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新城指标体系及实施导则20100822

太湖新城指标体系及实施导则20100822

ID:14244915

大小:443.50 KB

页数:65页

时间:2018-07-27

太湖新城指标体系及实施导则20100822_第1页
太湖新城指标体系及实施导则20100822_第2页
太湖新城指标体系及实施导则20100822_第3页
太湖新城指标体系及实施导则20100822_第4页
太湖新城指标体系及实施导则20100822_第5页
资源描述:

《太湖新城指标体系及实施导则2010082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无锡太湖新城·国家低碳生态城示范区规划指标体系及实施导则(2010-2020)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江苏省建设科技推广中心无锡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奥雅纳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二零一零年九月59无锡太湖新城·国家低碳生态城示范区规划指标体系(2010-2020)59无锡太湖新城·国家低碳生态城示范区规划指标体系(2010-2020)目标大类小类序号指标单位指标值备注打造混合、紧凑、多样、宜人的城市空间城市功能紧凑高效布局1建设用地综合容积率—≥1.2条文:3.1.1居住用地:东区、中区1.5-3.5,西区1.0-2.5;办公设施用地2.5-6.0;商业设施用地

2、3.5-6.52拥有混合使用功能的街坊比例%≥50条文:3.1.2-3.1.3开发混合使用功能的街坊(居住商业混合、商住混合、商办混合)3公共活动中心与公共交通枢纽耦合度%≥80条文:3.1.4依托公交系统引导土地开发,鼓励建设城市综合体或公共活动中心4公共活动中心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度%≥80条文:3.1.5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加强公共活动中心地区各公共设施地下空间的联系公共设施可达5500米范围内可达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小学、幼托、社区公园)的比例%≥80条文:3.2.1-3.2.2基本公共配套设施的位置调整和布局优化步行500米范围内,97%以上的居

3、民可达幼托、80%以上的居民可达小学、100%的居民可达公共绿地。鼓励以混合布局模式建设社区中心公交优先、节能环保,打造便捷、高效的绿色交通模式绿色交通绿色出行6绿色出行比例%≥80条文:4.1.1-4.1.2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和引导居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公共交通7公交线路网密度km/km2≥3条文:4.2.1-4.2.3优化公交线路设置,提高公交线路网密度8500米范围内可达公交站点比例%100条文:4.2.4优化公交站点设置9清洁能源公共交通工具的比例%≥30条文:4.2.5采用电能、混合动力、新型燃料公交车;建设可再生能源充电(气)站10公交平均车

4、速公里/小时≥20条文:4.2.6在有条件的城市主干道设置公交专用道慢行交通11慢行交通路网密度km/km2≥3.7条文:4.3.1-4.3.4建设非机动车专用道,提高步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线网密度能源: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构件集约、低碳的能源利用系统水:减少水资源消耗、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构建集约、循环的水资源利用系统能源与资源建筑节能12新建居住和公共建筑设计节能率%≥65条文:5.1.1-5.1.11居住建筑节能率不低于65%,新建商业办公建筑节能率不低于67%,文化娱乐设施节能率不低于65%,学校建筑节能率不低于60%59固废:科学合理处理废

5、弃物,构建资源化、集约化、减量化的废弃物处理系统13单位面积建筑能耗kWh/m2·a公共建筑≤100居住建筑≤40条文:5.1.1-5.1.14能耗限额及超限额加价区域能源规划14可再生能源比例%≥8条文:5.2.1-5.2.7居住建筑可再生能源比例应达到20~24%,公共建筑的可再生能源比例应达到5~10%15区域供冷供热覆盖率%≥20条文:5.2.8-5.2.10中央商务区(CBD)、中瑞低碳生态城、中国传感信息中心、科教产业园等进行区域供冷供热规划水资源节约16日人均生活水耗L≤120条文:5.3和5.417供水管网漏损率%≤5条文:5.3.1新

6、型管材或综合管沟,高灵敏度计量水表,合理设计供水系统,高性能零泄漏阀门,供水管网压力控制监测18新建项目节水器具普及率%100条文:5.3.219新建项目节水灌溉普及率%100条文:5.3.3喷灌、微灌、滴灌20新建项目用水分项计量普及率%100条文:5.3.4生活用水、冲厕用水、绿化浇灌用水、景观用水、道路浇洒用水分别进行计量,安装计量表水源循环利用21新建项目非传统水源利用率%≥40条文:5.4.1-5.4.5住宅建筑的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宜大于30%,办公商业建筑的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宜大于40%,宾馆建筑的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宜大于15%,市政道路冲洗、绿

7、化用水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宜达到80%水处理22城市污水处理率%100条文:5.5.123%100条文:5.5.2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垃圾排放减量24日人均生活垃圾排放量kg/人·天≤0.8条文:5.6.125建筑垃圾排放量t/万m2≤450条文:5.6.2垃圾分类收集26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100条文:5.6.3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逐步推进已建区域垃圾分类收集。垃圾再利用27垃圾回收再利用率%生活垃圾再利用率≥95建筑垃圾再利用率≥75条文:5.6.4垃圾处理2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条文:5.6.5卫生填埋、高温堆肥;焚烧发电、

8、生物降解等追求原生态、多样性、均质化,打造舒适宜人、环境友好的生态环境、景观环境和居住空间生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