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与策略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与策略

ID:13543735

大小:3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3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与策略_第1页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与策略_第2页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与策略_第3页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与策略_第4页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与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与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与策略研究沙河子镇中心校贾军利沙河子镇王党塬小学王力锋杨刚虎郭亮8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与策略研究沙河子镇王党塬小学王力锋内容提要针对农村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结合我镇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研究了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与策略:一、我校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一)教师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的意识淡薄(二)教师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不良倾向(三)学校校本课程资源严重不足二、应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一)加强校本教研,再生课程资源

2、(二)加强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三)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发特色课程资源(四)大力提高教师新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素养关键词:校本课程资源现状对策8在新课改的教育形势下,校本课程也成为新课改的重点了。国家课程以开发全国统一的、共同的课程方案为目标,集中体现一个国家的意志,课程的决策权掌握在学科专家手中,是权利高度集中的课程决策模式,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规格都有统一的规定,但是这种规定是最基本的原则性要求;地方课程是以发展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为目标,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

3、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授权的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需要,并在国家规定的课时范围内,设计和开发的课程,其统一性和规范性仅次于国家课程,但高于校本课程。无论是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都无法照顾到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情况,无法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差异,这种整齐划一、千篇一律的课程体系,很难满足现代教育、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求。而校本课程是在学校办学教育理念、办学宗旨的指导下,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立足于学校的特色、教师和学生的特点,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时间安排上都有很强的灵活性,能很好地满足不

4、同学生的不同要求,弥补了国家、地方课程的不足。根据我们的理解,校本课程资源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通过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我们感到,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

5、边。一、我校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一)教师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的意识淡薄8教材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进行沟通的重要桥梁,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媒介。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却对其中的某些新知识、新问题或是置之不顾,或是一笔带过,极少尝试去寻找资料或与学生共同探究文中的新资源,也不关注教材以外的资源开发和利用。(二)教师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不良倾向教师不会挖掘学生拥有的课程资源除班主任之外,科任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往往只在课堂上,课外与学生的接触甚少。因而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及生活体验不甚

6、了解,其教学就只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要求学生做什么或怎样做,而学生会做什么,有什么样的意愿,学生具备的知识、技能以及他们的兴趣等课程资源因得不到挖掘而白白浪费了。(三)学校校本课程资源严重不足1、电教设施不完善,建校后班班通还没有及时安装到位。2、图书资源缺乏。3、教师之间单打独斗,校本课程资源缺整合4、学校对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够二、应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一)加强校本教研,再生课程资源1、全程校本教研,为课改提供成功保障。我镇自实行课堂教学改革,各学校执行了以备课组为单位的全程校本教

7、研的决策:(1)在开学之前,备课组就把一学期的教学任务摆出来,各位老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喜好认领内容。接到任务的老师利用假期充足的时间把自己认领的任务进行斟酌酝酿,并搜集各种资料,结合学生实际编制“导学案”8初稿,形成雏形。(2)提前一至二周对所需教学的内容在备课组进行讨论修改,必须做到人人发言,主备老师执笔修改,不断加工冶炼,从而编制出最符合学生实际,收益最高的导学案。(3)、课后认真进行反思总结,一方面对所教学所疏漏的内容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另一方面能为以后教学提供前车之鉴。2、加强集体备课,促进

8、教师共同成长。由于传统的备课方式是单打独斗,各自为阵,高耗低效,不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整体提高,不利于学校教育教学效益的提高。于是“导学图”就实行分工合作,备课组一人主备,集体讨论,集体修改,共同使用,让每位教师好的做法,充分体现在“导学案”上,真正做到集思广益、资源共享。这样首先就实现了教师资源的再次整合,解决了教师之间业务水平差异问题,真正体现了深层次的教育公平。其次是整合了以教材为核心的课程资源。教学研讨活动认真务实,听课评课实事求是,既不过多美言优点,也不隐瞒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