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申论指导申论考试考场战术

公务员申论指导申论考试考场战术

ID:13717788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4

公务员申论指导申论考试考场战术_第1页
公务员申论指导申论考试考场战术_第2页
公务员申论指导申论考试考场战术_第3页
资源描述:

《公务员申论指导申论考试考场战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公务员申论指导申论考试考场战术 考生们在参加申论考试中应该主意掌握哪些技巧呢。  一、第一时间浏览材料  很多考生在拿到试卷之后一片茫然,不知道应该如何从哪里入手做答。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专家提醒广大考生,拿到试卷后,先不要急于去看问题或者直接阅读材料内容。应该在翻看试卷查看有无问题的同时,快速浏览一共有几则材料。争取在第一时间做到心中有数,以防遗漏。  二、通读材料,了然于胸  浏览全部材料后,第二步要大致了解本次考试的主题和背景。考生可通过阅读材料首段或者阅读题目要求,判断材料的主题,了解材料的背景,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申论考试作答状态。  三、仔细阅读答题要求,认真审题 

2、 审题是申论作答中极为重要的一步,因为审题是否准确和全面会直接决定了作答的结果。所谓审题,是通过对申论作答要求的审视、思考、分析,了解作答的基本要求,确定作答采用的方式、文体,大致明确作答的中心任务和立意方向。明确了问题之后才能在作答时更加有目的性地去阅读材料。经验分享:行测、申论复习与考试过程中,阅读量非常大,时间非常紧,考试时甚至要在几分钟内清晰阅读上万字的试题,如果不能提高效率,无论是复习还是考试时间都肯定不够用,这样去考试必定死路一条。我特别建议大家学会快速阅读的习惯,一般人每分钟才看200字左右,我们要学会一眼尽量多看几个字,甚至是以行来计算(如申论),把我们的速度

3、提高,然后再提高阅读量,这样在短时间之内就能够补充海量的知识。《行测》的各种试题都是考察学生的思维,大家平时还要多刻意的训练自己的思维。学会快速阅读,不仅在复习过程中效率非常高,在考试过程中更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赢得考试。而且,在我们一眼多看几个字的时候,还能够高度的集中我们的思维,大大的利于归纳总结,学会后,更有利于《行测》的复习、考试,特别是在学习速读的同时,再学习一下思维导图,对于《行测》的各种刁钻试题都能得心应手的应付。我在去年有幸学习了快速阅读,至今阅读速度已经超过5000字/分钟,学习效率非常的高。我读大学的成绩不怎么好,考公务员的时候我妈说我只是让我去看看试题,

4、结果最后成绩出来了居然考了岗位第二,对自己的成绩非常满意,速读是功不可没的。找了半天,终于给大家找到了下载的地址,练20个小时左右就差不多了,怕有的童鞋麻烦,这里直接给做了个超链接,先按住键盘最左下角的“ctrl”按键不要放开,然后鼠标点击此行文字就可以下载了。认真练习,练上20小时之后,很快就能够看到明显的效果!秘笈哦!!此段是纯粹个人经验分享,可能在多个地方看见,大家读过的就不用再读了,只是希望能和更多的童鞋分享,让大家多走捷径。最后记得一定要多看事实政治,多做多练一定是王道!按照我文中所说的,进行逐一突击!成功就在对岸!  审题过程中,考生要明确读懂题目要求,顺利作答才

5、是审题的最终目的。对于复习资料中介绍的审题的具体方法,要因人、因题而异,灵活处理,不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另外,考生在审题过程中要注意,阅读时要理清给定材料和本题目的关系,比如有的题目会出现“给定资料几(或几到几)提到……”,在很多情况下这类语句只是起到充当引语的作用,考生在遇到这一类题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盲目地只看这一则或者这几则材料。  四、提取每篇材料主题,总结要点  明确问题后,就要仔细阅读材料,提取有用要点,带着问题回到材料,然后将每篇材料的主要内容和主题在草稿纸上进行分条总结,以便在作答时挑选使用。需要注意的事项:  1.注意看段落首句和尾句。首句一般是总

6、括性的句子,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尾句则有总结性的作用。在阅读资料的过程中看这些句子,能最快地抓住每段材料的主要信息。  2.注意提炼题目要求和材料中的关键词。比如与“问题”有关的,与“看法”有关的,与“对策”有关的等等。  3.注意做标记。做标记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作答效率。标记时要注意突出句子的关键词,如标明“问题”、“分析”、“对策”等等,作答时提取相关材料就能更一目了然,清晰明了。  五、归结整理答案,引用原文分析扩充  要点找好后,就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归纳和演绎。  归纳要点主要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第一,对相同或相近要点进行合并;第二,对同一层次的要点进行深化。  演绎即依

7、据相关的材料要点从而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和分析,并且总结出充分合理的答案。材料中提取的要点可能只是一两句话,但申论的作答要求是需要达到一定的字数而且不能直接引用原文。这就需要考生自己组织语言,对每个要点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扩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