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气象)台风“凤凰”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对流凝结潜热和感热作用分析

(2009气象)台风“凤凰”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对流凝结潜热和感热作用分析

ID:13735107

大小:33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4

(2009气象)台风“凤凰”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对流凝结潜热和感热作用分析_第1页
(2009气象)台风“凤凰”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对流凝结潜热和感热作用分析_第2页
(2009气象)台风“凤凰”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对流凝结潜热和感热作用分析_第3页
(2009气象)台风“凤凰”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对流凝结潜热和感热作用分析_第4页
(2009气象)台风“凤凰”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对流凝结潜热和感热作用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9气象)台风“凤凰”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对流凝结潜热和感热作用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台风“凤凰”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对流凝结潜热和感热作用分析刘裕禄方祥生金飞胜方素青(黄山市气象台,245021)摘要本文应用NCEP再分析资料,计算分析了台风“凤凰”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积云对流潜热加热和海面感热通量。表明:感热释放通过海气相关作用使海面风及对流层涡度增强,可能是台风初始低压的形成机制;积云对流潜热释放不但使台风中心增暖并使台风中间层上升运动增强,从而促使台风加强和发展,因此,对流凝结潜热认为是台风“凤凰”维持和发展主要热力和动力因子。关键词:台风凝结潜热感热通量平均涡度TheanalysisofsensibleheatandlatentheatimpactonT

2、yphoon“Phoenix”duringthecourseofitsformationanddevelopmentLiu-YuluFang-XiangshengJin-FeishengFang-Suqing(HuangshanMeteorologicalObservatory,Anhui245021)Abstract:WiththeNECPreanalysisdata,thispaperanalyzedthecumulusconvectivelatentheatingandtheoceansensibleheatfluxdevelopedinthecourseofTyph

3、oon“Phoenix”.Itshowsthatthroughtheinteractionbetweenoceanandair,thesensibleheatreleasestrengthenedtheoceansurfacewindandtroposherevorticity,whichmaybethepossiblecausefortheultimatelowpressureofTyphon;thecumulusconvectivelatentheatnotonlyheatedthecenteroftyphoonbutalsoreinforcedtheascending

4、motionofitsinterlayer,therebymadeitincreaseanddevelop.Theconvectivecondensationlatentheatisconsiderertobethemajorthermalanddynamicfactorforthedevelopmentoftyphoon“phoenix”.Keyword:typhoonlatentheatsensibleheatfluxaveragevorticity引言0808号台风“凤凰”于7月25日14时(北京时间)在台湾以东洋面(130.6oE,21.6oN)生成,于26日17时

5、在台湾东部海域发展成台风。27日20时发展成为强台风,28日9时在台湾花莲以南地区登陆后减弱成台风,穿越台湾海峡时台风眼明显扩大,强度有所减弱,但仍有台风强度,29日0时福建沿海再次登陆后减弱成强热带风暴,继续西北方向移动,29日7时再次减弱成热带风暴,30日20时在安徽西南部继续减弱成热带低压(图1)。“凤凰”登陆台湾时中心附近风力最大达45m/s,福建最大风力达15级,浙江最大降雨量683.5毫米,7月28日到8月1日5天时间里东部14个省市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凤凰”呈现出登陆强度大、风大、雨急、影响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等五大特点成为08年最强的登陆台风。台风的形成理论上

6、普遍认为与热带扰动有关,扰动是形成台风暖心结构的基础,扰动能量的来源一种是大气中的积云对流所释放的潜热,另一种是海表面海气温差引起的感热。因此,台风形成因扰动能量来源不同,相应地存在着两种不同假设:有许多专家[1]认为通过大量潮湿不稳定空气辐合上升,在中高层的非绝热加热的潜热释放促使了热带气旋的形成,因为大气中的非绝热加热是推动大气环流系统和使天气系统发展的主要热力强迫因子,其中的积云对流对大尺度环流作用是通过潜热释放的热量及其与水汽的水平垂直涡动来实现的,第二类条件不稳定理论(CISK)更进一步解释了积云对流潜热加热对热带地区天气尺度扰动发展提供了其所需的能量,也是热带地

7、区气旋形成和发展主要能量来源。1986年Emanuel认为如果给定初始扰动,增大海面风,导致海面蒸发率增大,即海面热通量增大,使边界层趋向饱和,对流强度增大,又进一步增加天气尺度环流和海面风。这种海气相互作用理论较好说明了热带气旋仅发生在暖洋面上的事实[2]。应该指出,两种理论解释台风的形成都有其局限性,前者没有清楚说明台风中心不在对流云区而是在云外晴空区,后者忽略了各云块间下沉时的绝热增温使台风中心增暖的作用。因“凤凰”台风形成和发展经历了“热带低压”到“强台风”4个不同阶段,结合以上两种理论,通过计算“凤凰”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