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福建省高考压轴卷 理综试题

2013届福建省高考压轴卷 理综试题

ID:14180189

大小:1.94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26

2013届福建省高考压轴卷 理综试题_第1页
2013届福建省高考压轴卷 理综试题_第2页
2013届福建省高考压轴卷 理综试题_第3页
2013届福建省高考压轴卷 理综试题_第4页
2013届福建省高考压轴卷 理综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届福建省高考压轴卷 理综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3届福建省高考压轴卷理综试题5.23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第Ⅰ卷为必考题,第Ⅱ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本试卷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Al—27 Fe—56 Si—28第Ⅰ卷(选择题 共108分)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氨基酸结合在核糖体上完成脱水缩合B.肽链脱水缩合形成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C.抗体的合成与分泌与生物膜的流动性有关D.大肠杆菌的部分蛋

2、白质在内质网内加工2.下列实验或生命活动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ABCdeA线粒体水氧气葡萄糖二氧化碳B菠菜叶二氧化硅碳酸钙蒸馏水叶绿素C小种群基因突变自然选择迁入进化DB细胞抗原T细胞淋巴因子效应T细胞3.睾丸女性化综合征患者有正常分泌雄性激素的睾丸,但体型与外生殖器的表现型为女性。经检测,患者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44+XY。睾丸女性化综合征产生的原因最可能是A.缺乏雄性激素受体,雄性激素不能发生效应B.染色体结构异常和染色体数目变异C.雌性激素分泌量远远多于雄性激素的分泌量D.环境激素对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产生干扰ks5u4.图1表示在最适温度下光照强度

3、对不同品种板栗光合速率的影响,图2表示品种A板栗光合速率在一昼中的变化。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光强为400μmol·m-2·s-1时,品种A光合作用有机物积累速率大于品种BB.当光强大于400μmol·m-2·s-1时,品种A和品种B叶绿体中的酶活性均降低C.光照强度和温度均达到一昼中最大值时,A品种光合速率处于一昼中的最低点D.当品种A一昼中光合速率最大时,光照强度未达到最大值,温度未达到最适温度175.生命是自我复制的体系,最早出现的简单生命体中的生物大分子也必须是一个能自我复制的体系。据此推测,在进化史上最早出现的生物大分子最可能是A.蛋

4、白质 B.RNA C.多糖 D.DNA6.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2H和18O所组成的水11g,所含的中子数为4NAB.1molCO2中含有的共价键的数目为2NAC.在0.1mol/LK2CO3溶液中,阴离子数目大于0.1NAD.NO2和H2O反应毎生成2molHNO3时专一的电子数目为2NA7.下列涉及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氯乙烯、苯乙烯都是不饱和烃,均可用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B.丙烷是一种清洁燃料,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C.苯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因此不能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因此

5、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8.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HC1中含有的少量Cl2B.用图2所示装置将硫酸铜溶液蒸干,制备蓝矾C.用图3所示装置可以完成“喷泉”实验D.用图4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9.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有如右图所示关系。下列关于离子共存说法中正确的是A.a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Fe3+、Na+、Cl-、SOB.b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H、Ba2+、OH-、I-C.c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a+、Ba2+、Cl-、HCOD.d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a+、

6、K+、SO、Cl-10.一定质量的某铁的氧化物FexOy,与足量4mol/L稀硝酸溶液充分反应,消耗硝酸700mL,放出2.24LNO气体(标准状况)。则该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FeOB.Fe2O3C.Fe3O4D.Fe8O1011.据报道,最近国际上研制出了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该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Li15Si4+15NiO24Si+15LiNiO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电时,电池内部Li+由正极向负极移动B.每转移0.4mol电子,有2.8gSi发生转化C.放电时负极得电子,质量减轻D.充电时,阳极的反应式为LiNiO2-e-=NiO2+Li+

7、12.把在空气中久置的铝片5.0g投入盛有500mL0.5mol•L-1硫酸溶液的烧杯中,该铝片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v与反应时间t可用右图的坐标曲线来表示。下列推论错误的是A.t由O→a段不产生氢气是因为表面的氧化物隔离了铝和硫酸溶液17B.t由b→c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温度升高C.t>c产生氢气的速率降低主要是因为溶液中c(H+)降低D.t=c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13.图甲为某一列沿x轴正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1.0s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参与波动的某一质点的振动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此时刻起,经过2秒,P质点运动了8米的路

8、程B.从此时刻起,Q质点比P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C.乙图是甲图x=1m、2m、3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