外循环;除水量过多过快或低于干体重的脱水。2、渗透压降低:溶质清除过快;透析液钠浓度过低。3、血管调节功能:自主神经功能失调;透析前服用降压药;组织缺氧。4、透析相关的因素:透析膜生物相容性;透析液成分,主要有钠、钙离子浓度、碱基醋酸盐的影响;透析液温度,低温透析可减少低血压的发生;透析过程中进餐,使迷走神经兴奋,胃肠血管扩张,血液分布于消化系统,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产生低血压。5、营养不良及贫血。6、心脏病变:心室肥厚及收缩或舒张功能不全;心包积液。7、血管活性物质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