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图像时期与高校生的阅读心理

剖析图像时期与高校生的阅读心理

ID:14021673

大小:3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5

剖析图像时期与高校生的阅读心理 _第1页
剖析图像时期与高校生的阅读心理 _第2页
剖析图像时期与高校生的阅读心理 _第3页
剖析图像时期与高校生的阅读心理 _第4页
剖析图像时期与高校生的阅读心理 _第5页
资源描述:

《剖析图像时期与高校生的阅读心理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剖析图像时期与高校生的阅读心理剖析图像时期与高校生的阅读心理剖析图像时期与高校生的阅读心理剖析图像时期与高校生的阅读心理剖析图像时期与高校生的阅读心理剖析图像时期与高校生的阅读心理  摘要:“读图时代”是对图像成为主要的叙事语言、阅读图像成为大众阅读方式的一种时间性描述。大学生作为阅读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尤为热衷于对图像的阅读。为了正确引导大学生的“读图”心理,图书馆应该接受、理解这种阅读方式的变化,分析研究其背后的心理因素及形成机制,训练培养大学生的阅读技能和视觉素养。  关键词:图像;阅读;心理;高校;学生  对于重要的信息,我们为什么通过阅读来获得呢

2、?文本经常因为过于深奥而令人感到枯燥。为什么文字不可以图像化呢?  互联网兴起之初,人们一度有一种错觉,以为大众观看电视图像的习惯会被上网浏览文字的习惯取代。随着技术条件变化,这个结论需要进一步厘清。事实上,统计数据并没有错。但大众转到网络上,是出于需要交互性,而不是排斥图像。个性化交互的到来时,恰逢网上视频的带宽瓶颈解决。这要求我们改变窄带时期的文本思维,跟上图像思维的潮流。  读图时代是中国式说法,由中国人发明于1998年。今天的阅读已非传统意义上的读书。还包括“读图”、“读屏”。所谓“读图”,是读者对以图画为主体内容的读物的一种阅读。“读图”是当今青

3、少年阅读文化的一种时尚。高校的学生当然更不例外。  1.读图时代的阅读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宣布:‘世界图像时代’已经到来。”这大概就是“读图时代”概念的滥觞。钟洁玲在1998年提出“读图时代”的名词只是为了《红风车经典漫画丛书》的销售,后来却发展成为一种适应阅读风尚和出版潮流的口号。  “读图时代”概念的首创者可能不会想到,这一概念已在全国风靡一时,并对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的阅读产生了深刻影响。微阅读、轻阅读、浅阅读、屏阅读等概念的出现即与“读图时代”阅读方式的改变有关。“据调查,80%的读者是通过标题和图片的浏览获得信息的,标题和图

4、片成为期刊重要的导读手段,图片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上海市和甘肃嘉裕关市的学生喜欢影视呈现和图画呈现的比率高达%和%。“读图时代”的阅读,其核心是眼睛与视觉对象的关系。当代的阅读行为经历了阅读工具的“语言转向”之后,又转向了对阅读对象的思考。尤其在不同的技术和文化环境中,阅读均不是一个简单的自然行为,直接关乎阅读主体的视觉感受。视觉和其他人类活动一样,隐含着追求快感的欲望。图像会使读者忽略阅读对象原本的意义,只是被动的接受画面给予的平面影响,满足于图像带来的新鲜的视觉化冲击。有论者认为,由“读图”所获得的体验比之读文字要更直接、更刺激,特别是高科技在影像制造

5、中的运用,能够使受众产生身临其境的震惊效果。当然也有论者以为,“视觉化”大大弱化了大众的创造力,导致精神世界的平面化、虚空化、官能化。看上去,双方关于文字遭遇“视觉化”的褒贬不一的认识都颇有道理。  2.读图时代大学生的阅读心理  作为一种社会行为,阅读行为与方式背后反映的是阅读者的需求、动机和目标等心理因素。大学生是“读图”的主要群体。其阅读心理、阅读方式有着区别于其他阅读人群的鲜明特征。  崇尚多元阅读  后现代社会背景下长大的青年学生相信,书本上的知识只是知识海洋中的一部分,知识分布在各种媒体中。阅读仅是一种手段,目的是获得知识。所有能获取知识的活动

6、,例如电影、电视、上网等都具有阅读的功能。随着电子文献和互联网的出现,文献载体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决定了阅读形式的多样化。新的载体图文并茂,并且是连续、动态的,满足了人们“先睹为快”的强烈欲望,弥补了文字的视觉遗漏与欠缺。  追求实用和休闲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自己的阅读价值体系,并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进行选择性阅读。”现代社会知识膨胀,知识在呈几何级数增加。阅读和娱乐结合在一起的休闲阅读成了大学生重要的阅读行为。在多种媒体并存并且互动、多种载体共存并且互补的社会,阅读和娱乐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他们在阅读中享受着娱乐带来的乐趣,在娱乐中获得知识和信息。所

7、以现在人们把“阅读”当作“悦读”。  简单化的接受  喜欢享受视觉冲击的大学生也习惯了用简单的心态去审视身边发生的事情。他们形成了从图像事实中接受大量信息的习惯。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就业、爱情、成长等压力,闲暇相对减少,因此他们更愿意消费“快餐”文化,而图像正是文化“快餐”的最好材料,所以图像所占比例显著增加。  迎合大众文化  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构筑的大众媒介为大众文化的流行和传播提供了平台。大学生并不能完全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很多时候只是追随大众文化的潮流而行。他们比别人更早浏览流行影视的同期书,报刊、网络推介的最新热门读

8、物是他们乐于谈论的话题。但是,追逐潮流的标新立异不一定是独立思考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