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年度进展报告

河海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年度进展报告

ID:1424774

大小:507.0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7-11-11

河海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年度进展报告_第1页
河海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年度进展报告_第2页
河海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年度进展报告_第3页
河海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年度进展报告_第4页
河海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年度进展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海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年度进展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河海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年度进展报告“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是我国新型工业化和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河海大学作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按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启动会部署的实施工作要求,全面展开“卓越计划”各项建设工作,具体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制定与完善人才培养方案1、试点专业与层次试点专业:通信工程、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层次:本科层次、工程硕士层次。本科层次学制4年,前3年在校系统学习,后1年到企业工程实践;本科毕业后学生分流(攻读研究生或就业),鼓励学生攻读工程硕士,工程硕士层次学制2年,前1年在校系统学习,后1年到企业工程实践。2、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培养目标应满足行业需要,具备宽厚的基础、开阔的视野、创新意识强、工程素养浓、综合素质高,掌握专业领域的专门知识与关键技术。本科层面能够具备从事产品的生产、营销和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和维护,具备参与相关系统设计能力;工程硕士层面能够达到从事产品或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开发、生产

3、过程的设计、运行和维护,具备设计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或新工程项目的能力,培养有能够引领本领域科技与管理发展潜质和国际竞争力的优秀工程人才。(1)本科层次培养方案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科学研究能力。总体方案分为五个教育层次---公共基础教育、工程基础教育、专业工程教育、企业工程实践、课外素质能力拓展,其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该方案作为学校指导性计划提供给各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6专业,各参与专业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和产学研合作形式分别制定具体的专

4、业培养计划。现已形成2010级-2011级“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已在2010级、2011级开始执行。思想政治理论及其实践、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体育综合基础军训、大学语文(必修18,选修5)社会科学类、经济与管理类、人文科学与艺术类公共基础教育英语类(共55学分)基本技能计算机类占30.5%(必修24,选修6-8学分)各类技能选修**工程科学基础数学类(必修28学分)物理类工程学概论工程基础教育大类专业基础理论**(共80学分)(44学分)(必修36-38学分,选修6-8学分)占44.4%大类专业

5、基础实践**(必修8学分)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专业工程教育(15学分)(必修6-8学分,选修6-8分)(共15学分)占8.4%形势政策教育与企业文化(6),工程技术训练(9),企业工程实践**毕业设计(15)(一年,一般>36周)(30学分,必修)(共30学分)(参照教育部提供的通用标准、行业标准由学校相关专业和企业联合制定)占16.7%课外素质能力拓展国际交流、社会实践、中国语文水平测试、课外读书活动、课外科技活动、(最低10学分创新训练计划、实用技能证书、科研论文专利等成果、各类学科竞赛等。图1本科层次培养方案指导性框架[总

6、学分=180+10(能力拓展)](2)工程硕士层次以研究领域工程实际项目为载体,主要完成两个阶段的学习任务:一是学习工程基础理论,二是到企业参与实践和项目研究,根据实践和研究结果,撰写学位论文,形成系统的工程与科学研究思维并提升能力,培养方案指导性计划框架如图2所示。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体现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工程项目策划、工程设计或技术改革项目、技术工程研究专题、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等。26工程基础理论学位课程公共基础教育(6)——自然辩证

7、法、外语(28学分)(18学分)专业工程基础教育(8)——数学类、专业基础类专业工程教育(4)——各专业设定非学位课程思政、经管类(3)(7学分)专业工程教育(4)——各专业设定研究活动文献阅读(1)、学术交流活动(2)(3学分)工程领域实践课题研究与学位论文——学生进入企业,学习企业文化,结合企业实际课题开展研究,并完成工程硕士论文。参加学校组织的论文答辩。(1年)图2工程硕士层次培养方案指导性框架3、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1)“3+1”模式,工程教育重心前移;(2)突出四年“工程教育”不断线;(3)设置“项目型”课程群组,强化

8、实践;(4)企业工程实践(1年,30学分)含三个模块:企业文化(6学分)、企业综合实践(9学分)、毕业设计(15学分)。二、修订教学大纲根据新制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所有课程进行梳理,按照“卓越计划”培养要求对现有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增加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