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居寺导游词范文

云居寺导游词范文

ID:13320549

大小:44.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7-22

云居寺导游词范文_第1页
云居寺导游词范文_第2页
云居寺导游词范文_第3页
云居寺导游词范文_第4页
云居寺导游词范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云居寺导游词范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云居寺导游词范文云居寺建于隋末唐初,距今已有近1400的历史。寺院座西向东,形制宏伟,经过历代修葺,形成五大院落,六进殿宇,占地面积70000多平方米,享有“北方巨刹”的盛誉。千年古刹云居寺可谓是饱经沧桑,1942年日军数架飞机轰炸古寺,倾刻间千年古刹变成残垣断壁,只残留下天王殿前弹痕累累的拱形山门和几座古塔。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云居寺经过1985年和1999年两次大规模的修复,今天已经重现了昔日的庄严。现在的云居寺是藏真经、纳珍宝、佛事兴、香火盛,被誉为:“中华佛法城,祈福迎祥地”。云居寺是国家

2、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入选北京旅游世界之最,1997年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9年正式恢复宗教活动场所。2001年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同年通过了ISO9001(服务质量)、ISO14001(环境质量)两项国际管理双认证。云居寺的一、二、三、四、五。一是一部,一部令人荡气回肠的千年刻经史。二是两特,两个云居寺不同于其它寺庙的显著特点。三是“三绝”。即:石经、纸经、木板经。四是“四宝”。“四宝”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0/20★精品文档★是唐辽古塔、佛祖舍

3、利、紫铜大佛和云居古钟五是五院。也就是云居寺的五层院落、六进殿宇,其中座落着十多个特色展馆。首先迎接我们的是一对雕刻于清朝的石狮子。脚踩绣球的是雄狮,他代表了统一寰宇;脚踩小狮子的是雌狮,她代表了子嗣延绵。在石狮底座上雕有佛教八吉祥徽(也称是八瑞相),佛教中用以供佛的八种吉祥之物。分别是轮、螺、伞、盖、花、罐、鱼、肠。这组雕刻非常精美,体现了高超的石雕水平。它们这对石狮子在门前迎送着来往的游客,我们赋予它一首藏头诗为:雄狮伴青灯,狮双将门守。迎送八方客,宾客皆仙友。我想我一念完您已经就知道这首诗的名子是“雄狮

4、迎宾”。云居寺有六层主殿,下面我们参观的是云居寺第一层大殿——天王殿。天王殿俗称三门殿,左边是无相门、右边是无作门,现在我们走进的中间门叫空门,取的是佛教中“四大皆空”之意。在空门的外观上,我们会看到有很多弹痕,这些弹痕不是为了显示云居寺历史久远仿制的,而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历史见证。“山门不倒,寺必重修”是云居寺方圆数十里流传已久的一句佳话,从中不难体味出人们对古刹的无限眷恋和对古刹重光的热切期盼。这句话虽不知出自哪位“预言家”之口,但早已被今天的事实所验证。云居寺经过两期修复,如今已重现庄严。尤其是那座历

5、千年而不毁,经战火而不倒的山门,因为挂着弹痕而愈发显得沧桑和庄严。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0/20★精品文档★拱形山门是由11块汉白玉石组成。在日军侵华战争时,云居寺曾于1937年秋后、1939年秋后和1942年相继三次遭到大规模轰炸。战火后的云居寺,主体建筑大部分被炸毁,仅残留下这座孤零零的山门和几座佛塔。当时,山门被炸得伤痕累累,正面有弹痕10多处,尤其是山门右下端的两块起支撑作用的石料被炸得仅剩下三分之一,石料的连接处仅有10公分左右,仿佛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但奇怪的

6、是它险而不倒,从40年代到80年代,山门顽强地支撑着、屹立着、等待着“寺必重修”这一机缘的到来。这座受伤的山门好像接受了人们的重托,有了灵性一般,经历了43年的风雨、变迁仍旧巍然挺立。古老的云居寺也在无限的荒凉和沉寂中,度过了43个春秋。虔诚的人们只有透过山门那简单粗犷的线条,依稀可以找寻到寺院往日的壮观之景,憧憬寺院未来的辉煌之象。终于,云居寺喜逢盛世。当时间的巨手指向1985年时,“寺必重修”的机缘终于来到了。党和政府为了保护国家一级文物,开始大规模的修复云居寺。在建造天王殿时,人们依旧把不倒的山门镶嵌于

7、正门处,让它继续和寺院一起谱写新的篇章。“山门不倒,寺必重修”,这句话至今还被人们传诵着。有一位名人曾送给拱形的山门一幅对联,上联是:“历揽云居净杂念莫虑富贵功名”、下联是:“观瞻舍利结善缘淡泊荣辱权利”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0/20★精品文档★。说的是步入空门后,就应该抛开功名利禄和烦恼,要用一颗平常心观人、观己、观世界。佛教中有横三世佛和竖三世佛之说,竖三世佛讲的是过去佛、现在佛和未来佛,过去佛是燃灯古佛,现在佛是释迦牟尼,而未来佛就是大肚弥勒菩萨;在佛教上讲他是释迦

8、牟尼佛的继定接班人,相传要在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接掌佛祖释迦牟尼的佛位,所以称他为未来佛。在我国天王殿中供奉弥勒佛的形象是契此(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布袋和尚)。相传在我国五代时期,浙江奉化有位和尚叫契此,常携布袋教化群众,很得群众信仰。他在圆寂时曾说过这样一段偈语“弥勒真弥勒,分身百千亿;时时示时人,世人不自识”。因此,人们认为布袋和尚是弥勒的化身,在中国佛教上视弥勒佛为光明和未来的象征。寺庙是教人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