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010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ID:13727807

大小:78.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7-24

010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_第1页
010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_第2页
010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_第3页
010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_第4页
010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_第5页
资源描述:

《010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010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目录一、初试考试大纲1850水污染控制工程1932土力学3933环境学5934无机化学B6935普通地质学B7二、复试考试大纲11工程地质学A11流体力学13无机及分析化学13环境生物学15环境工程学16水文地质学18一、初试考试大纲850水污染控制工程一、考试性质《水污染控制工程》是我校为招收环境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设置的专业课程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有效地考核考生是否具备攻读环境工程专业的硕士学位所必须的基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

2、学,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较强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主要考察学生对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主要工艺方法和技术的熟练掌握程度,兼顾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考察目标考查学生是否掌握污水水质、污水物理处理、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工艺,是否掌握生化反应动力学基础内容和各种污泥处理和处置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工艺,考察学生相关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试

3、卷结构:简答题、论述题和设计计算题。四、考试内容(1)污水的类型及各类污水的特征;污水的物理性质及污染指标;污水的化学性质与污染指标;污水的生物性质与污染指标;河流自净的概念及净化机制分类;污水排入河流的混合过程;耗氧污染物排入河流后生化需氧量和溶解氧的变化曲线。17(2)格栅的作用和种类;筛网的作用和应用;沉淀法的概念及其在污水处理厂的应用;沉淀的类型及特征;球状颗粒自由沉淀的沉速公式(即斯托克斯公式)及影响沉速的因素;理想沉淀池的概念及对悬浮颗粒的去除率,沉淀池表面水力负荷的概念;平流式沉砂池、曝

4、气沉砂池的水流特征及其优缺点;按工艺布置不同沉淀池的分类及其作用,按水流方向不同沉淀池的分类及其水流特征,沉淀池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沉淀池的特点及适用条件;平流式沉淀池的构造、工作特点和工艺设计计算;竖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含油废水的来源及废水中油的存在形态,常用隔油池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乳化油及破乳方法;气浮法废水处理的概念,气浮工艺必须满足的条件,气浮法的类型及其工作原理。(3)污水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的概念和有机物转化过程;污水脱氮除磷反应过程;污水

5、生物处理的微生物生长规律及各生长时期的特点;影响好氧微生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微生物生长速率与底物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底物利用速率与底物浓度之间的动力学关系。(4)活性污泥法的概念,活性污泥组成,活性污泥的评价方法和指标;活性污泥法基本流程,活性污泥降解污水中有机物的过程;活性污泥法曝气反应池的基本形式及其水流特征;活性污泥法的各种变型及其特征;双膜理论的基本论点和氧转移速率公式,氧转移的影响因素;氧转移速率与供气量的计算;鼓风曝气的类型及特征,机械曝气的种类及工作原理,曝气设备性能指标;活性污泥负荷

6、和曝气池容积负荷的概念,曝气池容积设计计算、剩余污泥量计算、需氧量设计计算;几种典型的生物脱氮工艺工作原理,典型的生物除磷工艺工作原理,常用同步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生物脱氮、除磷系统的影响因素。(5)生物膜法的概念,生物膜的形成及结构,生物膜的组成;生物膜法污水处理特征;生物滤池、生物转盘法、生物接触氧化法、曝气生物滤池和生物流化床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影响生物滤池性能的主要因素,生物滤池滤床总体积、滤床高度、滤池面积等设计计算;生物转盘总面积、盘片数等设计计算;生物接触氧化法的优点,生物接

7、触氧化池有效容积、总面积、池深、有效停留时间等设计计算;曝气生物滤池主要优点和缺点,对曝气生物滤池滤料的要求;生物流化床的优缺点。17(6)稳定塘的概念;稳定塘的主要优点和缺点;好氧塘的净化机理,好氧塘的种类;好氧塘内生物种群及其作用;好氧塘面积、单塘水面长度和宽度、水力停留时间等设计计算;兼性塘的净化机理和生物种群;厌氧塘的净化机理和生物种群;曝气塘的概念和工作原理;污水土地处理法的概念,污水土地处理法的主要优点和缺点,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净化原理;慢速渗滤系统、快速渗滤系统、地表漫流系统和地下渗滤系

8、统的概念和特点;人工湿地的概念和优缺点,填料、植物和微生物在人工湿地系统中的作用,人工湿地系统净化污水的作用机理,人工湿地的类型及其水流、投资、净化功能等方面的特征。(7)厌氧消化的机理,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厌氧生物滤池和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厌氧生物滤池的主要优点和缺点,上流式厌氧污泥床的主要优点和缺点;厌氧接触法的工艺流程和工作原理,厌氧接触法的优点和缺陷;两相厌氧法的概念和工艺特点。(8)污泥的来源,用于说明污泥特性的指标及其含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