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ID:13176486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_第1页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_第2页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_第3页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_第4页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试卷代号:251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幼儿园课程论试题2010年7月一、填空题(每小空1分,共10分)1.虽然“课程”的定义存在诸多分歧,但是将其归类,仍然大致可以归纳出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课程即科目、课程即经验、课程即目标,课程即计划.2.泰勒认为,在课程编制中,编制者必须回答四个问题,它们是: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

2、标正在得到实现。3.幼儿园综合课程中教育活动设计的两种倾向:教师计划为主的教育活动,儿童生成为主的教育活动4.瑞吉欧教育体系的理念来自3个方面,它们是欧洲和美国的进步主义思潮\以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心理学理论(或建构主义理论)及战后意大利的左派政治改革。二、选择题(每题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1.以学科维度定义课程,课程通常表现为(BC)A.学习者的经验B.教学大纲C.课程计划D.教科书2.具有下列哪些特征的幼儿活动通常可以被认定为游戏?(ABD)A.非真实性B.积极情绪C.

3、目的导向D.自由选择3.知识是儿童自己“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教”会的,这反映了(C)的价值取向。A.课程内容即教材B.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C.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D.课程内容是教学计划4.下列关于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的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D)A.过程模式把课程设计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B.过程模式绝对反对课程目标的存在C.过程模式是由布鲁纳提出的D.依据过程模式,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是内容的选择而非目标的预设5.“ECCD”词汇的出现说明了(A)的趋势。A.保育和教育相结合B.反偏见课程的出现C.课程全纳化D.课程多元文化化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

4、5分,共20分)1.生成性目标: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实践理性”,强调在儿童、教师和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课程的目标。2.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评价,旨在通过对课程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材料的分析和判断,调整和改进课程方案,使正在形成中的课程更为完善。3.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就是将幼儿园课程分为若干学科(领域),以学科或领域为单位组织和实施教育的课程。4.光谱方案:.“光谱方案”建立于1984年,是哈佛大学“零点方案”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学前和初小教育的评价和课程的

5、改革所作的研究。其理论依据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光谱方案的研究者相信每个儿童都有其能力的长处,富有材料和活动的环境和教育机会能促进智能发展。光谱方案在8个知识领域里为教师提供了不同类型活动的样板,使教师能够看到儿童的长处,并能够在儿童长处的基础上有所作为。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方案教学主题的选择需遵循哪些原则?答.(1)选择的主题应与儿童的生活相贴近,并能被用与他的日常生活。(2)应能引起儿童的兴趣,并能运用已学的技能。(3)应能为儿童未来的生活做准备。(4)应有益于平衡幼儿园的课程。(5)应能充分运用幼儿园和

6、社区的资源。2.幼儿园课程的内容有哪三种取向?这三种取向会如何影响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答:(1)课程内容即教材的取向,将课程内容看作是向儿童传递的知识和技能,那么在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时必然会注重内容的基础性和系统性。(2)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的取向,强调儿童主动参与各种活动。(3)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的取向,会充分顾及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使课程内容能够通过儿童与环境之间的有意义的交互作用而被儿童同化。3.简述单元教学和方案教学的差异。.答(1)与单元教学相比较,方案教学在整个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要;(2)方案教

7、学以主题为综合方式的网络更具动态性,整个教育活动计划的弹性也较大。4.简述海伊斯科普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答.(1)目标:强调运算要素,主要以皮亚杰的研究结果作为课程目标的直接来源,到该方案的第三阶段,目标发生了一些变化:①增加了”主动学习”;②具体的目标领域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如数概念的目标从排序中分离出来;③考虑了儿童社会情感方面的目标。(2)内容:海伊斯科普课程的设计者们认定,主动学习是儿童发展过程的核心,他们根据这一信念和皮亚杰论述的有关前运算阶段儿童最为重要的认知特征,确定了49条关键经验,以此作为制定课程内容的依据。(3)方法

8、:海伊斯科普课程的实施是由“计划一做一回忆”三个环节以及其他一些活动组成的。(4)评价:49条关键经验是教师进行评价的指标。五、论述题(每小题14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