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吏文化论文儒发文化论文

循吏文化论文儒发文化论文

ID:13673858

大小:4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3

循吏文化论文儒发文化论文_第1页
循吏文化论文儒发文化论文_第2页
循吏文化论文儒发文化论文_第3页
循吏文化论文儒发文化论文_第4页
循吏文化论文儒发文化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循吏文化论文儒发文化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循吏文化论文儒发文化论文简析中国古代循吏的行政摘要:循吏是中国封建社会儒法文化下官僚群体中的典范。由循吏治世形成的循吏文化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政治文化,是以德治国,“隆礼重法”的综合体现。在治理社会中教化施德、守礼知节,促使民众明礼守法、忍让和谐、进而达到社会稳定。以礼决狱、哀矜宽宥,宣扬无诉、息诉的思想,使民众达到和谐相处。兴利除弊,减轻徭役,消弭匪患,召抚流民,兴修水利,造福一方,使民众安居乐业。按照儒家思想,比较好的处理了德治与法治的关系。关键词:循吏;德治;法治在“以礼入法”,“儒法国家”的体制下,古代中国形成

2、了“奉法循理”的循吏文化。循吏们的共同特点是重农富民、宣教施政,恤民理讼。《史记》为首的二十四史及《清史稿》大都为循吏们列了传。“在汉代以后的中国历史编撰者眼里,与‘酷吏’不同,循吏属于帝制中国官僚群体中的正面典范,他们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儒法国家’的政治理想,在一定程度上,他们也是传统中国的政治实践与司法实践的楷模。”①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据徐忠明先生统计,自《史记》而《清史稿》共计循吏552人。②那么循吏们是如何在皇权重压、吏治黑暗、灾患频仍、德法纠结的氛围中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呢?一、教化施德,守礼知节循

3、吏与酷吏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循吏把兴礼义,重教化放在施政的重要位置。兴教育、正风俗是促使民众明礼守法、忍让和谐进而达到社会稳定的基本手段和方法。如汉代第一循吏文翁“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文翁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历;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学官弟子,为除更徭,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县邑吏民见而荣之,数年争欲为学官弟子,富人至出钱以求之。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今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③。民风正而知礼

4、义,守道德而少诉讼,从而达到民众安居乐业和谐发展的效果。循吏文化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政治文化,是以德治国“隆礼重法”的典范。教化的目的在于使民众的行为符合礼的规范,从而起到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作用。《明史》共列循吏127人,其中正传的30名循吏大都有兴学宣教、改除陋习、以礼教化的事例。如陈灌“除宁国知府,时天下初定,民弃《诗》《书》久。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访问疾苦,禁豪右兼并,创户贴以便稽民,帝取为式,颁行天下”④。方克勤授济宁知府,“立社学数百区,葺孔子庙堂,教化兴起”,“克勤为治,以德化为本,不喜近名,尝

5、曰:‘近名必立威,立威必殃民,吾不忍也’”。⑤王源“修学舍,筑长堤,劝民及时嫁娶,革其争财之俗”,后“得潮州府。刻《蓝田吕氏乡约》择民为约正、约副、约士,讲肄其中,而时偕僚寀董率焉”。⑥翟溥福为“青阳知县,擢南康知府。庐山白鹿书院废,溥福倡众兴复,延师训其子弟,朔望躬诣讲授”⑦。段坚为“福山知县。(诗、书)刊布小学,俾士民讲诵。俗素陋,至是一变,村落皆有弦诵声”,后“改知南阳。召州县学官,具告以古人为学之旨,使转相劝诱。创志学书院,聚秀民讲说《五经》要义,及濂、洛诸儒遗书。”⑧陈钢“授黔阳知县。楚俗,居丧好击鼓歌舞

6、。钢教以歌古哀词,民俗渐变”⑨。丁积“授新会知县。为政以风化为本,而主于爱民。申洪武礼制,参以《朱子家礼》,择耆老诲导百姓。良家子堕业,聚庑下,使日诵小学书,亲为解说,风俗大变”⑩。绍兴知府汤绍恩,“始至、新学官、广设社学”(11)。循吏扮演了礼的传道者的角色。起到了星火燎原的作用。在他们的孜孜以求下,礼教及传统道德根植民间,老百姓安贫而守礼,宁舍性命而不失节的事例不胜枚举。这些措施,客观上起到了稳定社稷的作用。二、以礼决狱,哀矜宽宥在纠纷面前,儒家宣扬的是无诉、息诉的思想。循吏们作为礼法制度的实践者大多主张调处息

7、讼,官员们甚至把以代人诉讼为业的诉师及缠讼的人斥为讼棍,可见对诉讼的厌恶程度。但现实并不完全符合官员们的意志,诉讼是不可避免要发生的。故荀子说“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12),荀子辨证地阐述了道、法的关系,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那么,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官吏们是如何理解、处理礼与法的关系的呢。根据现有的资料可分为自理词讼和命盗案件两大类。自理词讼主要包括当事人对田土、婚姻、钱财等争讼的案件。这类案件审级较低,一般不需逐级审转复核体系,加上封建立法技术的局限性,成文法很难对应到所有的纠纷内

8、容,所以给地方官很大的自由裁量权。这样以礼断案就成了必然。同时舍弃成文法于不顾,引礼断案也是古代官员标榜自己德行的最常用的手段。在礼的观念已融入到民众血液中的封建社会,礼比生硬的法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如宋《名公书判清明集》记载一人与家人争讼财产就是典型的以礼断案的案例:“人生天地之间,所以异于禽兽者,谓其知有礼义也。所谓礼义者,只是孝于父母,友于兄弟而已,若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