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 乙酸的电位滴定分析及其离解常数的测定

实验五 乙酸的电位滴定分析及其离解常数的测定

ID:13261029

大小:5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1

实验五 乙酸的电位滴定分析及其离解常数的测定_第1页
实验五 乙酸的电位滴定分析及其离解常数的测定_第2页
实验五 乙酸的电位滴定分析及其离解常数的测定_第3页
资源描述:

《实验五 乙酸的电位滴定分析及其离解常数的测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五乙酸的电位滴定分析及其离解常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电位滴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2)运用pH-V曲线法确定滴定终点。(3)学习弱酸离解常数的测定方法。二、实验原理乙酸CH3COOH(简写为HAc)为一种弱酸,其pKa=4.74,当以标准碱溶液滴定乙酸试液时,在化学计量点附近可以观察到pH值的突跃。在试液中插入复合玻璃电极,即组成如下工作电池:该工作电池的电动势在pH计上表示为滴定过程中的pH值,记录加入标准碱溶液的体积V和相应被滴定溶液的pH值,然后由pH-V曲线或(△pH/△V)-V曲线来求得终点时消耗的标

2、准碱溶液的体积,也可用二次微分法,于△2pH/△V2=0处确定终点。根据标准碱溶液的浓度、消耗的体积和试液的体积,即可求得试液中乙酸的浓度或含量。根据乙酸的离解平衡:其离解常数:当滴定分数为50%时,[HAc]=[Ac-],此时,即因此,在滴定分数为50%处的pH值,即为乙酸的pKa值。三、仪器1.pH计,复合玻璃电极。2.50mL容量瓶,5mL移液管,20mL碱式滴定管。四、试剂1.0.1000mol/L草酸标准溶液;2.0.1mol/LNaOH标准溶液(浓度待标定);3.乙酸试液(浓度约0.1mol/L);4.0.05m

3、ol/L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pH=4.00(20℃);5.0.05mol/LNa2HPO4+0.05mol/LKH2PO4混合溶液,pH=6.88(20℃)。五、实验步骤1.打开pH计电源开关,预热30min。接好复合玻璃电极。2.用pH=6.88(20℃)和pH=4.00(20℃)的缓冲溶液对pH计进行两点定位。3.NaOH溶液的标定准确吸取5.00mL草酸标准溶液于50mL小烧杯中,再加水约25mL。放入搅拌磁子,浸入pH复合电极。开启电磁搅拌器(注意磁子不能碰到电极),用待标定的NaOH溶液进行滴定,1mL读数一次,在

4、滴定终点体积Vep处和化学计量点附近时(即pH变化较快时),每隔0.10mL读数一次,记录每个点对应的体积和pH值。4.乙酸含量和pKa的测定(仿照NaOH溶液标定中粗测和细测步骤)准确吸取10.00mL乙酸试液于50mL小烧杯中,再加水约20mL。放入搅拌磁子,浸入pH复合电极。开启电磁搅拌器(注意磁子不能碰到电极),用待标定的NaOH溶液进行滴定,1mL读数一次,在Vep处和化学计量点附近时(即pH变化较快时),每隔0.10mL读数一次,记录每个点对应的体积和pH值。5.数据处理。(1).NaOH溶液的标定①实验数据及计

5、算V/mLpH值V/mLpH值V/mLpH值②作pH-V曲线,找出滴定终点体积Vep。③计算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2).乙酸含量和离解常数Ka的测定①实验数据及计算V/mLpH值V/mLpH值V/mLpH值按照上述NaOH溶液浓度标定时的数据处理方法,求出终点Vep。②计算乙酸原始试液中乙酸的浓度。③在pH-V曲线上,查出体积相当于时的pH值,即为乙酸的pKa值。六、注意事项1.pH复合电极在使用前必须在KCl溶液中浸泡活化24h,电极膜很薄易碎,使用时十分小心。2. 切勿把搅拌磁子连同废液一起倒掉。七、思考题1.用电位

6、滴定法确定终点与指示剂法相比有何优缺点?2.当醋酸完全被氢氧化钠中和时,反应终点的pH值是否等于7?为什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