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课程论文

房屋建筑学课程论文

ID:13983822

大小:4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5

房屋建筑学课程论文_第1页
房屋建筑学课程论文_第2页
房屋建筑学课程论文_第3页
房屋建筑学课程论文_第4页
房屋建筑学课程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房屋建筑学课程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鲁东大学房屋建筑学课程论文房屋建筑学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新农村住宅建筑节能化发展的研究姓名院系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年级2010级学号指导教师2012-年12月20日4鲁东大学房屋建筑学课程论文新农村住宅建筑的节能化发展的研究(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2010级)摘要:工业革命后,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引发了包括能源危机在内的各种资源短缺.因此,绿色节能建筑应运而生.绿色节能建筑的特点第一是节省,第二是环境友善.节省指的是节省资源、能源,简单用两个词来形容是少消耗、少排放,既少消耗资源与能源,又少排放不利于人类生存和生态平衡的物质.绿色

2、建筑对新农村住宅建筑来说是观念问题,对基层建筑师来说,既是观念问题又是技术问题.关键词:住宅建筑节能新农村新农村住宅建设的背景及现状自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战略目标提出后,全国各地新农村住宅都在进行着的不同程度的建设,迎来了新农村住宅建设的高峰期.我国农村面积广,住宅建筑量大,据统计,我国每年农村的建筑面积约为8亿平方米,建筑投资额约为4000亿元左右.我国农村面积广阔,人员众多,发展潜力巨大,相关经济学家也做出预测,在未来30年中,中国的市场将有很大比例转向国内,其中农村市场将占有很大份额.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也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3、伟大战略决定,党中央、国务院也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新农村总体目标.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大刀阔斧的进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因素都加快了我国农村住宅的翻建新建频率,在此种时代背景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正确科学的探索出一种既节能环保又适合农民居住的新农村住宅形式,无论是对政治稳定还是经济繁荣,都将显得尤其重要和关键.新农村住宅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建筑是用能大户,建筑节能是发展建筑业的需要.近几年住宅节能的重要意义已逐步受到建筑师重视,如何在住宅建筑设计中,更好地利用自然能源,提高住宅建筑中能源利用效率,则是基层

4、建筑师需要探讨的课题.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能耗逐年大幅上升,已达全社会能源消耗量的32%.加上每年房屋建筑材料生产能耗约13%.建筑总能耗已达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45%.我国现有建筑面积为400亿平方米,绝大部分为高能耗建筑,且每年新建建筑近20亿平方米.其中95%以上仍是高能耗建筑.如果继续执行节能水平较低的设计标准,将留下很重的能耗负担和治理困难.住宅设计最基本的节能意识在我国的大部分冬冷夏热地区住宅的总体规划和单体设计中,为住宅的主要空间争取良好朝向,满足冬季的日照要求,充分利用天然能源,无疑是最基本的改善住宅室内热环境的设计,是最

5、基本的节能措施.4鲁东大学房屋建筑学课程论文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住房条件不断地改善.设计人员经过多年的推敲、探讨,住宅内部的休息区,起居活动区及厨卫服务区三大功能,分区更趋向明确合理.住宅中的卧室不再是多功能的,已被更合理地理解为休息区,主要功能是供睡眠、休息兼存放衣物,要求轻松宁静,有一定的私密性的空间.白天人们工作、学习、外出,即使在家各种起居活动也不在卧室中.因此以夜间睡眠用为主,白天多是空关着的卧室,向南还是向北,有无直接日照,对于建筑节能而言差别不大.在满足通风采光,保证窗户的气密性和隔热性的要求下,卧室不向南不影响建筑节能

6、.因此,一套住宅中,卧室已经不是争取占据南向的唯一主要空间.“厅”在现代住宅中,已成为居住者各种起居活动的主要空问.白天的日照,阳光对于起居活动中心的“厅”来讲,更有直接的节能意义.对于上班族来讲,由于实行双休日制度后,白天在家的天数增多了,约占全年总天数的四分之一,对于老年人、婴幼儿来讲,则多数时间是呆在厅里的,即便学生,寒暑假、星期天在家,主要活动空间也是在厅里,所以现在住宅中,厅的面积远比一个卧室大白天,厅的使用频率比卧室高得多,起居厅已是住宅中的活动中心,是现代住宅中的主要空间.所以如果起居厅向南,白天的阳光照着在起居厅活动的人们,其节能效应是不言而喻

7、的.如果是南向起居厅,室内的自然热环境较好,可以大大地节约采暖和空调的耗能.真正贯彻落实全面的新农村住宅建筑节能设计1.整体及外部环境的节能设计建筑整体及外部环境设计是在分析建筑周围气候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通过选址、规划、外部环境和体型朝向等设计,使建筑获得一个良好的外部微气候环境,达到节能的目的.2.合理选址建筑选址主要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地质、水质、地形及周围环境条件等因素的综合状况来确定.建筑设计中,既要使建筑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保持适宜的微气候环境,为建筑节能创造条件.同时又要不破坏整体生态环境的平衡.3.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在建筑位置确定之后.应研究其微气候

8、特征.根据建筑功能的需求,应通过合理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