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州一中2017届高考语文第四次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山东省莱州一中2017届高考语文第四次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ID:13835757

大小:418.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24

山东省莱州一中2017届高考语文第四次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山东省莱州一中2017届高考语文第四次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山东省莱州一中2017届高考语文第四次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山东省莱州一中2017届高考语文第四次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山东省莱州一中2017届高考语文第四次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莱州一中2017届高考语文第四次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级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I卷(共36分)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共15分)谜语文化渊远流长,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产物,是我国汉文化的璀灿明珠。谜语主要按指示物(或/和)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引申为蕴含奥秘的事物。史料表明,大约在奴隶社会时期,先民们已开始用隐晦曲折的歌谣来表达思想感情。民间谜语除少量的字谜外,大都以事物的外表特征入谜。谜面用拟人、比喻、夸张等(抽象画/形象化)手法拐弯抹角地描绘事物特征, ①。他们的谜面一般是合辙押韵的歌谣,语言通俗,朗朗上口,适合(传诵/传颂)。灯谜,又叫“文

2、虎”“灯虎”。猜灯谜要着眼于谜面上文字的几个属性。灯谜的制作利用了中国汉字的一字多义、一字多音、笔画组合、摹技相形等 ② ,通过会意、别解、假借、用典、拆字等手法,使谜面和谜底在字义上或字形上相扣合。比如以“花生”为谜底的灯谜谜面是“木兰之子”。 1.文中加点字的字形和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渊远流长拐弯抹(mò)角B.引申蕴(yùn)含 C.隐晦曲(qū)折璀灿D.朗(láng)朗上口着(zhuó)眼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或抽象化传诵B.和形象化传颂 C.和抽象化传颂D.或形象化传诵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

3、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人们通过推理、联想来猜中它②音、形、义变化的特点 B.①人们通过联想、推理来猜中它②义、音、形变化的特点 C.①供人们通过联想、推理来猜中它②义、音、形变化的特点 D.①供人们通过联想、推理来猜中它②音、形、义变化的特点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治理雾霾,政府目前当务之急是迅速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引导公众养成低碳生活习惯。 B.自古以来,螃蟹被誉为百鲜之尊,最鲜的美味也比不上蟹的美味。金秋时节,阳澄湖的螃蟹不仅个儿大,而且只只脑满肠肥,吃起来味道好极了。 C.从托举女童的“最美路人”到拾金不昧的“最美的哥”;从救学生的“

4、最美教师”到救患者的“最美医生”,无处不彰显着从善如流的道德风尚。D.中国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将坚定不移地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高考改革过程中,配套制度建设更为重要,需要完善高考评价机制,避免招录环节腐败,最大限度维护教育公平有考生利益。 B.国际法庭因认定日本在南极海的“调查捕鲸”实质为“商业捕鲸”,判定其违反了国际公约,于3月31日颁布判决书,下令禁止日本船只在南极海停止以任何名义捕鲸。 C.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延迟退休年龄,客观上有助

5、于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抚养。 D.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看得起病,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每小题3分,共9分)有种入侵叫观赏有一组照片,对我构成了刺激。那是许多专业、半专业或根本不专业的摄影师在西藏行游时的作为,其中一张是,七八个人举着长短不一的大炮筒,对一位西部的本地妇女猛拍。被拍者显然极度厌恶和惊恐,用面纱蒙住脸,身体蜷缩成一团。记录下这些影像的人在文章中写道:你不知道那些背长枪大炮的人,拍人像是拍动物园里的动物一样。拍照片也好,拍电视也好,原本是个技术活;但掌握

6、这种技术的人若缺乏基本悲悯心和道德感,哪怕技术水平再高,也永远只是不入流的角色。关于照相机的侵略性,很多学者都做过专门的研究。例如,在19世纪中后期,欧洲人对非洲的侵犯,便同时在两条线路上进行,一是用坚船利炮直接攻溃防御系统,第二便是挂着生物学和人类学的羊头用照相机对土著居民猛拍。拍摄者将其他人类当做没有情感与自尊的物件随意拍摄,揭露出他们自以为是的优越感和卑劣的道德观。而如今,在我们的国家,不自觉地将弱势群体物化已经成了很多人的思维方式。这些人用所谓冷峻的专业信条去入侵弱者原已脆弱的防线,以他人受到侮辱为代价,换来供自己“收藏”或“玩赏”的资料。其实,“入侵”在我

7、们的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读大学时,我曾以学生记者的身份参与过一项关于艾滋病在中国传播现状的项目,亲身采访过一些艾滋病患者及病毒携带者。其中一位因性传播而感染受访者对我说,你是唯一一个只关心我如何治病的记者,其他记者似乎更关心我是如何得上这病的。2009年夏天,我在某基层政府实习,协助拍摄教育宣传纪录片,制片人会为每一位受访者(大多是中小学生)写好稿件,规定他们对着镜头说什么话。其中一次,一个小学生无论如何都背不下来那一大套官样套话,竟被现场的班主任老师一通呵斥。孩子很委屈,泪在眼圈打转,但成年人对他的思想与思维方式的入侵,恐怕会造成更多无法估量的伤害。强者对弱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