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设论文 岭金铁矿开采设计.doc

毕设论文 岭金铁矿开采设计.doc

ID:13879944

大小:1.21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8-07-24

毕设论文 岭金铁矿开采设计.doc_第1页
毕设论文 岭金铁矿开采设计.doc_第2页
毕设论文 岭金铁矿开采设计.doc_第3页
毕设论文 岭金铁矿开采设计.doc_第4页
毕设论文 岭金铁矿开采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毕设论文 岭金铁矿开采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一章工程概况金岭铁矿位于淄博市境内的张店区、临淄区与桓台县交界处,西距济南110公里,东至青岛280公里。矿区呈西南—北东向条带状展布,西南至北东方向长约20公里,东南至西北方向宽约7公里,面积约140平方公里。金岭铁矿矿部坐落在淄博市张店区中埠镇境内,矿属的铁山分矿、选矿厂、机械厂、水泥厂以及其它生产辅助单位、工人新村与主要社区服务单位均设于此地;召口分矿位于矿部的东北方,坐落在淄博市临淄区召口乡境内,距离金岭铁矿矿部约6公里;侯庄分矿位于矿部西北方,坐落在张店区与桓台县交界处的侯庄乡境内,距离金岭铁矿矿部约9.5公里

2、。金岭铁矿交通条件优越。胶济铁路与309国道从矿区南侧通过,济青(济南—青岛)高速公路纵贯矿区东西,东、西两侧分别有辛桓(辛店—桓台)公路和205国道,矿区至淄博火车站15公里,至金岭镇火车站7公里,有铁路支线相通,可直达济南、青岛、烟台、潍坊、滨洲等省内主要城市,贸易往来、交通运输十分方便。矿区至淄博市政府所在地张店以及矿区内部都有公路相通,交通便利。区域气候属北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内主导风向为南南西和南西。多年平均气温为12.9℃,历年最高气温为42.1℃,最低气温为–23℃。19

3、86—2000年,最高气温为40℃,最低气温为–18℃,平均气温13.6℃。降水多集中于6—-9月份,据气象资料显示,1986年以来,年最大降水量为856.2毫米,年最小降水量为250.9毫米,月最大降水量为363.8毫米,月最小降水量为零,历年平均降水量为595.89毫米。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1%,平均蒸发量为2080.46毫米,平均气压为1012.7百帕。全矿由铁山矿床、北金召矿床、北金召北矿床、侯家庄矿床、王旺庄矿床以及东召口矿床等大小十几个矿床组成,已探明生产矿区铁矿石地质储量5015万吨,其中:工业储量3907万

4、吨,远景储量1108万吨。矿区主要含水层为中奥陶统灰岩及第四系砂卵石层,水平富水性不均匀,剖面上富水性呈上强下弱之式,水源补给不充分,以静储量为主。-第二章变形点的分类情况按照《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第9.1.3条 变形测量点,宜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观测点。其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每个工程至少应有2-3个稳固可靠的点作为基准点;2)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对通视条件较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工程,可不设立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定变形观测点;3)变形观测点应设立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 工作基点应选在位置牢

5、固、点位可靠、距测区不超过两千米的地方。由于监测体的滑动、坍塌,部分点位可能在监测过程中被破坏,同一个监测体上的点位变形大小、方向可能有差异,因此,可以采用双工作基点法对一个点同时监测,不同监测点间不发生计算上的矢量关系。因为本次变形监测中基准点和工作基点上要建立GPS网,所以基准点与工作基点的布设还需要满足GPS点的布设原则:1)周围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角不宜超过;2)远离大功率的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电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小于200m;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送通道,其距

6、离不得小于50m;3)附近不应有强烈反射卫星信号的物件(如大型建筑物等);4)交通方便,且有利于其他测量手段的扩展和联测;5)地面基础稳定,易于点的保存;6)AA、A、B级GPS点,应选在能长期保存的地点;7)充分利用符合要求的旧有控制点;8)选站时应尽可能使测站附近的小环境(地形、地貌和植被等)与周围的大环境保持一致,以减少气象元素的代表性误差。结合工程实际条件,本次变形监测布设2个基准点,4个工作基点和58个变形点。点位布设如下图3-1所示:--监测网由2个基准点B1、B2和4个工作基点G1、G2、G3,G4组成,网中

7、独立基线有:B1-B2、B1-G1、B1-G2、B1-G3、B1-G4、G3-B2、G1-G3、G3-G2、G3-G4、G1-B2、G1-G2、G1-G4、G4-G2、G4-B2,B2-G2。其中最长基线B1-G2的长度为1950m,最短基线G1-G4的长度为627m,均小于20km,所以每两个相邻网点必须进行同步观测。同时,对于网形强度不好的同步观测应该予以剔除,因为这样的同步观测四台接收机上的公共卫星数目往往达不到要求,所测出来的数据是不可靠的。因此,在同步观测方案设计中,应尽量避免有三点近似在一条直线上的情况。为了减

8、少工作量,可以合理设计观测时段的顺序,使两相邻观测时段只需搬站一次或两次。通过严密分析,设计GPS测量方案如表3.3GPS测量方案表3.3观测序号接收机的布设点位采样间隔观测时段1B1、B2、G1、G430S240min2B1、B2、G1、G33B1、B2、G3、G44B1、B2、G3、G25B2、G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