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沪教版七上卖炭翁学案

义务教育沪教版七上卖炭翁学案

ID:13915030

大小:9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4

义务教育沪教版七上卖炭翁学案_第1页
义务教育沪教版七上卖炭翁学案_第2页
义务教育沪教版七上卖炭翁学案_第3页
义务教育沪教版七上卖炭翁学案_第4页
义务教育沪教版七上卖炭翁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义务教育沪教版七上卖炭翁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____(人名)。2、解释词语何所营翩翩黄衣使者白衫儿敕驱将半匹红绡一丈绫直3、理解主旨本诗的主旨4、试题举例第一组7.“手把文书口称敕”中“敕”的含义是。(2分)8.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满面尘灰烟火色,

2、两鬓苍苍十指黑。”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D.“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第二组:7.诗中“驱将”的意思是___________。(2分)8.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_______(2分)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写出了卖炭翁劳动的艰辛。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出了卖炭翁矛盾的心理,表现了他处境的悲惨。C.“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刻画了宫使强取豪夺、压榨

3、百姓的形象。D.本诗揭示了封建社会“宫市”制度的罪恶,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第三组:7.“翩翩两骑来是谁”“骑”应解释为_______________。(2分)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心理刻画,表现了卖炭翁吃苦耐劳的精神。  B.“把”、“称”、“叱”、“牵”四个动词,描绘出宫使的蛮横。  C.“惜不得”写出了卖炭翁万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悲愤心情。  D.用“半匹红绡一丈绫”换一车炭,揭露了当时宫市掠夺的本质。第四组:7、诗中加点的“翩翩”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8、下面对有关的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4、“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运用肖像描写表现了年迈的卖炭翁劳动的艰辛。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极为矛盾的心理刻画,表现了卖炭翁艰难悲惨的处境。C、“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动作描写勾勒了宫使狐假虎威、巧取豪夺的丑恶嘴脸。D、“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惜不得”形象地表现了卖炭翁面对恶势力的怯懦、哀伤之情。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随着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日益成为现代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方向。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自身道德体系的关键时期,利用小学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小学生个人思想品格

5、的形成与塑造。在小学课堂教学体系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知识与德育教育资源,如何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是现代德育教学探索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我们日常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小学教育阶段,课堂是培养和激发学生道德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打造新型民主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身在课堂以及生活中权利义务,强化提升个人道德意识,构建自身的认知体系。在小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灌输道德意识,在向学生提出要求的过程当中,要构建平等的话语体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和研究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自

6、己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意识,将自己当成课堂一份子,关注和理解课堂以及生活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課文为《文天祥》,在开展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并引申相关知识,提升学生道德水平,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相应的知识,可以减小学生对于单纯宣教的抵触情绪,提高德育教育效果。此外,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有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可以利用教学契机,提升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二、打造生活化课堂,引导学生形成道德意识在小学课堂教学当中,要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打造生活化课堂入手。在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很多学

7、生对于德育教育都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因为小学德育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明显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学生对于课堂和教学内容缺乏认同感,无法深刻感知德育课程蕴含的道理与教学内容。对于此,要想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构建生活化课堂入手,让德育课程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提升其认知能力,进而通过理论宣导,引起学生的联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主体思想与德育意识。在教学实践当中,小学教师要充分运用多样化教学素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