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

经济学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

ID:13268338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1

经济学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_第1页
经济学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_第2页
经济学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_第3页
资源描述:

《经济学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异同【摘要】亚当斯密于《国富论》中最早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指各国在生产同样产品时,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所导致的各国之间生产优势的不同,因此各国专门生产本国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品。比较优势理论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中提出,是用国与国之间生产同一产品相对劳动生产率优势解释国际贸易原因的理论。两者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关键词】绝对优势比较优势曾经听过一个经济学的讲座,其中提到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区别。那位教授以A国牛肉和B国的小麦出口为例阐述了其中的区别。虽然印象已经很模糊但始终记得

2、那位教授反复提到的劳动生产率和机会成本某项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而放弃掉的获利机会所带来的成本。为了更好的区分它们,查阅了一些资料作为参考。共同点:A:无论是绝对优势理论还是比较优势理论都属于技术差异论的范畴。技术差异论,是指各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劳动生产率不同所造成的国际分工。B:都采用了比较的方法来阐述原因。C:都建立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上,劳动生产率的引进使国际贸易的原因从自然要素领域转到了生产领域,如果没有差异,则没有比较,因此差异是基础。D: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并有待于进一步发展。不同点:A:假定条件不同:绝对差异论的假定条件是全

3、世界只有两国,都能生产两种产品,一国在一样产品上的生产率高于另一国,另一国在另一产品上的生产率高于此国;而比较优势理论则是一国两件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都高于另一国,在此基础上两种理论对国际分工进行解释。B:比较内容与方法不同:绝对差异论比较是直接在二者中选出谁好谁劣,而比较优势理论则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C:适用范围不同:绝对差异论只能说明各国分别在某一种或某几中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家,分工得以形成,而比较优势理论还可以解释当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都高于他国时国际贸易得以成立的原因,即考虑到相对技术

4、优势,但同时这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因为这种理论在假定时只考虑生产力的投入,并认为劳动力的转移劳动生产率不变,以及从静态角度考虑国际分工。D:有绝对优势一定有比较优势,有比较优势不一定有绝对优势。绝对优势是同一产品一国对另一国的优势,是内生的,而比较优势理论是同一国一产品对另一种产品的优势,是外生性的。从以上的定义可以看出,简单的说,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绝对优势是用客观绝对成本来比较,而比较优势是用相对成本或机会成本来比较。从这些网络的解释来看的确有点抽象,但再结合那位教授的的例子就不难明白其中的道理了。简单的来说,那位教授所说的绝对优势

5、是:假设AB两国都生产牛肉和小麦两种产品,但A国的牛肉产品强于B国的牛肉产品,而B国的小麦产品强于A国的小麦产品。依照本国都生产自己优势产品,那么最好的选折是A国的牛肉产品出口B国,B国的小麦产品出口A国。最终使得各国的经济利益达到最大。比较优势是:AB两国都生产牛肉和小麦两种产品,A国的牛肉和小麦产品都强于B国,相对A国来说牛肉比小麦更具有优势,A国将牛肉出口与B国,而A国将小麦产品出口与A国。或者用经济学的话来解释就是劳动生产率的比较与机会成本的比较。纵所周知劳动生产率关系到企业的利润,但“机会成本”的概念告诉我们,任何稀缺的资源

6、的使用,不论在实际中是否为之而支付代价,总会形成“机会成本”,即为了这种使用所牺牲掉的其他使用能够带来的益处。因此,这一概念拓宽和深化了对消耗在一定生产活动中的经济资源的成本的理解。通过对相同的经济资源在不同的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不同收入的比较,将使得经济资源从所得收入相对低的生产用途上,转移到所得收入相对高的生产用途上,否则就是一种浪费。所以如何分析和运用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对于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贸易出口都是至关重要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