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新上海人”的视角 看“新上海人”的立身之路

从一个“新上海人”的视角 看“新上海人”的立身之路

ID:14068426

大小:5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5

从一个“新上海人”的视角 看“新上海人”的立身之路_第1页
从一个“新上海人”的视角 看“新上海人”的立身之路_第2页
从一个“新上海人”的视角 看“新上海人”的立身之路_第3页
从一个“新上海人”的视角 看“新上海人”的立身之路_第4页
从一个“新上海人”的视角 看“新上海人”的立身之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一个“新上海人”的视角 看“新上海人”的立身之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访:他和他们的故事——从一个“新上海人”的视角看“新上海人”的立身之路采访人简介:赵建平(1966-09-07),男,山西文水人,中共中央党校法学(科学社会主义)硕士、博士。于2004年由“人才引进”政策从山西太原全家移民上海,现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办公室副主任(校院工作处副处长)、副教授。2004年11月,在中央党校博士毕业后几个月由山西青年干部管理学院调入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现代人力资源测评研究中心,从事科研、教学和考试测评。2007年2月至2008年11月,担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学员工作处副处长兼党支部书记。2008年12月至今,担任中共上海市委党

2、校上海行政学院办公室副主任(校院工作处副处长、校保密办副主任)兼党支部书记。2008年6月始兼任市委党校机关党委委员。身为“新上海人”的他不仅自身积极融入这个繁华的都市,同时也从事着相关的研究。其中《长三角人才共享研究》一文获得上海市第七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引文“刚来还有点不适应,现在感觉棒极了”当记者到达被采访人家中的时候,赵建平先生正坐在沙发上看《中国达人秀》第三季的开播倒计时节目。妻子今天刚好在华东师范大学攻读心理学硕士学位,大二的儿子在上海一所一本大学读书周末未回。赵先生的新房大概80多平米,宽敞整洁。新房位于松江区九亭镇,由于

3、前些年这一片地区房价较低,所以很多白手起家的“新上海人”聚居在此,安家落户。而随着九号线的开通将九亭镇与市区连接起来,更多的人选择将这里作为自己的家而这套新居就是赵先生就是在06上半年上海房价开始大幅上涨前贷款购置的。看得出,赵先生已经适应并且很乐于在上海的生活,从记者的观察中,除了使用普通话之外,你很难再从其他方面找出他与传统上海人的区别。当被记者问及来到上海这几年的感受时,赵建平笑着说“很不错啊,刚来还有点不适应,现在感觉棒极了。”在之前的约谈中记者了解到赵先生和她的爱人在移民上海之前在老家都有一份收入适中并且稳定的工作,儿子在省里最好的初中就读,只不过四

4、年读博期间因为他的“脱产”读书,所以家里花费了较大财力。回忆起来上海时的状况,赵先生半开玩笑的说:“04年从老家来上海的时候全家一共就带了2万元,还有就是三床铺盖了,感觉就和逃难一样。”说到现在住着的这套80多平米的新房,赵先生回忆当时买房也是顶着比较巨大的压力。可是眼看房价一点点在往上涨,所以还是在06年那房价较低的时候花了40多万买下来。当时除了积攒的几万还有办公单位政策补贴的十多万,剩下的18万则是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房子买下后,面对一下子被掏空的“家底”,全家开始了3年的省吃俭用,至今赵先生仍然对全家三口三年只在过年才买一次新衣服时的窘境感到愧疚。可是抬

5、头扫视了一下自己的新房子,他又爽朗的笑了。从笑声中我们只看出一丝还贷的这几年给他带来的巨大压力,眼神中流露出的除了快乐之外更多的是自信。于是正式的采访就在这样愉快的气氛中展开了。正文珍惜机遇提高自己“新上海人”这个词出现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1990年以后,为了缓解上海市人力资源的不足,引进高端人才,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开始不加控制地引入大量外省市人口,其中一部分精英在上海扎根发展,成为上海社会一股新生力量。在此背景下,主流媒体上开始出现了“新上海人”的称谓。上海就像是一块磁铁,吸引着全国各地渴望更高发展的精英们怀揣着梦想来到这片土地上。而这在赵先生

6、看来是在正常不过的情况了。在以他为代表的“新上海人”眼中,上海是一块干事创业的高地,可以成就很多事业,是一个凭借真本事能立身成事的土地,这是上海最吸引人的亮点。而具体来说,首先是上海开放的环境。其次是它多样化的机遇。第三,上海有序化的运行和管理,遵守规则,在这里凡事有规范,这样不管做什么,隐形成本都要小得多。对于追求事业高成就,生活高质量的人,上海是很有吸引力的。除此之外,生活质量高,教育水平好,社会保障比较完善,这都吸引很多人为了自己乃至下一代的新起点选择上海。不过,归根结底还是上海开放环境下多样的机遇以及创新精神。据赵先生回忆,自己在原来工作的地方费九牛二

7、虎之力才能得到的机遇在上海只要努力就能得到,说白了就是机遇的公平性。比如上海市“社联”每年有年会,年会设有征文,它面向全市工作者,征文不关注作者的社会地位,而是“以质取文”。很多时候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人的作品被全文收录,这在他原工作的地方是很难发生的情况。在谈到对于这一新的群体,“新上海人”的“新”字到底体现出上海对于这一新兴群体的哪些看法与期待时,赵先生解释到:“新上海人”这一提法不仅出于主流媒体而且出于很多政府文件中,这一提法已经进入政府决策发展主流决策中,不仅是老百姓的看法,更是新上海人对自己的看法。新上海人是上海改革开放的产物,是上海率先实现现代化过程

8、中建设人才高地这一战略所推动而产生的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