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于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的城乡储蓄问题的研究

我国基于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的城乡储蓄问题的研究

ID:13301501

大小:3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1

我国基于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的城乡储蓄问题的研究_第1页
我国基于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的城乡储蓄问题的研究_第2页
我国基于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的城乡储蓄问题的研究_第3页
我国基于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的城乡储蓄问题的研究_第4页
我国基于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的城乡储蓄问题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基于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的城乡储蓄问题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基于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的城乡储蓄问题的研究  摘要:储蓄是宏观经济分析中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城乡居民储蓄增加额与收入、利率、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及检验。结果表明,收入对居民储蓄的影响在长期和短期中均为最大;利率和通货膨胀率在长期中对居民储蓄有显著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小,而在短期中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关键词:城乡居民储蓄;协整模型;误差修正模型  中图分类号:F8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3  一、研究综述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扩大,我国经济持

2、续增长,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储蓄存款额持续增高。储蓄是宏观经济分析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储蓄额的高低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投资及人民的生活等各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据统计,1991年至2010年城乡居民储蓄平均增长19%。而从增长额看,1991年至2010年每年平均增长额为14809亿元,年净增额由1991年的2125.3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42530.8亿元。到2010年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已达到303302.5亿元,尽管国家在1991年至2010年期间连续多次降低存款利率,但每年居民储蓄存款额仍是比上一年有明显的增加。  我国有许多学者对城乡储蓄问题进行了研究:

3、吕筱文(1997)对我国城乡储蓄存款持续增长问题进行了思考,指出城乡储蓄存款出现持续高增的主要原因有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的变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及各银行储蓄服务工作质量的提高等,同时也指出高储蓄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林薇(2007)建立了关于我国城乡储蓄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函数和计量经济联立方程模型,总结影响我国城乡储蓄的主要因素有名义利率、居民可支配收入、上期储蓄、通货膨胀、股票市值及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并给出了调控我国城乡储蓄存款的政策建议。张建华、孙学光(2009)分析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影响因素,借助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居民收入、利率、通

4、货膨胀及预防性动机与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预防性动机并未通过检验。周彩霞、王凯(2012)构建VAR模型对我国居民储蓄和上证指数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表明居民储蓄和股市波动之间存在一定的联动性。  本文借鉴其他学者的思想,考虑和分析城乡储蓄存款的多种影响因素,我们发现预防动机和股票市值皆未通过检验,因此最终选取城乡居民储蓄的增加额、城乡居民可支配总收入、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这四个变量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分析。本文所用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摘要》和《中国金融年鉴》,样本区间为1978年至2011年,数据处理和模型计算采用MicrosoftExcel2007和E

5、views6软件。  二、模型设定  1.居民可支配收入。统计年鉴上给出的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我们用农村纯收入代表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所以城镇居民的总可支配收入应该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乘以城镇人口数,农村居民的总可支配收入应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乘以农村人口数,因此城乡居民的总可支配收入为城镇居民的总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的总可支配收入的总和。  2.利率。由于货币幻觉的影响,这里采用名义存款利率。古典经济学中,利率对储蓄的影响应该是同方向的,利率上升,储蓄存款余额增加;利率下降,储蓄减少;而现代经济理论认为利率对储蓄具有双重作用。多年来,我国利率一年

6、中变动多次,这里采用了对利率做了加权估计。  3.通货膨胀。理论上,通货膨胀率对储蓄有负面的影响,物价水平的上升会降低人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增加消费的绝对数额,从而减少储蓄额。通货膨胀率指标的选取有多种方式,其中最合适、最恰当的应当选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即有通货膨胀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978年=100)-100。  4.储蓄增量。本文选取“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增加额”作为被解释变量,主要是因为储蓄的存量在没有特大外力冲击的情况下,一般有稳定的趋势。  考虑以上影响因素,建立回归模型,为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分别对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取对数处理。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7、  其中,表示城乡储蓄存款增加额的对数,表示居民可支配总收入的对数,为通货膨胀率,为一年存款利率。  三、实证分析及检验  (一)单位根检验  在对经济现象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时,一般要求所用的时间序列数据是平稳的,否则会影响分析的有效性,产生“伪回归”现象。因此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时,首先要对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本文采用ADF检验各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取显著性水平),检验结果显示、、和四个变量各种检验形式下的ADF统计量值均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所以都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