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噪声来源及控制研究

汽车噪声来源及控制研究

ID:13330853

大小:3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2

汽车噪声来源及控制研究_第1页
汽车噪声来源及控制研究_第2页
汽车噪声来源及控制研究_第3页
汽车噪声来源及控制研究_第4页
汽车噪声来源及控制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汽车噪声来源及控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研究生课程论文(研究思路)课程名称:非线性科学与复杂性科学专业名称:姓名:学号:任课老师:成绩:期中日期:2014年4月17日 汽车发动机燃烧噪声及控制方法研究摘要:噪声是现代城市的主要污染之一,也是评价汽车环保性能的重要指标。至2011年2月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11亿辆,去年全国新增机动车2048万辆、驾驶人1317万人,有20个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1]。这些车辆主要集中在经济、文化较为发达,人口较为集中的城镇。因此车辆噪声已对城市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构成危害,控制车辆噪声水平是势在

2、必行。所以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每年增长率越来越高,人们对于汽车的舒适性和振动噪声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关注。据有关资料表明,城市70%的噪声来源于交通噪声,而交通噪声主要来源于汽车噪声。汽车噪声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休息,严重时甚至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汽车噪声可使学习工作效率降低、产品质量下降,在特定条件下甚至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所以汽车噪声的控制,不仅关系到乘坐舒适性,而且还关系到环境保护。然而一切噪声又源于振动。振动能够引起某些部件的早期疲劳损坏,从而降低汽车的使用寿命;过高的噪声既能损害驾驶员的听力,还会使驾驶员迅速疲劳。从而对汽车行驶安全性构成了

3、极大的威胁。所以汽车噪声的控制,也关系到汽车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关键词:发动机燃烧噪声控制方法研究意义:交通噪声主要是来自汽车噪声,它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及环境。同时,汽车噪声的大小也是衡量汽车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汽车噪声的防治与降低是世界汽车工业的一个重要课题,关系到汽车驾驶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同样也是减少城市噪声污染的一个根本的有效途径。国内外研究现状:过去30年来,国外和国内针对各自内部不同阶段的噪声法规限值,各汽车厂家采用了不同的汽车降噪技术,国外汽车噪音标准,其要求要严于国内,可以看出国外在减噪方面的研究要优先与国内[6]。国内外在最近20年中,有相

4、当多的努力也投入到了发动机低噪声结构的优化设计中,同时不断改进燃烧系统,以提高功率和燃油经济性,并满足日益严格的气体排放法规的要求。随着噪声法规的不断加强,在过去30年中,汽车噪声级有了大幅度的降低;同时也使得汽车噪声源的分布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现阶段国外对比国内减噪技术,先进技术体现在新的能源运用,主动多级消声器研究以及汽车新材料的运用等方面。研究内容:发动机是汽车的主要噪声源,发动机的噪声又可分为三种类型:燃烧噪声、机械噪声和空气动力噪声。我国汽车发动机噪声约占汽车总噪声的55%以上。因此,降低汽车的总噪声必须以控制发动机噪声为目标。研究目的:通过对汽车噪声

5、声源的识别与控制,从根本上为汽车燃烧噪声减噪指出方向。燃烧噪声是指气缸燃烧压力通过活塞、连杆、曲轴、缸体等途径向外辐射产生的噪声,机械噪声是指活塞、齿轮、配气机构等运动件之间机械撞击产生的振动噪声。一般情况下,低转速时燃烧噪声占主导地位,高转速时机械噪声占主导地位。两者是密切相关,相互影响的。实践表明,减少振动是降低噪声的根本措施。增加发动机结构的刚度和阻尼,是减少表面振动的方法,从而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 使汽车的性能,节能减排各方面都获得提高。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在发动机噪声中,可以分为燃烧噪声、机械噪声和气体动力噪声。其中燃烧噪声占据主要成分。燃烧噪声是由

6、于气缸内周期变化的气体压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它主要取决于燃烧的方式和燃烧的速度[10]。因此在这里主要研究如何降低燃烧噪声。 研究方法:从机械原理和物理学原理两方面出发进行噪声控制。在机械原理方面可以可以通过合理设计,使其在保证足够的涡流下具有高紊动能,强化燃料与空气之间的扩散,以此来改善燃烧过程,实现发动机的低油耗、低噪声和低排放。在物理学原理方面可以通过增加气压,使得空气密度、温度及压力增加,改善燃料的着火条件,降低噪声[15]。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此次研究从发动机的燃油燃烧方面入手,研究燃料的燃烧过程即滞燃期、速燃期、缓燃期和补燃期四个阶段的情况对于发动机

7、噪声大小的影响。 参考文献:[1]盛美萍,王敏庆,孙进才.噪声振动控制技术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张树强.汽车理论[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中国环境保护网《汽车噪声控制技术及其进展》[4]邱亚宇《车内噪声主动控制的研究》.2005年6月[5]刘海萍、姚为民、王柏齢《夏利新型轿车NVH特性试验研究》.2007年10月[6]李洪亮、丁渭平、王务林《汽车噪声控制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2007年4月[7]周涌麟.汽车噪声原理.检测与控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8]柳作民.汽车整车试验方法大全[S].

8、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