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角下“中国英语”国际传播的策略研究

新媒体视角下“中国英语”国际传播的策略研究

ID:13728177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4

新媒体视角下“中国英语”国际传播的策略研究_第1页
新媒体视角下“中国英语”国际传播的策略研究_第2页
新媒体视角下“中国英语”国际传播的策略研究_第3页
新媒体视角下“中国英语”国际传播的策略研究_第4页
新媒体视角下“中国英语”国际传播的策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媒体视角下“中国英语”国际传播的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媒体视角下“中国英语”国际传播的策略研究  摘要:“中国英语”,作为英语国际化、本土化的产物和一种特有的语言现象,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它的存在,是维护中国文化安全、搭建“中国英语”话语权平台的必然趋势和战略举措。以数字和新技术为主要支撑的新媒体,使得信息传播广泛、快捷而又便利。如何运用新媒体技术推出在中国悠久文化背景下衍生的“中国英语”,增进海外对中国的了解,对扩大中国经贸往来、文化交流和国际影响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中国英语;传播;助推  中图分类号:H31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4-0173-02  由中国社会

2、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尹韵公研究员主编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7月在京出版。该报告指出:2011年以来,中国新媒体的成长进入到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中国新媒体发展态势强劲,互联网和手机用户数量持续增长,新的应用和传播形态不断涌现。新媒体不仅进一步变革着大众传播格局,而且快速向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渗透,成为一种高度社会化的媒介。具备强大传播功能的新媒体日益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发展,其“双刃剑”效应进一步凸显[1]。新媒体是在计算机信息处理和网络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它是借助于互联网和无线通讯设施,利用数字和网络技术向用户提供和传播信息,如

3、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这种新型媒体,和传统媒体相比,又被称作为“第五媒体”,在信息传播中具有广泛性、开放性、交互性、时效性和不受时空限制性等特点。  新媒体技术时代背景下,信息的传递离不开数字和语言。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英语和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汉语在信息传递和文化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英语国际化和本土化产物的“中国英语”,具有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宏大战略价值。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时代,文化弱势是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全球范围来看,人类的语言文化交流存在着严重的失衡,许多国家和地区的

4、文化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挑战。文化传播的态势表明,在跨文化交际中,只有坚持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色,才能树立文化自信意识并自觉维护文化安全。倘若丧失文化安全意识,一国文化只会为英语民族的文化价值观所同化,沦为西方语言文化的奴隶。作为中国文化的身份标识,“中国英语”承载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特色,是抵御西方强势文化入侵的重要武器[2]。以新媒体为途径和传播工具,全面输出中国文化和“中国英语”,搭建“中国英语”话语权平台,不仅能够抵制西方文化入侵所致的和平演变,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是促进世界经贸和国际交流的战略举措。  一、“中国英语”的发展及其国际传播现状  随着全

5、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快和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作为对外交流语言工具之一的英语,也逐渐国际化和全球化,几乎延伸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和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领域。但是,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传播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不论其目的是科学、技术、文学还是获得名望、地位或是现代化,会经受一个再生过程,部分是语言方面的再生,部分是文化方面的再生[3],这个再生过程就是英语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本土化过程。“中国英语”便是英语本土化的重要例证,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标识。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葛传?教授在其论著《漫谈由汉译英问题》中就提出了“中国英语”(ChinaEnglish)的观点。之后经历争

6、鸣、发展等阶段,这一概念逐渐为中国学者所重视,他们意识到“中国英语”的客观存在并开展了相关研究。汪榕培、李文忠、贾冠杰等学者相继为“中国英语”的必要性进行了辩论和正名,意即操汉语的人们所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无法避免或有益于传播中华文化的中国特点的英语变体。这就使得“中国英语”和传统概念的中式英语(Chinglish)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是在发展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是英语国家常用的英语词汇,遵循英语的普遍语法规则和系统,以国际规范英语为核心,适量地融入了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思维的元素,具有国际英语的主要特征,能被英语本族语者理解;后者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由于受母语和本地文化

7、的干扰和影响而出现的英语语用失误,无法被英语本族语者所理解。“中国英语”在表达过程中受其思维方式的影响,留下了中国文化的特征和痕迹,是汉化了的国际规范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英语,在其传播过程中携带了强势的西方文化和价值取向,削弱了所到之处的母语文化和民族认同。中国民族文化在这场冲击中也不例外,汉语文化面临巨大挑战,这正如美国一本专门从事中国研究的权威杂志载文所说:“在中国面临的各种危机中,核心的危机(corecrisis)是自性危机(identitycrisis),中国正在失去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中国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