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的潜规则探讨.doc

民营企业的潜规则探讨.doc

ID:13681198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3

民营企业的潜规则探讨.doc_第1页
民营企业的潜规则探讨.doc_第2页
民营企业的潜规则探讨.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民营企业的潜规则探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民营企业的潜规则探讨 [摘要]改苹开放以来,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正逐步成为中国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民营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在新的机遇面前,民营企业内外部的潜规则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强大的障碍。要改变这种状况,除改善外部企业发展环境外,民营企业应该改革“家族化“管理,加快现在企业制度的建立,规范企业的制度管理,重构企业自身的文化建设。  [关键词]民营企业潜规则现代企业制度  民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显示自己的活力。在中国出现了像“苏宁”、“万向”、“正泰”等一大批营业额在数百亿元的家族

2、企业。而当代中国大部分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在发展中,都会遇到“寿命短,难长大”的问题。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中小民营企业有60%在5年内失败,有85%在10年内消失,平均寿命是2.9年,曾经红极一时的“巨人”、“爱多”、“二株”、南德等民营企业昙花一现便是很好的例证。为什么我国许多民营企业走不出长不大的怪圈呢?笔者认为,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缺乏适时进行制度创新和有效实施,造成企业内外潜规则盛行而得不到有效治理和克服是其重要原因。    一、民营企业中的潜规则现象    中国民营企业中,存在正式规则和潜规则。前者作为企

3、业规章制度,一般以文本的形式加以确定,具有较强的权威性;而后者通常不甚明确,却在某种程度上为人们所默认并得到遵守。这种不甚明确的非正式规则,由于受到文化传统和现行体制的影响,其实际支配能力往往超出正式规则,我们称之为“潜规则”。潜规则是人们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生命力,并构成代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它主要包括价值规范、伦理道德、风俗习性、意识形态等因素。民营企业的潜规则现象主要表现为:    1.家族化管理模式  家族化管理可简单描述为由一位或数位成员所拥有和控制的企业,它具有三元结构,即家庭元(家族成员)、企业

4、元(所有的管理及一般工作人员)、所有权元(所有的股东投资者组成的系统)。家族化民营企业由于其管理空间小,依靠家长的权威,使企业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稳定性,并能做到决策和行动的一致性。但伴随着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伴随着外在市场条件以及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这种管理制度和组织形式的弊端已经渐渐凸现,我国相当大一批家族化民营企业只是“各领风骚三五年”。  家族式管理在民营企业创立之初自身也有其优势。但是,当企业成长到一定规模之后,家族管理的弊端便不断凸现出来,反过来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家族化民营企业由于其三元结构的复杂性,在复杂的市

5、场经济面前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它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家长管理模式导致企业战略决策失误。许多业主仅仅是靠自己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来经营企业,这样易产生行为惯性,对业务项目缺乏系统论证和对比分析,容易使企业一败涂地。更重要的是,采取家长式的集权管理,缺乏内、外在的监控、反馈和制约,是滋生决策失误的根源所在。  3  2.企业内外部信用危机  民营企业的信用危机表现为企业外部企业不讲诚信和企业内部的信任缺失。企业外部信用危机表现层出不穷的造假行为,如假冒伪劣产品泛滥,交易过程中坑蒙拐骗、伪造财务信息等,使企业在市场上谋取暴利,

6、同时也是企业面临严峻的信誉危机。而企业内部长期实行家族制导致任人唯亲,一方面使管理混乱,原有规章制度难以执行;另一方面又会使一些非家族人员对企业失去信心,纷纷离去,导致企业面临人才危机,阻碍企业的发展。我国的“创维兵变”就是一例:2000年11月2日,创维中国区域销售部前总经理陆强华在4年内一手将创维电视的销售业绩从7亿元做到43亿元的,由于企业老总的排挤和不信任导致“兵变“,这一兵变给创维的打击非同小可。    3.企业家独裁的作风  企业的创始人以家长自居,“一切听我的”,上行下效,形成粗暴、粗放管理;二是决策一言堂,

7、一切决策“家长”说了算,开会一言堂;三是制度随意化,企业缺乏明确的制度,即便有制度,也不认真执行,常以“家长”的话作为制度。而一部分家族成员则自认为身份特殊,不受制度约束,我行我素,有恃无恐,厂规厂纪形同虚设,这种情况往往导致企业走向衰败。    二、民营企业潜规则根源    1.传统宗法家族观念的文化根源。中国传统社会中,以儒家思想最为根深蒂固。在儒家学说中,与古代宗法家族关系有内在联系的血缘关系存在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儒文化十分重视宗法家族关系的伦理价值。主张用血缘亲情确立宗法伦常,将血缘亲伦理原则本位化,赋子它“天经地义

8、“的至上意义,造成了宗法制度和私情伦常的道德标准在社会关系上的“泛化”,从而成为处理社会关系的普遍原则之一,其深刻影响延续至今中国社会构造的根基。正如费孝通所言:“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家井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这社群里的分子以依需要,沿亲属差序格局向外扩展。”4社会关系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康荣平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