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剧院测量方案

重庆大剧院测量方案

ID:13342943

大小:222.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22

重庆大剧院测量方案_第1页
重庆大剧院测量方案_第2页
重庆大剧院测量方案_第3页
重庆大剧院测量方案_第4页
重庆大剧院测量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庆大剧院测量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工程概况重庆大剧院地处长江和嘉陵江交汇的江北城江北咀。重庆大剧院项目工程,地下室总长262.5m,宽159.5m;地上部分长212.5m,宽102.5m,由一个1800座大剧场和一个900座中剧场以及相应配套建筑组成;工程总用地面积约70000m2,总建筑面积103307.17m2。建设单位为重庆江北城市开发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华东建筑工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监理单位为重庆赛迪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湖南建工集团总公司。二、编制依据本工程将依据重庆大剧院总平面布置图及基础设计图纸、放线办提供的测量定位点(已破坏)、十八

2、冶提供的坐标点和《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等进行测量方案的编制。三、组织机构及仪器配备组建测量专业队。下设6个测量组,负责整个工程的测量与验线工作。项目总工担负测量队的直接领导责任,并指派一名副总工负责日常管理。测量队中有测量专业工程师,测量技师及测工。测量组长必须由测量工程师或技师担任。测量队组织机构表1名称人数工作内容技术组2编制细部测量方案,内业管理,建立施工测量和变形观测数据库控制组3控制

3、网和水准点测设、校核,向施测面传递平面与高程控制土建组3土建施工期间的细部测设验线组3验线钢结构组3钢结构安装测量控制变形观测3钢构有关变形观测,相关区域沉降观测仪器配备表表2名称精度数量用途17全站仪±2mm+2ppm、±2"1台控制网主轴线及重要点位测设、校核;工程基准的传递与复验;变形观测、主轴线的测设、坐标方样、测距、传测标高。电子经纬仪光学经纬仪2"4台施测面的角度测量、次要轴线的竖向传递。变形观测精密数字水准仪DS0.51台水准路线、沉降观测、复验标高。普通水准仪DS32台常规水准测量。激光铅直仪10"2台重要轴线

4、的竖向传递。50m钢尺±5mm10把常规量距。对讲机12个通讯联系。计算机1台内业计算与管理。所有进入现场的测量器具无论是否经过计量检定,均重新到指定的计量检定部门进行检定;与建设方办理交接桩手续;检核红线桩和水准点;对测量人手进行技术交底;编制测控布置;建立测量数据库。根据工程测量需要,测量队全面进行工程的定位测量、高程控制点引测、楼面测量放线、沉降观测等全部测量工作。建立场区测量控制网,测定水准标高点,将测量放线和校核工作作为工作重点,为工程的顺利施工创造条件。四、工程施工控制测量4.1、平面控制网测设4.1.1场区平面控

5、制网布设原则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2)布设平面控制网形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3)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4)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采用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科学、合理、简捷的测量方法,坚持测算工作步步有校核的工作方法,为施工提供可靠的测量保障。5)17对于平面控制网、高程网采用条件平差进行误差调整,对细部轴线等碎部区域测量误差采用现场直接平差进行调整。6)测量记录要原始真实

6、,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不允许涂改、转抄。7)细部平面位置线包括:轴线;柱(墙)结构边线;柱(墙)控制线(借线),门窗洞口位置线。8)细部高程控制包括:50cm线标高或整米数标高线;结构施工标高控制点。9)墨线的宽度小于1.5mm,墨线的挠度小于1mm。4.1.2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复测本工程平面控制采用外控法,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建立轴线控制网及水准控制网,在建立控制网前应先对建设方提供的控制点进行复核,当复核无误后,利用全站仪测出各控制点位置(坐标及标高),设立轴线控制桩、水准控制桩,建立施工控制网。场区平面

7、控制网的精度等级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控制网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表1的规定。表3等级测角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一级±51/30000控制点的间距控制在80~100m之间,控制网将包括建筑物的主要轴线,如剧院的纵向中心线。本控制网应与城市导线网进行二个点的链接。具体布设见平面控制网布设示意图。根据本工程特点,将轴线控制网分为两个体系:建筑主体和内部处于轴线交点的柱及平行轴线的梁采用矩形控制网进行控制,采用钢尺配合经纬仪进行测量;对于建筑内部少量的弧形梁、弧形墙等采用极坐标控制网进行控制,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场区首级控制及平

8、面轴线控制见附图所示。17为保证控制网的精度,在土方施工阶段每30天对控制网进行一次校核,在基础及结构施工期间,每60~90天进行一次校核。在校核后若发现桩点位移超限时,应及时修正桩点的坐标值。在施测面上应根据具体情况,对控制网进行局部临时加密,将控制网的间距控制在40m左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