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 摄路分别品

第四 摄路分别品

ID:14407744

大小:4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8

第四  摄路分别品_第1页
第四  摄路分别品_第2页
第四  摄路分别品_第3页
第四  摄路分别品_第4页
第四  摄路分别品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四 摄路分别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佛教书籍网->书库首页->阿毗达摩·摄阿毗达摩义论上一页

2、返回书目

3、下一页

4、加入书签

5、推荐本书

6、返回书页第四  摄路分别品    第四摄路分别品    一、六种六法    二、通过五门的心识过程    三、通过欲界意门的心识过程    四、上二界及出世间的禅心过程    五、彼所缘的决定    六、速行的决定    七、路心依人的区别    八、诸地路心的区别    第四摄路分别品    心生起纲要,已如前略说。    依地人差别,前后所决定,(注2)    我将再简述:在结生(注3)转起。    心生之过程。此乃摄转起(注4)。    一、六种六

7、法    在摄路中(注5),当知有六种六法:即六所依、六门、六所缘、六识、六路、六种境转起。    但于离路(注6)(的心),只有三种境转起,即业、业相、趣相    此中:(六)所依、(六)门、(六)所缘,即如前(第三品)中所说。    六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六路:(心的过程)依门的区别,即眼门路、耳门路、鼻门路、舌门路、身门路、意门路;或者依识的区别,各为眼识路、耳识路、鼻识路、舌识路、身识路、意识路。依门的过程及依心(识)的过程当这样使其调合。    于五门(眼、耳、鼻、舌、身),有极大、大、小、极小(的所缘境);

8、于意门则有明了不明了(的所缘境)。如是当知有六种境转起(现前)。    二、通过五门的心识过程    (心识的活动过程)怎么样?以生、住、灭(注7)的三刹那名为一心刹那。如是有十七心刹那为色法(生灭的)寿命。经过一心刹那或多心刹那(到达)住位之时,而五所缘来现于五根门。因此,如果那色所缘是经过一刹那来现于眼前的,则从此以后有分心波动二次,遮断了(注8)有分之流,转向(唤起注意)那色所缘而有五门转向心(的一次)生灭。此后无间,便生起见色的眼识、领受(所缘)的领受心、推度的推度心、确定的确定心,如其次第(各有一次)生灭。此后在欲界二十九速行心(注9)中

9、的任何一心,获得(生起之)缘便波动七次,随于速行之后而有二(刹那)彼所缘异熟心适宜地转起。从此以后便堕入有分。    至此有十四(刹那)路心的生起,二(刹那)有分的波动,以及前面经过的一心刹那,(那色法)便具足十七心刹那。此后(那个所缘境便)消灭了。那样(经过十七刹那相续的)所缘名为极大的境。    (如果)来现的所缘不可能延至彼所缘的生起,是名大境。这就是说在速行终了便堕入有分,没有彼所缘的生起。    (如果)来现的所缘不可能延至速行(心)的生起,是名小境。这就是说连速行(心)也不生起,仅仅有二或三次的确定(心)转起,此后便堕入有分。    (

10、如果)来现的所缘不可能延至确定(心)的生起便临近于灭的,则名为极小境。这就是说仅仅是有分波动而无路心的生起。    在眼门如是,在耳门等也是一样。当知于一切五门有四种时分即:彼所缘时分、速行时分、确定时分、空时分(注10)。如是次第为四种所缘境的转起(注11)。    路心唯七种(注12),心生有十四(注13),    如是依五门,详说五十四(注14)。    这是五门路的转起法。    三、通过欲界意门的心识过程    其次于意门中,如果是明了的所缘境来现,从此在(二刹那)有分波动、(一刹那的)意门转向(心)、(七刹那的)速行(心)之末(后),转

11、起(二刹那的)彼所缘异熟(心),此后便堕入有分。    如果在不明了的所缘,则于速行心之后,便堕入有分,没有彼所缘的生起。    路心唯三种(注15),心生说为十(注16)。    若再详分释,欲界四十一(注17)。    这是小(欲界)速行时分(的转起法)。    四、上二界及出世间的禅心过程    其次于安止(根本定)速行时分,(所缘)是没有明了不明了的区别,也没有彼所缘(心)的生起。此处即在八个智相应(注18)欲界速行(心)中的任何一个生起四次或三次,次第的名为遍作、近行、随顺和种姓(心)。它们灭了以后,依适当的(行道),即在第四或第五(注1

12、9)(速行刹那)引发那二十六个大界(上二界)、出世间速行心(注20)中任何一个速行心入安止路。此后在安止速行之末便堕入有分(注21)。    这里如果在喜俱(欲界)速行心之后,则安止(定)也是喜俱(心)。若在舍俱(欲界)速行之后,则安止定也是舍俱(心)。此中如果是在(欲界)善速行之后(非阿罗汉的),(则安止定)也是善速行心,以及决定是下面的三界(心)。如果是在(欲界)唯作(阿罗汉的)速行(心)之后,(则安止定)也是唯作速行心,以及(决定是)阿罗汉果(心)。    乐善三十二(注22),舍善生十二(注23),    乐唯作有八(注24),舍唯作生六(

13、注25),    凡夫与有学,从欲善三因(注26),    离欲者安止,三因欲唯作(注27)    这是(六门中的)意门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