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就业歧视的问题研究

女性就业歧视的问题研究

ID:13360363

大小:98.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7-22

女性就业歧视的问题研究_第1页
女性就业歧视的问题研究_第2页
女性就业歧视的问题研究_第3页
女性就业歧视的问题研究_第4页
女性就业歧视的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女性就业歧视的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武汉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摘要伴随着我国政府签署的两个国际人权公约,人权问题在我国受到了空前的关注与重视,保护女性的平等就业权是人权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当前女性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这一要求显得更为迫切。建立和完善女性就业权益保障制度,将为我国解决女性就业问题提供长效而稳定的制度保障。本文首先陈述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分析了就业歧视的理论,分析了我国女性就业不平等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主要表现,从消除就业性别歧视,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并推进就业立法,明确政府职责,给与女性倾斜性教育投资,提高女性整体受教育程度,完善自我等方面提

2、出了我国了女性平等就业的对策。关键词:就业歧视,女性就业,反就业性别歧视,劳动力市场II武汉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目录摘要I一、绪论1(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1(二)国内外学者研究1二、基础理论4(一)就业歧视概述4(二)就业歧视产生根源的不同理论5三、我国女性就业的不平等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7(一)女性就业不平等主要表现71.女性就业质量不高,产业分布不均72.招聘过程中存在的性别歧视73.就业机会性别歧视84.女性就业结构不合理,性别工资差距扩大,女性失业数量多10(二)女性就业不平等的主要原因101.女性的自身因素102.受教育方面的原

3、因113.用人单位因素114.非正规就业影响了女性经济地位和职业发展12四、促进我国平等就业的对策13(一)成立反就业歧视的专门执行机构,加强执法和监督的力度13(二)用人单位要废除男女不平等的选拔标准13(三)健全女性就业的社会化补偿体系13(四)给与女性倾斜性教育投资,提高女性整体受教育程度14(五)建立健全保障妇女劳动就业权法律法规14五、结论16参考文献17致谢18II武汉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一、绪论(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世界女性就业人数的增长是近来尤其是20世纪8O年代以来的趋势,之前从来没有如此多的妇女积极参与经济中来,女性

4、劳动力(加上就业和失业女性)在2003年是12亿,而在l993年是10亿,2003年,全世界只有63:100的女性与男性劳动力比率,目前全球男性的平均就业率超过80%,而女性则为60%,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2O07全球妇女就业趋势报告》指出:全球妇女就业率正处于历史上的最高点,去年全球女性就业人数创历史最高水平,但女性失业人数也处于历史上的最高点,达到8180万人;她们大多从事的是农业和服务业中的低生产力的工作,所领取的报酬也少于同一工种的男性;(2007)劳工组织在《妇女就业趋势报告》中所引述的证据还显示,女性与男性的工资仍然存在较大

5、差距,在大多数地区和许多行业从事同一工种的女性赚取的收入要低于男性,通常说来,女性收入至少要比男性低10%,即使是在一些女性传统行业,如担任护士和教师,两性收入平等也未做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女性就业问题,为了保障女性在就业方面与男性平等的权利,从法律上确立了女性与男性平等的就业权利。因此,女性的就业平等权的研究在当今社会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二)国内外学者研究崔田田(2011)认为就业歧视是指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或劳动关系建立后,对招聘条件相同或相近的求职者或雇员基于某些与个人工作能力或工作岗位无关的因素,而不能给予其平等

6、的就业机会或在工资、晋升、培训、岗位安排、解雇或劳动条件与保护、社会保险与福利等方面不能提供平等待遇,从而取消或损害求职者的平等就业权或雇员的平等待遇权的现象导致了女性就业的不平等[1]。黄镇国(2011)认为“性别歧视”主要是传统思想及其现代残余强化了女性歧视,而对于男性和女性的人力资本投资不同,使得性别歧视在劳动力市场中凸现出来[2]。18武汉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王萍(2006)指出性别歧视导致女性就业机会不均等。性别歧视即是女性就业现状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女性就业出现瓶颈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的社会建设是在生产力十分落后的基础上发展

7、起来的。在计划经济也就是经济结构转型前,女性劳动参与率较高,但是其原因是国家通过强手段保护女性就业的结果而不考虑企业的用人经济效益。但是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的就业制度也逐步市场化,企业成为自负盈亏的独立经济实体,其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即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在劳动力市场上,企业自然要权衡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选择高素质底成本的劳动力,于是企业在选择劳动力时首选男性或是降低女性工资。[3]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我国的女性就业不平等现象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近而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女性就业的不平等原因及其主要表现在:厦门大学人口所教

8、授叶文振(2010)指出,女性自生因素,性别因素对女大学生报酬就业率的影响程度较高。[4]天津南开大学谭琳教授(2002)指出,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对某些岗位的受聘人员存在一定程度的招聘性别倾向,大多数技术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