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的热胀冷缩16809352

液体的热胀冷缩16809352

ID:14412090

大小:4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8

液体的热胀冷缩16809352_第1页
液体的热胀冷缩16809352_第2页
液体的热胀冷缩16809352_第3页
液体的热胀冷缩16809352_第4页
资源描述:

《液体的热胀冷缩1680935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教科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  教学背景分析:  《液体的热胀冷缩》是教科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中的教学内容。学生对物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有一些感性认识。本课教学试图通过设计实验,改进实验装置,从而观察研究液体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缩小的性质。  教学设计思路:  学生们首先通过观察水在受冷、受热时的体积变化,了解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在此基础上,拓展到认识很多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通过学生对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的讨论,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解决问题,得出结论,从而认识到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

2、质。  从解释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入手导入新课 →设计实验观察水在受冷受热时体积的变化开展探究活动 → 拓展到其它液体受冷受热时体积的变化→ 总结提升 → 拓展延伸到生活中热胀冷缩现象的应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 水在一般情况下,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 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变小。  过程与方法:  ● 设计实验装置,观察水的体积变化。  ● 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探究水的热胀冷缩性质拓展到对其他液体的探究,培养严谨的科学

3、探究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水和很多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难点:通过设计与改进实验装置,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热胀冷缩装置:带盖小玻璃瓶、小吸管、红色水  小喷泉装置:大烧杯、红色水、尖嘴玻璃管、胶塞  各种液体:牛奶、醋、酱油等  学生分组实验材料:  各种液体:牛奶、醋、酱油等  热胀冷缩装置:带盖小玻璃瓶、小药瓶、小吸管、玻璃管、红色水板书设计:液体的热胀冷缩水牛奶受热体积膨大醋液体酱油受冷体积缩小雪碧教学过程:  一、实验导入  小喷泉实验  将平底烧瓶装满红色水,用插有尖嘴玻璃管的胶塞盖紧。

4、将此装置放入盛有热水的大烧杯中。很快,烧瓶中的红色水会喷出玻璃管,形成喷泉。  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分析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实验,引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中的现象,思考、推测其中的原因)  二、探究水的热胀冷缩性质  1.设计实验证明你的想法是不是正确,设计时思考:  A用什么容器装水易看到水的体积的变化?  B怎样使装置里的水受冷受热?  2.汇报交流,完善实验方法  3.学生实验:出示实验材料:  盛水的容器:带盖小玻璃瓶、小药瓶  液柱装置:小吸管、小玻璃管  液体:红色水  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法选择实验材料分组

5、进行实验。  (将盛水容器盛满水,再将插有管子的盖子盖紧容器,使水进入到管子中。完成装置后,在管子的液面处做好标记。然后将这一装置分别放入热水、冷水中。观察水面变化。)  4.汇报交流:看到什么现象,从而得出什么结论?  5.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到水受热体积胀大,受冷体积缩小。  三、探究其它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你能用刚才的办法,看看其它液体(牛奶、醋、食用油、酒精)是不是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运用研究水的方法,了解其它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设计意图:运用研究水的方法研究其它液体,形成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的概念。实验中的液

6、体可以不局限这几种液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液体的种类。)  学生实验  汇报交流:在实验中看到什么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四、总结提升  刚才我们得出了结论,这个结论是否准确,我们应该怎样描述结论?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牛奶、醋、食用油、酒精也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水、牛奶、醋、食用油、酒精都是液体,由此推断: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五、延伸  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烧开水时水壶不能把水装得太满,以免水开后水溢出。  温度计也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液体热胀冷缩实验记录单 实验记录单:______班__

7、____组思考1、用什么容器盛水容易观察到水的体积变化2、怎样使装置里的水受冷受热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结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