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ID:13306151

大小:2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1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_第1页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_第2页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_第3页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_第4页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在国家打造文化支柱产业的大背景下,新媒体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已经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引领。新媒体产业对专业人才存在巨大需求;然而,人才需求与培养的错位成为制约新媒体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文章剖析了我国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了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改革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即培养高端的复合型人才、建设横向融合的培养模式以及校企政三方合作的动力机制。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言  早在20世纪的80年代,对于技术革命对传统媒介所产生的影响的思考就开始了。

2、而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网络不仅仅作为一种媒介形式更作为一个平台,它对传统媒介的影响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1世纪初,相关的研究急剧增加,特别是美国时代华纳与AOL合并后,“媒介融合”这个新词对于大多数相关从业者和研究者来说已不再陌生。总的来说,人们对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关系的判断经历了从质疑到替代到竞争再到合作、互动和融合的变化。时至今日,那种认为在新媒体的>中击下传统媒体难以找到出路的论调已是鲜有耳闻。今天,人们更多地认识到了不同媒介形式各自的特点,更多思考的是媒介融合背景下的适应与转型问题。相关的研究范围涉及到了媒介融

3、合环境下的受众研究、管理手段、传播模式、广告模式、社会影响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  在传媒产业,人才从来都是最为核心的竞争力,能否在新的竞争环境下获得优势与人才资源的质量是直接相关的。在新的媒介环境下讨论相关人才的培养问题始于本世纪初。但在当时更多的是考虑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如何适应转变的问题。2002年珍埃伦·斯蒂文斯称自己为“背囊新闻记者”,一时间使得如何培养“全能记者”成为当时媒介融合讨论中的热点话题。10多年后的今天,对于媒介融合环境下的人才培养问题更多的还是在讨论新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对于其他的,如广播电视电影学等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有

4、所探讨。但是在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方面至今仍是一片空白。  二、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我国新媒体产业发展迅猛,年均增长率达到30%-40%。同时,新媒体相关的研究起步早、发展快。然而,有了产业的发展和相关研究的支撑不代表就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新媒体专业人才。自1996年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率先在全国招收网络新闻传播的本科大学生起,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都相继设立了新媒体相关专业。另外,许多高校也设立了与新媒体相关的研究中心,如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室、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等。然而,新媒体专业人才

5、的供应远远满足不了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的研发和新媒体市场的要求。  面对这样的现状有学者提出了一些较有价值的观点。如:新媒体的人才培养要注重创新;要有多学科理念、内容整合理念、平等传播理念、本土化理念等新的教育理念;把网络素养作为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等。2011年6月25日中国首届新媒体教育高峰论坛在重庆师范大学举行,会上许多学者和业界精英也提出了关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许多见解。  许多高校在这方面也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如重庆师范大学通过专业融合、方向拓展、课程重构以及行业接轨来进行改革。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启动了开放性教育,它以构建

6、终身教育体系,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多种媒体及技术支持为手段,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来培养人才、开发人才。目前,高校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方面也探索出两种模式:一是校企合作,即传媒机构和高校联手,高校出人、传媒机构提供实践基地;二是中外合作,即本土高校和国外高校的优势力量进行整合,培养人才。  这些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相关理论仍然缺乏对实践的指导性,而相关实践缺乏成熟的模式,仍然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而最重要的问题是这些理论和实践都没有充分考虑到目前的媒介环境即媒介融合的实际,从而导致有的探索偏离了实际情况,使得收效不甚明显。  三、媒介融

7、合背景下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及解决方式  “新”是与“旧”相对而言的。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媒介形态也不断出现,“新媒体”的定义也在被不断改写。新的媒介形态的外显性和直观性使得我们容易将新媒体整体的产业与一些具体的表现形式等同起来。同样,媒介融合在媒介终端的融合也最为直观,这就使得我们常常将两者等同而忽视了媒介融合背后的内容和渠道的融合以及整体上的产业融合。  (一)消解低端复合型人才的“负荷”,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  当下许多人认为培养新媒体专业人才应该注重复合性,即培养复合型的新媒体专业人才。但这种“复合”往往只是跨媒体技能的叠加。由

8、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共存与渗透使得新媒体本身具有融媒体的性质,致使有人认为一个新媒体专业人才要想胜任相关工作必需掌握相关所有媒体的从业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