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的古代农业导学案

发达的古代农业导学案

ID:14120101

大小:11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6

发达的古代农业导学案_第1页
发达的古代农业导学案_第2页
发达的古代农业导学案_第3页
发达的古代农业导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发达的古代农业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班级:组别: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概念阐述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自然经济指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本身需要而生产的经济形式。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里占统治地位。它排斥社会分工,每一个生产者或经济单位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其典型写照。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存在于阶级社会各个阶段。在中国古代,它一直处于自然经济的附庸地位,主要是为统治者服务。商品经济较之自然经济的闭塞性

2、和迟滞性,具有极大开放性和进取性。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学习目标】了解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理解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学习模块】(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1、学什么?请同学们阅读第一、二子目内容,归纳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耕作方式:原始农业时期生活方式:经常迁徙商周时期生活方式:定居生活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并推广。有利于集体劳动转为个体劳动汉朝以后成为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耕作技术:春秋战国时期:垄作法西汉:代田法灌溉技术:水利工程:战国时期都江堰、汉朝白渠和龙首渠水利工具:曹魏

3、时翻车、唐朝筒车、宋朝高转筒车、明清时风力水车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是在:朝2、怎么学?请同学们在阅读中注意归纳的角度:分类型。每一个子目或自然节均介绍某一方面的内容。分清几个方面即可,便于记忆。3、学会了吗?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①耕作技术的提高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人们从迁徙生活转到了定居生活④地力下降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二)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学什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二子目内容,归纳出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和小农经济的主要特征主要原因:春秋战国时期逐渐推广,社会生产力提高春秋战国时期制的确立主要特征:以

4、为生产单位,以与相结合,精耕细作,以为主要目的(自给自足),是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2、学会了吗?宋代诗人范成大在《四时男园杂兴》中这样描写: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中描述反映了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B生活艰辛,儿童也从事劳动C商品经济的发达D女子有和男子一样的权利如何认识小农经济的作用:积极:①在小农经济下,农民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有的积极性②经营规模小,在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贡献局限:沉重剥削下,小农经济十分脆弱,多数农民家庭陷于贫困

5、【合作探究】农业是古代中国社会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回答下列关于古代中国农业的相关问题:(1)在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中,主要的耕作方式是什么?(2)这一耕作方式对古代中国的经济形态有何影响?(3)简要概述这一经济形态的基本特点。【当堂检测】(选择题每题10分,共30分)1、中国古代的自然经济①是中国传统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②是以满足生产者本身或本经济单位需要进行生产的经济③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④带有开放性A①③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自足”即产品富足B带有封建性和落后性C生产目的以市场

6、贸易为主D生产的目的首先是满足自我消费3、观察下列一组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图片,所能得到的正确认识不包括A铁制农具出现并广泛运用B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C农用动力出现革命性变化D使用畜力水排鼓风冶铁4、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A.精耕细作B.男耕女织C.刀耕火种D.千耦其耘5、右图反映了封建经济的基本形式,下面对这一经济形式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它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B.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C.农民生活比较富裕D.阻碍商品交换的发展6、当看到农民用铁犁牛耕技术耕作的场景时,我们知道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A.神话传说时期B.春

7、秋战国时期C.汉朝时期D.唐朝时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