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传播到双向传播

单向传播到双向传播

ID:14004768

大小:3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5

单向传播到双向传播_第1页
单向传播到双向传播_第2页
单向传播到双向传播_第3页
资源描述:

《单向传播到双向传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传播——论学习的转型摘要:教育是传播的主要功能之一,在新课改的实践中,教育需要从单向传播方式转向双向传播方式,以实现教育模式的转型,改变以往课程环境的传播方式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信息资源的占有者、发送者。本文立足于传播学中的单向传播和双向传播原理来解释分析了学习方式的转型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实现学习方式的新的转型。关键词:单向传播双向传播学习的转型一、概念界定(一)单向传播关于单向传播的解释有很多种,例如:《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中说到“单向传播”亦称“单向沟通”。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一方只发送信息,另一方只接收这种信息而不向对方反馈信息。《宣传舆论学大辞典》中提到“单向传播

2、”是指没有反馈的、直线形的传播。传播者发出的信息,经过传播渠道,以到达受传者个人为止。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关系只是单方面的给与接受的关系。传播者就是发送信息的人,受传者只是传播的目的地和信息的接收端。反映这一观点的代表模式是拉斯韦尔的线性传播模式以及香农一韦弗的模式。前者认为传播只是一个劝说和影响的过程,后者认为传播只是单方面的传通信息的过程。它们都忽视了传播过程中的反馈因素。50年代以来,施拉姆、奥斯古德和德弗勒等对这两个传统模式进行了修正,并增加了反馈系统。还有另外的一种解释,“单向传播”是指在整个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与受传者位置不发生变化,传播过程不具有反馈特征,即传播者只发出信息

3、,受传者只接收信息,双方不发生直接的交流关系。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关系只是单方面的给予和接受的关系。单向传播的优点是传播过程简单,信息传递速度快。这种传播方式多见于下达命令、传达指示、作报告、广播等。由于没有反馈机会,受传者在传播过程中缺乏参与感,不易于同传播者达到感情沟通。(二)双向传播《宣传舆论学大辞典》提到双向传播是对传播关系的性质的一种描述。50年代初由施拉姆和奥斯古德提出。受诺伯特·维纳的控制论的影响,传播学者们注意到“反馈”这个重要概念。研究发现,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传者双方构成一种分享信息、不断产生信息交流的关系,传播双方在对信息进行解释、传递的过程中一直相互影响,角色不

4、断发生变化。在信息反馈过程中,传播者成为受传者,受传者变为传播者。这种双向关系可以用图表示:施拉姆和奥斯古德提出,在传播过程中应建立一个“反馈系统”,不仅要把信息单向传播给受传者,还要把受传者的反应通过各种渠道接收回来。在双向传播中,符号和信息是共享的。双向传播经常发生在面对面的人际传播中,也发生在大众媒介的传播中。大众媒介的双向传播是间接的,主要通过受众研究、发行量统计、收听、收视率调查和受传者来信而获得。《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提到双向传播亦称“双向沟通”。参与信息传播活动的双方既是信息发送者,也是信息接受者,这种传播就是双向传播。心理学家莱维特(Leavitt,H.J.,1972)

5、的实验研究表明,双向传播有别于单向传播的特点是:(1)双向传播比单向传播准确。(2)在双向传播中,传受双方对自己的判断比较有信心。(3)在双向传播中,信息发送者有心理压力。(4)双向传播的速度不如单向传播快。(5)双向传播不如单向传播那样具有条理性。(6)双向传播容易受到干扰。一般认为,从总体上看,双向传播优于单向传播。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谈判、协商对话、个别谈心等等都属于双向传播。一、学习方式转型的必要性学习方式是指学习者在学习知识和技能时所采取的途径、形式、程序和手段。学与教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有效的学往往与有效的教紧密联系,例如与发现学习、接受学习相对应的教常被称为发现教学、接受教学

6、或讲解教学。(一)单向传播的弊端师生之间的单向传播(单向沟通),指老师和学生在沟通过程中,只由老师发送信息,学生接受信息,双方无论语言或情感都不对对方作出反馈。在课堂教学互动中,我们常常听到教师连珠炮似的提问,学生机械反应似的回答,这一问一答看似热闹。实际上,既缺乏教师对学生的深入启发,也缺乏学生对教师问题的深入思考;我们还常常看到,在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回答中,有许多雷同与重复,缺乏激烈的辩论,少见强烈的反驳,此谓“无争论的统一,非真正的统一”。所有这些现象,反映出课堂的互动大多在浅层次上进行着,没有思维的碰撞,没有矛盾的激化,也没有情绪的激动。由此带来的便是“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和“要我

7、学”的学习模式,即所谓的单向传播式的教育方式。这种单向传播的教育方式造成学生过分地依赖教师,使学生处于被动授学状态,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也在课堂这种单一的教与学的过程中流失。(二)当今时代的发展需要在新课程的改革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学过程不再被看作是一种纯粹的给予和接受的静态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学生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增强,师生关系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单向沟通”在向“双向沟通”变化,“上下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