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ID:14191850

大小:4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6

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_第1页
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_第2页
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_第3页
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_第4页
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理念与方法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取向1、什么是健康1948年,WHO的宪章: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或完全安宁。2、什么是心理健康(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3、心理健康的标准:(林崇德认为)(1)敬业;(2)乐群;(3)自我修养:正确评价自己、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立抱负水平、具有自控力。心理健康心理正常心理问题心理不健康严重

2、心理问题疑似神经症神经症心理不正常人格障碍精神疾病4、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健康马斯洛说:“积极心理学应该探索生命中的积极力量,应该关注正常的健康人的优秀品质,关注那些优秀人物、成功人士的创造力、希望、智慧和精神。”积极心理学之父、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MartinE.P.Seligman)在《积极心理学导论》(1998)中称:“当代心理学正处于一个历史转折的时期,心理学家有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和使命,就是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令家庭幸福美满,使雇员心情舒畅,让公众称心如

3、意。”宣告了一个时代的来临。5、习得性无助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定义: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是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6、解释风格定义:个体对成功或失败进行归因时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倾向,分为乐观解释风格和悲观解释风格两种类型。启示:学生在

4、校表现不好的解释:“不够聪明、不知努力甚至愚笨”等,这些消极悲观的解释风格,会让孩子心态沮丧,不能尽力去做某件事,更为糟糕的是孩子会将成人的解释纳入自己的想法,最后形成自卑、低成就动机、低自我概念、消极定势、低自我效能感等,而他的坏表现也就慢慢变成了一种习惯。我们教师首先要选择乐观的“解释”方式,才能引导学生选择乐观的“解释”方式,让他们的心灵充满阳光和希望!教育的目的就是努力寻找学生内心中存在的积极力量,包括外显的潜在的各种积极因素,并对这些积极力量和积极因素进行放大和培育,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前途

5、抱有希望。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1、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全人教育心理课与德育课的区别与联系:心理课的内容侧重自我认知,重点在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自我认可度;德育科内容侧重社会认知,重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行为规范,提高社会认可度。心理课特别要求老师与学生平等的关系,要求老师价值的中立和无条件接纳等。德育课则可以自上而下灌输。 3、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青春期的身心发展特点:自我发展、情绪发展、思维发展、人际交往、性心理发展初一:

6、1、要关注初一学生入学后的入学适应性问题。 2、要关注由于自我中心意识迅速发展引起人际关系问题。 (1)要注意协调学生的人际关系。 女生应对“传闲话”的技巧 男生的化解矛盾的技巧 (2)要预防打群架、“单挑”等引发的校园危机事件。入学适应辅导:学习压力大、教师关注度下降、对教师个人风格的不适应、学习方法和策略的不适应。学习辅导作为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包括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或测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小学科。初二初三:1、学业分化问题(带来三个逃避)(1)要给学习困难生以具体的帮助(2)要关注后进生对

7、安全感和归属感的需要(3)要关注受处分学生的内心感受。2、青春期恋情问题初四1、学习压力和学习挫折(1)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要引导学生讲效率,不要拼时间。(2)要保证学生倾诉渠道的畅通2、中考指导和考前心理调节(1)如何帮学生合理定位?(2)要注意对焦虑情绪和抑郁障碍的早期发现和干预。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1、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2、面向全体和关注差异相结合的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1)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学习心理、人际交往、情绪情感、自我发展(2)学科渗透—课堂教学与管理(3)团体

8、辅导:如留守儿童、单亲家庭(4)个体咨询:面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1)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潜能(2)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3)减少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3、指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4、尊重、理解和真诚相结合的原则5、发展、预防、和矫正相结合的原则6、助人和自助相结合的原则四、给教师的建议:(1)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2)教师维护和促进自身心理健康—修身(3)建立良好师生心理沟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