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生态修复技术(复习资料)

环境污染生态修复技术(复习资料)

ID:14008630

大小:19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25

环境污染生态修复技术(复习资料)_第1页
环境污染生态修复技术(复习资料)_第2页
环境污染生态修复技术(复习资料)_第3页
环境污染生态修复技术(复习资料)_第4页
环境污染生态修复技术(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污染生态修复技术(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生态修复:指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2.生态恢复是指对受到干扰、破坏的生态环境修复使其尽可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3.生态修复是指根据土地利用计划,将受干扰和破坏的土地恢复到具有生产力的状态,确保该土地保持稳定的生产状态,不再造成环境恶化,并与周围环境的景观(艺术欣赏性)保持一致。4.生态重建是指通过外界力量使完全受损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原初状态。5.生态改建是指通过外界力的力量使部分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改善,增加人类所期望的人工特点,减少人类不希望的自然特点。6.生态改良是指将被干扰和破坏的生境恢复到使它原来定居的物

2、种能够重新定居,或者使原来物种相似的。7.提问:人们在一片空地上种上花草,这就是绿化,也是生态恢复。这种说法是否正确?n绿化不等于生态修复,只是生态修复的手段之一。恢复生态是恢复当地生物多样性、生态的完整性以及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和生态系统自我维持性。绿化最终不能达到自我维持能力。8.生态修复的特点1)严格遵循循环再生、和谐共存、整体优化、区域分异等生态学原理2)影响因素多而复杂:影响生命活性的因素3)多学科交叉:环境工程、生态学、物理学、化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栽培学等多学科.9.修复机制n1)污染物的生物吸收与富集机制n2)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机制n3)有机污染物的转化机制n4

3、)生态修复的强化机制10.生物富集:生物个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导致生物体内该物质的平衡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又叫生物浓缩11.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机制n有机污染物首先通过物理沉降,形成沉淀;n然后会被水中的细菌等微生物分解,分解为无机物,也就是一些矿质元素,这些物质又会被水中的藻类等自养型生物利用;n这样有机物就被生物所降解了12.有机污染物的转化机制n物理转化机制:扩散、大量流动和进入大气中三种主要的运动方式;n化学转化机制:水解反应、光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异构化反应13.强化机制包括:n提高生物本身的修复能力;——反复

4、驯化n提高污染物的可生物利用性,如深层曝气、投入营养盐、投加添加剂等。——创造最适宜环境条件14.生态修复任务1)两大任务:(1)消除污染;(2)生态重建15.生态修复的意义n应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去考虑生态建设、生态恢复、环境保护问题。11n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和纽带是生态建设。n加强生态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极为重要的条件。16.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倡导三种态度——u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伦理态度;u拜自然为师、循自然之道的理性态度;u保护自然、拯救自然的实践态度。17.EM菌:用途:a)用于发酵有机肥b)用于种植业c)用于水产业d

5、)用于环保业18.共代谢作用:在氧化塘处理焦化废水的系统中,投加生活污水可大大提高COD的去除率,n其主要原因就是生活污水中含有多种营养元素,加强了生物的共代谢作用基质的分解代谢为其生物降解提供了启动碳源、氮源和能源n基质的分解代谢为其生物降解提供了必需的辅酶NADH、维生素和生长繁殖所需的其他营养物质n基质的存在诱导了相关降解酶的生成,加速了降解反应的速度n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为难降解废水的生物降解提供了各种有利的环境条件19.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合系统工程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目标:在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物

6、质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发展。20.生态工程学的核心原理:(1)整体性原理:在研究、设计和建立复合生态系统的过程中要做到统筹兼顾。确定主次功能,确保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协调关系。(2)协调与平衡原理:协调原理•平衡原理:包括结构平衡和功能平衡、收支平衡,比如能量流动与物质传递的平衡等(3)自生原理:包括自我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再生、自我繁殖和自我设计等一系列机制种群调节•群落调节•生态系统调节——反馈调节(正反馈负反馈(4)循环再生原理:物质循环和再生原理(光合作用营养循环)21.多层次分级利用原理.各成分协调进化、互利共生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

7、态系统——生态工程的研究对象生态工程学的生物学原理•物种共生原理•生态位原理•食物链原理•物种多样性•物种耐性原理•耗散结构原理•限制因子原理生态工程学的工程学原理•结构的有序性原理•系统的整体性原理•功能的综合性原理Ø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总体功能是衡量系统效益的关键。Ø人工生态系统的重要目标就是寻求整体功能最高22.生态工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应用23.我国环境环保生态工程类型有:①无废(或少废)工艺系统,主要用于内环境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