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动因与手段分析

盈余管理动因与手段分析

ID:14475624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8

盈余管理动因与手段分析_第1页
盈余管理动因与手段分析_第2页
盈余管理动因与手段分析_第3页
盈余管理动因与手段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盈余管理动因与手段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盈余管理动因与手段分析一、盈余管理定义简要回顾企业盈余从经济学角度是指企业财富的增加,即投入资源的价值小于产出的价值;从会计学的角度是指期末净资产大于期初净资产的差额。由于产生差额的原因往往是企业经营获得利润,所以人们也常常把利润作为盈余看待。企业盈余管理出现在19世纪,是从早期创造性会计(Creatingaccounting)演变而来的。最初表现为利润平滑(Incomesmoothing),后来则是秘密准备(Secretreserver)。随着会计准则和会计法规的不断完善,在国内外逐步形成了盈余管理的理论与事务。加拿大会计学者思考特(Scott)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

2、人员在会计政策选择时选择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美国著名会计学者富柏(Schippes)在“盈余管理的评论”(1989)一文中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人员为了获取私利,从而有目的的干预对外财务会计报告的一种管理行为,称为“披露管理”(disclosuremanagement)。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赫雷(Hearly)与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倭林(Wahlen)在1999年认为,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自身利益在编制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和进行业务交易时,主观上判断选择有利于企业的会计政策和方法、变更会计估计、安排交易发生的时间和方式以期改变报告披露的内容与事实。在信息的不对称和

3、披露不完全的条件下,误导公司报表使用者对企业收益状况的理解。我国学者魏明海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误导信息使用者对会计经营业绩的理解,在编制财务报告和构造交易事件以改变财务报告时做出的判断和会计选择过程。从以上定义回顾看出,目前对盈余管理的定义尚未形成共识,有许多学者对盈余管理作了详尽的探讨,因此本文对盈余管理定义不作探讨。本文拟通过对盈余管理动因和手段的分析入手,谈对盈余管理性质的认识。二、盈余管理的动因(一)奖金动因赫雷(Hearly,1985)发表了一片名为《奖金计划对会计决策的影响》(TheEffectofBonusSchemesOnAccountingD

4、ecision)的文章对盈余管理的动因进行了著名的实证研究。该研究表明,经营者盈余管理的动因来源于奖金计划。如果公司净收益偏低(即低于企业盈余下限),经营者就会想办法进一步降低企业净收益,这被称作为注销资产;如果当期确实无法获得奖金,经营者同样也可能采纳进一步降低报告净收益的会计政策。这样可使未来获得奖金的机会增加,因为当期注销巨额资产会降低以后会计期间的折旧摊销费用。同样,如果企业净收益偏高(即高于企业盈余上限),也会促使经营者选择降低报告净收益的会计政策和程序,因为超过盈余上限的那部分收益会永远失去带来奖金的机会。只有当企业净收益界于盈余下限和盈余上限之间时,经营者

5、才会采纳增加报告净收益的会计政策和程序。那么经营者如何对净收益进行管理呢?赫雷(Hearly)认为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操纵各种应计项目来实现;二是通过调整会计政策。(二)契约动因赫雷(Hearly)研究表明利用盈余管理影响奖金计划的情况确实存在,这种盈余管理也就是契约动因的一个例子,即盈余管理的动因来源于企业所有者与企业经营管理者之间签订的经营者报酬的奖金计划。盈余管理还可能源于其他契约,其中最为重要的契约是长期借款合同。典型的长期借款合同包含了保护性条款,防止经营者采取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如发放过多的现金股利,增加举债规模,以及使营运资金或股东权益降低到一定的水平,

6、这些做法都会损害现有债权人贷款的安全性。企业经营者出于防止违反合同带来高昂损失的考虑,就会千方百计避免违约。因此,盈余管理就作为降低违反借款合同可能性的一种手段出现了。(三)政治动因很多企业如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大型企业、战略性生产企业和垄断企业,由于自身特点会受到政治关注。这些企业希望通过盈余管理来降低所受到的关注程度。这也使得利用会计程序和方法来使净收益最小化成为企业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别是企业前景光明的时候。否则公众的压力会促使政府通过加强管制或其他方法来降低企业的盈余能力。(四)首席执行官的变动在主要高级管理人员(首席执行官)发生变动的前期,盈余管理的各种动因会纷

7、纷出现。例如,奖金计划预计首席执行官即将退休时,会特别愿意采取使报告收益最大化的策略以增加他们的奖金。同样效益差的企业的首席执行官也会使盈利最大化,以防止或推迟被解雇的情况。新上任的首席执行官同样具有这种动机,特别是在可把注销巨额资产的责任推到前任首席执行官身上的时候。(五)首次公开发行证券首次公开发行证券的企业并没有一个已确定的市场价格。那么这些股票的价格是如何形成的呢?可以断定,在募股说明书中披露的财务会计信息是确定股票价格的重要信息来源。一个即将上市的企业,其经营者是否对募股说明书中披露的盈利进行了操纵,以使企业股票有一个理想价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