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类—事迹类】洪华事迹材料---点燃青春“圣火”,引领科技“潮流”

【材料类—事迹类】洪华事迹材料---点燃青春“圣火”,引领科技“潮流”

ID:13237725

大小:4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1

【材料类—事迹类】洪华事迹材料---点燃青春“圣火”,引领科技“潮流”_第1页
【材料类—事迹类】洪华事迹材料---点燃青春“圣火”,引领科技“潮流”_第2页
【材料类—事迹类】洪华事迹材料---点燃青春“圣火”,引领科技“潮流”_第3页
【材料类—事迹类】洪华事迹材料---点燃青春“圣火”,引领科技“潮流”_第4页
【材料类—事迹类】洪华事迹材料---点燃青春“圣火”,引领科技“潮流”_第5页
资源描述:

《【材料类—事迹类】洪华事迹材料---点燃青春“圣火”,引领科技“潮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点燃青春“圣火”,引领科技“潮流”——2010年第16届广州亚运会火炬主创设计师洪华洪华,男,汉族,中共党员,1977年7月出生,博士研究生在读,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设计系副主任。2010年第16届广州亚运会火炬“潮流”的主创设计师。洪华同志致力于创新设计,用创意引领科技潮流,为我国文化产业建设和创新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洪华设计研发的作品“潮流”以70%的支持率荣膺2010年第16届广州亚运会火炬,其在外观上融合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技术上解决了燃烧系统的世界性难题,面对台风的侵扰依然创造了“零熄灭率”的奇迹。洪华曾设计作品“竹韵”

2、跻身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招标全球四强,并在国内率先提出“用户导向的跨学科创新设计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医学实验、军品开发和城市规划等领域,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他还精于教育,培养出一大批高水平设计人才,其学生在摩托罗拉、阿里巴巴、腾讯等知名创新型企业中担任要职。所获主要荣誉:2010年第16届亚运会火炬手;2010年第16届亚运会火炬及配套设施设计竞赛第一名;2009年北京创意设计年度青年人物金奖;2008年奥运火炬全球招标4强并获北京奥组委创作资助;2007年北京市教工委“奥运在我家”平面设计大赛杰出贡献奖;2006年度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200

3、3—2006年度北京科技大学先进工作者。一、独具匠心,为亚洲人民的体育盛会点燃“潮流”1.实现艺术与科技完美融合2010年10月12日,胡锦涛总书记手握“潮流”火炬点燃了象征激情与和谐的亚运圣火。这一支举世瞩目的火炬方案出自刚刚度过而立之年的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洪华之手。2009年初,洪华开始亚运火炬的创作。他废寝忘食,刻苦钻研,查阅大量岭南文化、广东历史相关文献资料,南下广州采风调研,比较分析了以往各种火炬燃烧系统与技术。创作中,洪华创造性地提出了“火炬具有礼器属性”、“形式追随精神”等设计思路,率先发现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途径(一为传统视觉元素的创造

4、性再利用,二是传统文化精神的在现代设计中的激活)。在亚运火炬评选中,洪华创作的“潮流”火炬凭借出色的艺术造型和强大的技术支持获得了70%的支持率,以绝对的优势成为广州亚运正式火炬。洪华设计的“潮流”火炬充分体现了“激情盛会、和谐亚洲”的盛会理念,以富有民族文化特色和时代气息的艺术设计方案赢得了亚洲各国人民的赞誉,以最新的高可靠性燃烧技术保证了亚运圣火传递活动的顺利开展。2.创造“零熄灭率”的世界奇迹在赛会火炬的设计工作中,燃烧系统历来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洪华带领着跨学科的设计团队在燃烧系统研发中绞尽脑汁,采用独特的主预燃室双火焰设计、高性能稳压装置,能

5、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雨量的情况下保持燃烧,成功破解了体育赛会火炬的世界性设计难题。更加值得一提的是,为体现亚运会环保的主题,洪华设计的“潮流”采用了低碳环保的碳氢化合物作为燃料,不但能够达到亚组委要求的火焰高度、饱满度和飘逸感,而且更加环保安全。广州亚运会火炬传递过程中,“鲇鱼”台风频频发难,恶劣的天气给火炬的稳定燃烧造成了巨大的困难。但是,拥有高技术支撑的“潮流”火炬跑出了“零熄灭率”的成绩,缔造了体育赛会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创造了广州亚运会的第一个世界纪录。3.攻克技术难关赢得亚洲赞誉除了设计“潮流”火炬,洪华还克服一系列技术难

6、关,解决了火炬传递过程的程序化运作、圣火火种的永久性保存等世界性难题,先后承担了亚运圣火传递配套设施火种灯、圣火盆、火炬支架研发和亚洲残疾人运动会火炬的设计和研发工作,并创造性地开发出亚残运会火种永久保存系统(智能切换型双燃料源燃烧系统)。2010年10月13日,洪华作为一名特殊的火炬手持握亲手设计的“潮流”在中山传递火炬,用艺术与技术的高度融合,征服了亚洲,获得了各国人民的高度赞誉。二、研精覃思,为首都城市的创新发展强力助推1.设计“竹韵”火炬贡献奥运2005年,洪华参加北京奥运会火炬招标,凭借夜以继日的辛勤工作设计出“竹韵”火炬方案。其头部采用既类

7、似于“鸟巢”、又有点像“水立方”的冰裂纹图案,握手部分采用了成都地区独特的“瓷胎竹编”工艺,独具匠心的设计让“竹韵”跻身奥运四件备用方案之一强势入围。2006年9月,“竹韵”火炬参加了奥运火炬第一次珠峰大本营的燃烧实验,其内部高性能燃烧系统后来被整合到奥运“祥云”火炬之中。除了参与奥运火炬的创作,洪华同志还积极参与组织了第一、二届“奥运在我家”平面设计大赛活动并担任大赛评委,为奥运的宣传和推广贡献了力量,洪华同志也被北京市教工委授予杰出贡献奖。2.科研实践助推产业创新洪华致力于推动融合艺术与技术的跨学科创新设计方法,率先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用户导向的跨

8、学科创新设计理论和方法”,完善了创新的理解和实践,极大地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在这一方法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