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ID:14082919

大小:14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5

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_第1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_第2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_第3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科门类:教育学(代码04)一级学科:教育学(代码0401)二级学科:教育学原理(代码040101)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2000年,经国务院学位办审核批准,我校获得了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于2001年开始正式招生。本专业特色在于培养学生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民族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具有跨文化的独特视角,既关注国内外教育学科新进展,又对民族文化传统传承方式(非学校)教育、民族学校教育等重要问题,尤其是当前我国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田野研究和理论探讨。本专业已在国内同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二、培养目标政治目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

2、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水平创新人才。专业学习要求:系统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民族学等基本理论和知识,熟练掌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具备既能研究普通教育问题,又能解决民族教育(学校与非学校教育)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的能力。就业目标:培养能胜任高质量的教学、科研、管理、项目策划、双语教育、远程教育和传媒等专业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三、授予学位:教育学硕士四、研究方向1.文化传承与教育2.教育基本理论3.基础教育4.艺术教育五、学制与学分标准学制为三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应至少修满36学分,其中:必

3、修课不少于25学分(公共必修课7学分、学位核心课程不少于18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实践调查1学分。六、培养方式以导师指导下的研究型学习与讨论为主,严密设计课程,精选本专业基础理论和紧迫而重大问题的知识,努力拓宽专业基础;以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为目标,以硕士生自学和思考为基础,以师生共同讨论为主要教学形式,以学术论文为学习成果;指导学生参加导师的有关科研课题,学习与研究结合,注重在实践活动中培养科研能力;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各类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有关本专业的考察与社会实践,培养其综合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七、论文撰写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应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作者单位,

4、在国内外期刊上至少公开发表1篇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一般为3-5万字。95学科门类:教育学(代码04)一级学科:教育学(代码0401)二级学科:教育学原理(代码040101)八、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时间备注必修课公共必修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543第1学期第一外国语1444第1、2学期学位核心课程教育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543第1学期心理学通论543第1学期教育哲学543第1学期文化人类学与教育543第1学期文化传承与教育543第2学期教育专题研究543第2学期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第二外国语722各专业开设专业选修课门数不限。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由选修,获取

5、规定的学分。外语口语与听力722外语阅读与写作722专业选修课教育社会学362第2学期教育心理学362第2学期课程与教学论362第3学期社会心理学362第3学期中国教育思想史362第2学期跨文化心理研究362第2学期艺术教育通论362第2学期民族幼儿、家庭教育362第2学期双语教育概论362第2学期心理咨询与治疗362第3学期教育统计及SPSS362第3学期其它必修环节开题报告第4学期实践调查1补修课程发展心理学跨学科、同等学力考取者须修读至少2门以上本专业本科阶段核心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中外教育史九、必读书目序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1《现代心理学》张春兴上海人民出版社

6、1994年2《心理学与生活》[美]理查德·菲力普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3《西方心理学史》车文博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4《心理学研究方法》王重鸣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5《发展心理学》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95学科门类:教育学(代码04)一级学科:教育学(代码0401)二级学科:教育学原理(代码040101)6《儿童心理学史》朱智贤、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1988年7《儿童心理学》(瑞士)皮亚杰等商务印书馆1981年8《心理学大辞典》朱智贤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9《社会心理学》(美)S.E.Taylor等著 ,谢晓非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教育心理

7、学:原理与应用》陈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教育心理学》(美)斯腾伯格Sternberg,Robert.J等著,张厚粲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12《教育学的文化性格》石中英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13《教育哲学通论》黄济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14《现代教育学基础》(日)筑波大学教育学会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15《课程与教学论》张华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6《教学原理》(日)左藤正夫著,钟启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17《走向明天的基础教育》谢维和、裴娣娜四川教育出版社19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