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保育及复育方案(草案)

海岸保育及复育方案(草案)

ID:14085621

大小:6.80 MB

页数:62页

时间:2018-07-25

海岸保育及复育方案(草案)_第1页
海岸保育及复育方案(草案)_第2页
海岸保育及复育方案(草案)_第3页
海岸保育及复育方案(草案)_第4页
海岸保育及复育方案(草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海岸保育及复育方案(草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海岸保育及復育方案(草案)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秘書處中華民國98年7月20日61目    錄壹、前言……………………………………………2貳、當前問題分析…………………………………3參、依據與目標…………………………………8肆、實施期程………………………………………8伍、重點工作………………………………………8陸、預期成效……………………………………57柒、經費需求……………………………………59捌、執行與管考…………………………………5961壹、前言海岸地區包括「近岸海域」及「濱海陸地」,是水陸交接、生態豐富,具有多元發展價值的地區。據估計,全世界百分之九十魚

2、蝦貝類生產於海岸地區;此外,海岸地區交通便利物流發達,自古以來曾造就無數港埠風華與璀璨的海洋文明。然而,由於海岸地區的多樣化機會與利基,此一區帶成為各種利用型態的相互競逐與衝突迭生的地區;隨著氣候暖化與海平面升高,海岸地區的災害風險也隨之升高,因此海岸管理及其永續發展遂成為國際諸多論壇的關鍵議題。歐美先進國家對於海岸地區的發展尤其重視「整合管理」,甚至結合流域治理,朝向「整合性流域與海岸管理」的方向推動。台灣四面環海,海岸經濟、文化、景觀、生態等資源十分豐富,惟近年來海岸人工化、棲地破壞、污染髒亂及其永續發展等議題,引起各界廣泛的關切。多年來內政部營建署著手研擬「

3、海岸法」、「海岸法施行細則」與「整體海岸管理計畫」,但海岸法遲遲未能通過,使相關法令欠缺法源而難以推動。在法源尚未確立前,營建署研擬了「永續海岸整體發展方案」,並於96年7月30日獲行政院以院臺建字第0960033754號函核定通過。該一方案旨「為確保台灣自然海岸線不再損失,避免不當設海岸工程,衝擊自然環境平衡,同時為順應國際趨勢,確保海岸永續發展;並以回復海岸自然風貌為願景」,除擬具長期行動方針外,特別針對與海岸線關係最密切之漁港、海岸公路、海堤、觀光遊憩、海埔地及海岸調查規劃等6項,作為優先提列實施計畫之主軸,並研訂執行準則;其主要目的係供海岸法完成立法前,政

4、府各部門研修訂及審議海岸地區各項實質利用計畫之最高指導原則。除此此外,營建署亦持續修訂民國73年及76年間公布之「台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檢討修訂十餘處海岸保護區之範圍和管理事宜。由於「永續海岸整體發展方案」係以回復自然海岸為主之政策綱領,且僅針對六大議題予以規範;「台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之修訂,則只針對十餘處沿海保護區部分進行檢討,對於台灣當前極為緊迫、且可能跨部會之海岸破壞問題仍欠缺關切與回應,爰61邀集相關機關審慎研商後,擬具「海岸保育及復育方案」。本方案係基於「尊崇自然、多元價值、綜合治理、再造利基」原則,期以更全盤性之思維,針對當前急迫性

5、之海岸破壞問題,由相關部會通力合作,分別擬定其具體改善計畫,並結合擴大內需相關計畫或實施構想,分年分期推動,期使台灣海岸生態回復生機、增益多元利用價值和提升國民福祉。貳、當前問題分析數百年滄海桑田的演變,以及近半世紀快速的發展,台灣海岸的生態與環境面臨日益增加的威脅和挑戰,海岸侵蝕、地層下陷、林帶破壞、棲地減少、濕地陸化、環境污染等情況屢見不鮮。在另一方面,我國海岸管理的權責頗為分歧,海岸立法在內政部營建署、海岸林管理歸農委會林務局、海堤興建禦潮為經濟部水利署、海岸未登陸土地管理屬財政部國有財產局、走私偷渡防制則為海岸巡防署等,致使海岸似若三不管的邊陲地帶,是故強

6、化「整合管理」實有必要。當前海岸地區的主要問題包括:一、海岸林更新維護問題海岸林為內陸之屏障,可穩定海岸線;對於微氣候有一定之貢獻,亦能提供無數生物棲息場所,對沿海居民之生命財產安全與農、漁業設施維護,均有直接之關係。惟海岸地區之地理環境與氣候條件特殊,造林成果維持不易,造林木常因強風鹽霧吹襲、颱風災害或遭風砂掩埋而受損或生長衰退,亟需更妥善經營管理及更新造林,並定期實施調查及經營管理檢討,方能發揮應有的防風保安功能。二、河口揚塵與河口保育問題由於氣候變遷、水資源調配和河川地墾殖開發等原因,台灣部分河川(如濁水溪)基流量銳減,乾旱河床面積甚大,不但影響溪流生物存續

7、與生態平衡,也經常遇風衍生揚塵問題,嚴重影響周邊城鎮之空氣品質,引發地方民眾高度關切。未來河口保育如何兼顧生態、環境、景觀和民生,必須審慎看待,研提具體的整合計畫。61三、流域自然與景觀保育問題河川匯流入海,扮演自然的水文與生態廊道的功能。我國水利法側重防洪禦潮,過去治水也慣用硬性工法,缺乏自然為上的觀念,致使沿河生物動線阻滯、景觀僵硬與自然消失的情況。流域與海岸相互連結,生態與環境品質息息相關,很多國家海岸地區的劃設也以流域為「濱海陸域」的範圍,期使流域和海岸之管理併同思考。此外,美國在1968年著手建立「國家自然與景觀河川系統」和通過「自然與景觀河川保護法」,

8、迄今全國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