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 数学教案七至十三单元

四年级 数学教案七至十三单元

ID:14079446

大小:183.50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8-07-25

四年级 数学教案七至十三单元_第1页
四年级 数学教案七至十三单元_第2页
四年级 数学教案七至十三单元_第3页
四年级 数学教案七至十三单元_第4页
四年级 数学教案七至十三单元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 数学教案七至十三单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观音寺小学集体备课教案七、运算律教学内容:乘法分配律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初步了解乘法分配律的应用。2、让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让学生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及适用性,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教学重难点理解乘法分配律,初步了解乘法分配律的应用。课前准备小黑板、学具卡片一、创设问题情景二、展开探索过程。1、初步感知。提问:仔细观察,从图中

2、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买这些服装,老师一共要付多少元呢?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反馈:你是怎样想的?)板书:65×5+45×5(65+45)×5(提问:这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怎样?)学生计算验证;谈话:虽然这两个算式样子不同,但是计算结果是相等的。我们就可以把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等式。2、类比展开。提问;假如老师选择的是另两种服装,买的数量都是6件,8件的,你还能用两种方法来求一共要付的钱数吗?要求:每一组编一题,用两种方法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出结果,比一比哪组完成得又快又好!板书:32×6+65

3、×6(32+65)×6提问:既然这些算式每组得结果都相等,那么我们都可以把它写成什么?谈话:像这样得情况,是偶然还是有其中得规律呢?(大家不妨再举几个例子,再算一算,举例,小组交流,挑选几组板书。3、体验感悟。谈话:大家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服老师,看来,这种情况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巧合,而是有其中内在的规律。小声地读这些算式这中间隐藏着什么规律呢?(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发现的规律。)通过观察,同学们或多或少都发现了一些规律,现在老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了一些算式,根据你刚才的观察,你觉得这些算式中,哪两个可以用等号连起来

4、就把它们挑出来,如果有争议可以算一算来验证一下。(出示课件)交流:哪个小组来汇报?你能想个办法,使那些不能组成等式的变成能组成等式的吗?4、揭示规律三、巩固内化1、做“想想做做”的第1题。学生独立填写,指名报答案,全班共同校对。提问:你们是根据什么这样填写的?第1题和第2题在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2、做“想想做做”的第2题。49观音寺小学集体备课教案学生自己判断。提问:你是怎么判断的?你能说说第三组两道算式为什么是相等的吗?第四组的两道算式为什么不相等?怎样改一下能使它们相等?3、做“想想做做”

5、的第3题。让每位学生都用两种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指名板演。提问:这两种算法有什么联系?符合什么规律?4、做“想想做做”的第4题。让学生各自按运算顺序计算,指定两人板演,共同订正。提问:每组两道算式有什么联系?哪一种比较简便?四、总结回顾49观音寺小学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内容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第2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能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的式题的特点,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2、让学生学习应用估算的方法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3、让学生联系现实问题主动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感受数学规律的普遍

6、适用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运用数学规律提高计算效率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加学习的兴趣和自信。教学重难点: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学习应用估算的方法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课前准备:小黑板、学具卡片教学程序:一、铺垫引入1、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做题,然后指名口答。在口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64×7+64×3===640(口+口)25×(3+4)=你是根据什么规律来填的?仔细观察这两个等式,看看每个等式中是左边的算式计算简便还是右边的算式计算简便?2.谈话:这节课我们探究应用乘法分配

7、律进行简便计算。二、探究新知1_教学例题。(1)出示例题。提问: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谈话:求买102件短袖衫.一共要多少钱,应该选择哪些条件来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式?板书:32×102=元(2)提问:你能先估计一下计算的结果吗?把102件看作100件,32×100一3200(元),所以32×102的积比3200大。实际付出的钱要比3200元多,多多少,你能口算出来吗?提问:你能口算出买102件要付多少钱了吗?学生回答时,教师板书:买100件用3200元,买2件用64元,一共用3264元。(3)谈话:口算得

8、对不对呢,我们再用笔算来验证一下,各自列式计算,指定一人板演。(4)谈话:口算和笔算相比,你觉得这道题哪种算法简便?(指名口答)现在我们就把口算的过程详细地记录下来。边板书边谈话:我们把102分成两个数,于是写成32×(100+2)。你能把下面的算式填完整吗?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你能接着算卜去吗?32×102=32×(100)+2)=32×口+32×口学生说算式,教师完成板书。谈话:这就是用简便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